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普及电影原声兼总结贴--37页 20. Gabriel Yared [复制链接]

查看: 301303|回复: 415
71#

41. 冬之狮
可惜的是,我找不到这张获奖的CD,连网上连接都没有。看样子只有淘张D9听里面的原声过瘾了,唉,现在这是咱们收集电影音乐的唯一办法了。
(转)此片是一部宫廷色彩浓厚的古典戏剧作品,约翰·巴里刻意选择以中古时代的宗教音乐、葛利果圣歌,以及拉丁文歌词等体材,做为全片配乐的主要元素,最初连电影制片者,对于将一部宫廷历史剧的配乐,做的宗教色彩如此强烈,都不抱持信心,但巴里完成的作品,的确说服感动了所有人,也包括了奥斯卡的评审们,使他继《狮子与我》的最佳原创音乐与最佳原创歌曲之后,以本片配乐再次拿下最佳配乐奖。


     巴里的配乐极为考究,合声的处理呈现单音清澈的深幽风格,如Eleanor's Arrival、Allons Gai Gai Gai、The Christmas Wine与Eya Eya Nova Gaudia等作品,轻盈优美,素雅端庄,展现了唯美的旋律性与虔敬祥合的质感.而Main Title与We're Jungle Creatures等作品,则呈现了威严慎重,气质稳健的帝王风范。除了大量的将中古世纪乐风的人声结合到配乐里,约翰·巴里也运用了宫廷戏剧配乐特有的铜管鼓号来强化气氛,但作风始终清亮而不花俏,稳重而不沉重,是巴里铜管风格的典型神采。
CAR9FBA8.jpg (, 下载次数:3)

jpg(2011/1/2 21:29:52 上传)

CAR9FBA8.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72#

42. 007配乐
不用说,每片开头的那几个音符构成的主题就让人相信,这个英俊的泡MM高手又出发了。
(转)John Barry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大师级电影音乐家之一,曾以<冬之狮>,<狮子与我>,<远离非洲>和<与狼共舞>获得四座最佳原著音乐金像奖,<狮子与我>的”Born Free”并获得金像奖最佳原著歌曲奖,他的早期配乐作品以007系列最为脍炙人口,鲜明的音乐形象与历久不衰的流传魅力。1962年,Ian Fleming的谍特小说007系列首次搬上大银幕,第一部庞德电影<第七号情报员-Dr.No>的配乐者原来签定了Monty Norman,但John Barry的朋友邀请John Barry为这部配乐补强一下,希望John Barry能帮忙写一个Main Theme,John Barry原来并不打算答应,因为John Barry认为自己的风格和Monty Norman并不符合,但在重金引诱下,John Barry还是答应替Norman的作品做一些修改,不过John Barry坦白表示要他写的话,恐怕就要完全依他的意思改才行,Norman对这种作法表示:虽然这样让我挺没面子,不过你放手做就是!于是John Barry花了整个周末改写一首新的Main Theme,原来John Barry以为这个音乐只会被当成片头音乐,直到后来进了戏院才发现整部电影,到处听得到这个主题,而他不但没有被事先告知,甚至也没有挂名作者,John Barry自然得打通电话向制片人抗议一番,不过,制片告诉他,先别这么生气,因为他们已经决定把所有的庞德电影续集都交给John Barry配乐了.直至今日,庞德主题的原作者,究竟算是Monty Norman还是John Barry仍颇有争议,不过由于后来John Barry陆续谱写了11部庞德电影音乐,因此,庞德电影音乐仍是John Barry最具代表性的招牌名作。
Duran Duran在为1985年的007电影《A View to A Kill》(《雷霆杀机》)创作并演唱主题曲"A View to a Kill"且分别夺下美英冠亚军,并成为邦德系列电影主题曲中成绩最好的歌曲(音乐录影带也拍的很有趣味),至此,Duran Duran的名声也达到巅峰状态。
48915.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2 21:39:40 上传)

48915.jpg

调整大小 DSC_0213.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2 21:39:40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213.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73#

六、 Jerry Goldsmith
Jerry Goldsmith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曲家


杰瑞·哥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1929年2月10日-2004年7月21日)是一位著名的美国电影配乐作曲家,他来自美国加州的洛杉矶市。哥德史密斯曾获18次奥斯卡提名并凭《The Omen 凶兆》获奖,还赢得5次艾美奖。他曾为许多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配乐,对悬疑动作片,科幻以及恐怖电影配乐相当擅长。

Jerry Goldsmith生于1929年2月10日,早期他曾追随 Jacob Gimpel学习钢琴,在作曲理论上则师承 Mario Gastelnuovo Tedesco,在南加大求学期间,他还选修了《宾虚》名作曲家Miklos Rozsa的电影作曲课程,Jerry Goldsmith 在21岁时加入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当时他并不是一名作曲家,而是一名有音乐创作企图的打字员,后来他在CBS的音乐部门见习,并且为CBS的广播节目担任作曲工作,1955年他终于得到一份合约,以每周150美元的代价为电视影集作曲,当时每个星期他要完成2到3个小时长度的配乐,期间的重要作品,便是电视影集《The Twilight Zone 阴阳魔界》(后来斯皮尔伯格拍摄电影版的《阴阳魔界》也再次请Jerry Goldsmith担任配乐),同时此时他也结识了名配乐家Alfred Newman,Alfred Newman慧眼识英雄,邀请哥德史密斯为《Lonely Are The Brave》担任配乐,Jerry Goldsmith也自此加入好莱坞电影配乐的行列。

当时仍是交响电影配乐的黄金时代,几乎每一个配乐家在音乐造诣上都是系出名门,Jerry Goldsmith的作品同样以交响乐作为元素,完成了许多精彩的创作,并且也多次获得金像奖提名,Jerry Goldsmith以悬疑动作电影见长,同时也写了不少战争电影音乐,其中曾入围金像奖的《Planet Of The Apes 决战猩球》《Patton 巴顿将军》等作品,都是导演法兰克林·雪夫纳(Franklin J Schaffner)的作品,雪夫纳是杰瑞·哥德史密斯早期很重要的合作导演,一如希区柯克和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 Herrmann),雪夫纳和哥德史密斯也曾被视作导演与配乐家的重要组合,陆续曾合作过《Patton 巴顿将军》、《Planet Of The Apes 决战猩球》、《Papillon 恶魔岛》《The Boys from Brazil 巴西来的男孩》等知名作品。也许是受了《Twilight Zone 阴阳魔界》的影响,Goldsmith对黑暗面的描写磨练出十分成熟的功力,但这种音乐特质却令他多次和金像奖失之交臂,因为即使这类阴沉、悬疑、惊悚的配乐写的再好,通常也很难拿下金像奖,赫尔曼为希区柯克写过的电影配乐部部经典,却从来不曾入围金像奖,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只是1976年的《天魔》再也不容奥斯卡的忽视,这部由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经典恐怖片,内容以圣经为出发点,描述伪基督的诞生,Goldsmith大胆的为影片创作了前所未见的黑色圣歌,来“歌颂”撒旦和黑暗力量的毁灭与杀戮,可说是Jerry Goldsmith的代表作,不仅获得了奥斯卡原配乐金像奖,而且其中的主题曲“Ave Satani 圣撒旦颂”,居然还提名金像奖最佳原着歌曲,不过,这部片子也是到目前为止,杰瑞·哥德史密斯三十多年来上百部电影配乐中,唯一的一座金像奖。

70年代是电影音乐革命的时代,电子合成乐的技术发展成熟,成为一种新的电影配乐元素,这样的电影音乐简单易做,而且成本低廉,更重要的,它的确深受大众欢迎,加上几首动听的歌曲,在市场上的人气显然略胜交响音乐一筹,因此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制片,舍弃成本较高的管弦配乐,而采用成本较低的电子合成乐,当中自然也出现过成绩不错的作品,但更多情形是,有如电影艺术的一场灾难,许多资深的电影音乐家不禁要感慨交响电影音乐的日渐难为,赫尔曼说:如果我是在70年代才开始做电影配乐,我大概就没有今日的成就了。但是Jerry Goldsmith却从来不曾停下他的脚步,反而尝试在交响乐中融入电子合成乐,对现在的影迷而言,这样子的音乐并不陌生,但在当代不失是一个极具实验性与挑战性的创举,Jerry Goldsmith也因此带给乐迷耳目一新的配乐感受,如《Star Trek 星舰迷航》《Basic Instinct 本能》《Congo 刚果》《Ghost and the Darkness 暗夜猎杀》《L.A. Confidential 洛城机密》《花木兰》,都可看到Jerry Goldsmith在电子音乐和交响音乐的运用上,取得出色的平衡与效果。

Jerry Goldsmith十分擅长动作、冒险、悬疑音乐的创作,虽然他一再的因此被金像奖忽略,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的大师地位,而且妙就妙在这类气氛并不唯美的电影却常带有一首十分唯美、 又十分贴切的Love Theme,因为Jerry Goldsmith常认为不论这部影片有多黑暗, 多紧张,但爱仍是存在的,典型的例子如《惊魂记续集》《Psycho 惊魂记》是希区柯克的代表作,配乐当然也由希区柯克的最佳拍挡伯纳赫尔曼出任,整部配乐完全只用各式提琴作为乐器,尤其以浴室中珍妮李遭到谋杀一场戏堪称影史经典,但Jerry Goldsmith的续集配乐却结合了电子音乐,制造出和首集完全不同的气氛,部分乐评固然认为他糟蹋了赫尔曼前集配乐中的创意,但《惊魂记续集》中的主题旋律悲伤优美,试图诠释主角诺曼对母亲不正常且悲哀的情感,其实是很有旋律美与悲**彩的抒情佳作。在另一部恐怖电影《Poltergeist 鬼驱人》中,代表小女主角卡洛安的主题就美的相当贴切,这部由斯皮尔伯格制作的影片描述一名小女孩遭到恶灵侵犯,而其一家人紧紧相守,与恶灵对抗度过难关的故事,这部影片也获得金像奖原着配乐的提名,其中童声合唱的主题曲十分甜美感人,是一首非常温馨的摇篮曲(Carol Ann's Theme),而《天魔》中的“The Piper Dream”,描述父亲发现自己心爱的儿子其实正是伪基督的化身,那种两难的心痛和不知所措,同样也刻划的唯美动人,在阳刚味十足的《第一滴血》系列中,孤独英雄的心境,则衍生出一首动听的主题曲“It's A Long Road”。至于《Gremlins 小精灵》中“魔怪”夜晚吟唱的小曲,更是原声带迷心目中的“梦幻逸品”,非常迷人的音乐,可惜原声带数量稀少,十分罕见,以目前来说,要得到这张原声带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其它如《The Russia House 俄罗斯大厦》《Sleeping with the Enemy 与敌共眠》等,皆有相当出色的抒情描写,证明Jerry Goldsmith不仅是电影配乐中的黑暗大师,也是一名描写浪漫情感的高手,还有《Powder 闪电奇迹》中的主题,也就是莎拉布莱曼演唱的“No One Like You”,在天后的诠释下,果然更加超凡脱俗。

Jerry Goldsmith为“Star Trek”(星舰迷航)电影版创作的音乐是他个人另一个深受乐迷推崇的作品,特别是星舰迷,其实在这么多写过星舰电影的作曲家中,Goldsmith的确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论是星舰或是克林贡人主题都十分精彩,而且《星舰迷航》也是他首次和他的公子合作,他的儿子正是该片的音效设计,目前也正继承衣钵,开始从事电影音乐的创作。Jerry Goldsmith另一部知名的科幻电影音乐, 是导演雷利·史考特的《异形》,由于雷利·史考特十分欣赏Goldsmith的旧作《佛洛伊德》,他不但邀请 Goldsmtih 为《异形》配乐,而且也买下了《佛洛伊德》的音乐版权,并且用在《异形》中,当雷利·史考特把配了《佛洛伊德》的《异形》兴奋的拿给Goldsmith看,还盛赞他的音乐写的真是“perfect”,不过Goldsmith十分不满,而且他觉得《佛洛伊德》和《异形》一点也不配, 他完全知道《佛洛伊德》的那些音乐是为何而写,就这样移花接木到《异形》里实在很愚蠢,可是雷利·史考特还是觉得非用那些音乐不可,甚至还把Goldsmith的终曲换成霍华汉森的第二号交响曲,总之Jerry Goldsmith索性照自己意思写一写,导演爱用什么随便他,不过原声带当然是Goldsmith版,所以《异形》原声带和电影中的音乐不完全相同,我个人倒认为,在这个case中,其实Goldsmith是对的,只是Goldsmith是配乐家中少数几个会和导演争执的,所以德高望重的他,的确也有不少这类作品不被导演采用的经验。

Jerry Goldsmith的音乐产量很大,什么形态的电影都接,几乎从不挑剔片子,从悬疑惊悚如《异形》《鬼驱人》,科幻磅礴如《星舰迷航》《魔鬼总动员》,黑色电影如《唐人街》《本能》《洛城机密》,史诗战争如近代的战争电影《巴顿将军》《MacArthur 麦克阿瑟》《The Blue Max 碧血蓝勋》,到古代的战争电影如《第一武士》,滑稽喜感如《小精灵》《地狱来的芳邻》,细腻唯美如《俄罗斯大厦》《闪电奇迹》,到清新小品如《追梦赤子心》,以及紧张动作如《第一滴血》《暗夜猎杀》等,作曲面貌之丰富足以傲视影坛, 不过有时过多的音乐产量, 却也不免让Goldsmith的部份作品,流露出因袭旧作的痕迹,这种以公式型手法大量生产音乐的情形其实并不为乐迷所乐见,但以Goldsmith接下的影片数目来看,似乎又在所难免,问题也许在于Goldsmith自己所坦承的:自己发行了过多的作品!Jerry Goldsmith并不认为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有艺术价值,他说:我想说我是一个艺术家,做的全是艺术品,但现实的情况是,电影配乐是一份工作,有时无论你对这部电影觉得如何,你就是得把东西交出来,当你看到很公式的电影, 你只好做很公式的音乐! 话虽如此,综观Jerry Goldsmith在电影音乐创作上的成就,大多仍是品质很高的作品,也有许多足以名留影史的经典演出。据说Jerry Goldsmith本人十分幽默,在演出《决战猩球》时还戴上猩猩的面具指挥,性格中带着几分捉狭,他曾说过不少直指今日电影音乐生态的言论,例如“很多电影音乐写得根本就不好,是电影救了那些音乐”,“我不认为我能写出一堆经典作品,即使是莫扎特的作品也不是全部都很好”,“当你完成一个音乐,觉得它可以留传下来,那其实只有一个理由,因为它就是有那么好”,他总是穿着颜色鲜艳的衬衫和领带,一头银亮长发扎成酷弊了的马尾,七十岁高龄,有三十年以上配乐历史的他,始终让人感到精力充沛,有如电影配乐中的传奇人物,跨越了好莱坞电影配乐两个黄金时代,非但宝刀不老,尚且游刃有余,许多资深的音乐家晚期的作品都渐渐令人失望,能够这样始终不曾令影迷失望,始终为电影带来惊奇与力量的,大概也只有Jerry Goldsmith一人吧。
p26362etrpa.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3 0:57:04 上传)

p26362etrpa.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4 18:24:33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74#

他的片片我不多,代表作有很多没有收集到!
调整大小 DSC_0143.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3 1:02:41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143.JPG

调整大小 DSC_014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3 1:02:41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144.JPG

调整大小 DSC_014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3 1:02:41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146.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75#

谢谢大家的鼎力支持!不回贴就是不给长老面子,呵呵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76#

43. Oman 天魔
Jerry Goldsmith只有一部片子获得过奥斯卡,就是这部。说实话,不太动听,有够黑暗的配乐。估计是奥斯卡那一堆评委实在没法,不选他吧,这人名气太大。
(转)配乐大师Jerry Goldsmith1976年的作品《天魔The Omen》是他的第一部金像奖作品,也是唯一的一部。这部由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经典恐怖片,内容以圣经为出发点,描述伪基督的诞生。Jerry Goldsmith大胆的为影片创作了前所未见的黑色圣歌,来“歌颂”撒旦和黑暗力量的毁灭与杀戮,可说是他的代表作,不仅配乐本身获得了奥斯卡原配乐金像奖,而且其中的主题曲“圣撒旦颂Ave Satani”,还提名了金像奖最佳原著歌曲。
熟悉John Williams风格的听众也许不会很容易接收这部作品,因为Jerry Goldsmith用节奏、织体元素替代了旋律,作为主导动机使用。因而,可识别性也许并不是那么强,可能会让许多听众失望。不过,如果你能耐心听完Track 01、06、09、13,相信会领略到这部作品的伟大。

当然,如果你坚持要听旋律,那Track 03、20也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没有比从这里开始“凶兆”之旅更好的选择了。
本片配乐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配乐奖,Ave Satani被题名为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不过,别以为这首《撒旦万岁》的歌曲很“好听”,他更像是邪恶版的《布兰诗歌》。很显然,创作这部配乐的过程中,Jerry Goldsmith 受到了不少 Carl Orff 和 Igor Stravinsky 的影响。不过,他可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20世纪音乐家的音乐风格进一步扭曲,变成一种“邪恶”的音调。
s300_20e1338b0718caf78479b6a30767371a.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3 20:16:40 上传)

s300_20e1338b0718caf78479b6a30767371a.jpg

1273390522.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3 20:16:40 上传)

1273390522.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77#

44. Rudy 追梦赤子心
这部电影没看过,而且原声也没有。但是评价很高,书记同志就推崇之致(在原声界被当成书记不容易啊)。所以也推荐一下。
(转)
  提到Jerry Goldsmith的体育励志类作品,熟悉他的朋友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1986年的《Hoosiers》,不过他93年的这部《Rudy》同样是上乘之作,与《Hoosiers》篮球教练故事不同,《Rudy》讲述了喜爱橄榄球的鲁迪创造奇迹的故事。除了作曲,两部电影的导演、编剧也为同一班底,可以说是三人7年后的再度合作。虽然这次的影片并不是那么星光璀璨,但是这无法遮盖JG作品的光芒,JG把人物的心灵旅程和恶劣的体育环境相结合的能力确实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因此,《Rudy》不仅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提名,也一度成了美国橄榄球大联盟的标志配乐。如果单纯的说励志****响配乐作品,能与《Rudy》相媲美的确实不多了。    很多评论认为JG的《Rudy》配乐过于简单,只是单纯无聊的重复,枯燥乏味。诚然,这部作品无非是两段主旋律的交替变换,几乎每首曲目都能找到这两段旋律的踪影,然尔细细品味后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二段旋律都很精彩,相比之下不分伯仲。第一段主旋律较柔和煽情,表现了Rudy奋斗旅程的部分。最先在"Main Titles"中出现,此处也比较清晰,在"End Titles"也可以听到,这段旋律的高潮在"The Final Game"的后半部,使用了大量美妙的木管乐器演奏,同时配合了人声的合唱("End Titles"中也有),合唱的部分比较轻飘,不用心听的话,很容易没有注意到,这种美妙的配合一直到作品最后。第二段旋律则更为欢快激昂,而且变化性更大,也是《Rudy》中最吸引人最容易被记住的部分。好比在《Hoosiers》中JG同样用了这样的第二段主旋律表现篮球场上的激烈一样,这里同样用来保持作品一定的紧张度,而且往往是Rudy靠近梦想的时候。比如"A Start",这里旋律还比较弱,然后是"Waiting",旋律明显清晰了许多,跳跃欢快的木管乐器带出小号独奏,并且完善了旋律的后半部分。到了"Tryouts"和"Back on the Field"中,加入了低沉的定音鼓和手鼓,并且开始弦乐和铜管乐器的交替性激昂的演奏,十分有力。最后,到了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也就是"Take Us Out"和"The Final Game"中,第二段旋律的高潮出现了, 加入了行军鼓点并且明显加快了节奏,使得整体感觉更为激励澎湃。这部分的配乐可以说完美表现了竞技体育的那种竞争精神和激烈程度,个人认为是JG后期作品中亮点,这种对乐曲对作品对更深一层次东西的发掘和体现正是他多年配乐生涯的累积。第二段旋律这种逐渐步出的的感觉仿佛Rudy一步一步接近梦想一般,十分耐人寻味。在"The Final Game"中,两段旋律终于合二为一,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当精彩的演出到最后时,观众不由自主地会起立热烈的鼓掌,我想这就是我听到这里的心情吧,其带给影片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到此,对于那些对《Rudy》反对的声音,各位朋友用自己的耳朵和心灵去辨别吧。
    JG为《Rudy》所作的配乐,被认为是反映美国橄榄球的影视作品中最精彩的一部,从大学联盟到全美大联盟比赛都反复使用这部作品。2006年John Williams为NBC的一档体育节目"Sunday Night Football"谱写过片头曲(我之前有发布过),他所使用的小号对野蛮无畏的橄榄球运动就略显的不那么合适了。相信大家听完"Take Us Out"之后再作比较就会同意我的观点。也许《Rudy》无法撼动《Hoosiers》体育电影配乐的宝座,但是他仍然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体育电影配乐之一。
c42458l28v5.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3 20:22:08 上传)

c42458l28v5.jpg

s300_081204065011.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3 20:22:08 上传)

s300_081204065011.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78#

44. Total Recall 全面回忆
我最喜欢的JG配乐,他用交响乐打造出极其富有未来感的现在音乐,效果极其惊人,味道绝对十足。
(转)
 施瓦辛格在动作片领域里佳作不断,与荷兰着名导演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合作的科幻英雄片《宇宙威龙》不仅以场面宏壮、气魄非凡着名,而且还捧红了另一位演员——莎朗·斯通。影片讲述了一个美国**特工(施瓦辛格饰)丧失了记忆,经过一系列刺激才找回了自我。他发现已被人类开发的火星上生存着另一种“人类”:由于缺氧而发育不完整的人类。他来到了火星,与畸形人协力打败了妄图统治火星的霸权势力。这部电影英文原意为“全面回忆”,拍的是这个英雄在与自我、与敌人的斗争中怎样找回自己的记忆。该片的特技在当时的好莱坞首屈一指,成功地将电脑影效和数码音响引入电影制作,有极高的观赏性。
  这是一部耗资6000万美元的高成本科幻动作巨片,由当红明星施瓦辛格主演。影片不仅动作场面火暴,而且特技场面极大,尤其最后整个星球改造的场面在大银幕上绝对是效果惊人。片中勾勒了一幅虽然先进,但乏味阴暗的未来图景,开头一段奎德生活的段落对未来世界的日常生活有富于想象力的描绘。奎德登上火星之后,那个先进与野蛮同在、繁华与罪恶同行的火星社会似乎也是人类未来的一个阴暗面,令人不寒而栗。还未成名的莎朗·斯通在片中饰演反派动作打女,从容貌身材到演技都没什么特色,很难想象她将在维尔霍文的下部影片中一举成名。
配乐大师杰瑞高登史密斯以气势恢宏的管弦乐,打造出磅礡憾人场景与悬疑惊悚气氛。
试听页面:http://m.mop.com/tracks_65421335_1.html
1244863120682.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3 21:01:09 上传)

1244863120682.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79#

45. 花木兰
JG我喜欢的另一部电影原声,迪斯尼版的花木兰,JG少有的中国风味作品,也是他少有的柔情的作品。
(转)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战时,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军中的同僚发现,众家男子害怕木兰会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幸好在这么艰难的时刻里,木须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时给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而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救了全中国。  
  出身于古老中国家庭的花木兰,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志气高昂的女孩,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伤心不已。当她得知年迈的父亲将被徵召入伍,以对抗日渐入侵的匈奴时,花木兰不禁为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突生的勇气促使木兰决定告别家乡,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就像是得到祖先们的庇荫般,。由被排斥到接受,就在花木兰的军人生活渐入佳境时,她女扮男装的身份被揭穿了,她与木须被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边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情势之下,木兰都没有放弃对抗挫折的勇气,但是原想要为家人带来骄傲的花木兰,要如何回到中原,并证明自己的一片心意?而瞒骗父母出征,欺骗长官从军的欺君之罪,又要会让花木兰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呢?


点评:

    作为迪士尼第36部经典动画影片,同时也是迪士尼第一部以中国传统故事为背景的动画片,《花木兰》经过重新创作和改编,再度焕发出新时代的文化光彩。不过,看着本土文化被外国人拿来进行推广,尤其是在其取得了成功后,有尴尬感觉的人应该为数不少。在欣赏本片的同时,它也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思索。

    1998年夏天,迪士尼公司推出了第三十六部经典动画《花木兰》,这部取材自中国著名民间传说的动画电影,把我们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雌花木兰介绍到全世界。而花木兰刚柔相济的性格、一往无前的勇气、英姿飒爽的形象彻底把西方观众完全征服了,他们慨叹木兰姑娘英勇事迹的同时,也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个坚强的中华女子,他们甚至把自己心目中的年度亚裔风云人物毫不犹豫慨赠予了这个传奇角色,以表达他们对她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对于“木兰从军”的民间传说,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维妙维肖地道出它的经典故事,而流传甚广的《木兰辞》更是朗朗上口,它把木兰故事的亲切和传奇演绎得活灵活现。不过对于成长于西方世界的人们来说,木兰姑娘的事迹对于他们则是相当陌生。如何把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题材成功地搬上大银幕,相信是摆在迪士尼公司面前的一个首要难题。不过作为一个老牌的动画制作王国,并不是首次遇到这样的困难了,而通过金钱的魔力加上适当的人才,使高水准的专家队伍有机地组合,他们终于把这个东方题材演绎得使人心悦诚服。  

    迪士尼为了《花木兰》的制作,专门在佛罗里达州重建了一个强大动画片场和制作工作室,并且多次派遣专家小组深入中国内地进行调查和取景,力求尽量还原中国古代故事的风貌和轨迹,而配乐大师谢利.高史密夫(Jerry Goldsmith)则亲自为本片担任原声配乐,大量运用于电影中的民族乐器让国人甚感亲切。成龙和李玟更被重金聘请担任配音和中文主题歌曲的演唱,无形中使本片在华人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通过一系列精心铺排和超过五年时间的准备工作,《花木兰》一战而红,并且迅速成为了迪士尼公司手中的又一张赢尽口碑的主力王牌。  

    当然《花木兰》在改编中并不是完全按照民间传说的故事照搬而成,为了适应现代市场及西方观众的口味,它对个别地方进行了完善和修改,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它的主要故事框架和精彩部分并没有改变,关键情节都被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使出现在西方观众面前的木兰姑娘距离我们心目中的形象相差不至于太远。本片除了在故事上做出一些适当的修改之外,比经典传说更加神奇的是加入了一头可爱生鬼的“木须龙”角色,它时刻伴随着木兰姑娘的从军历程,并且在关键时候拯救了面临危机的花小姑娘。这个活蹦乱跳的角色可以说是本片的一大惊奇,不过洋溢中国绘画风格的动画情景则是《花木兰》更为令人兴奋的地方,或写意或精描,意境深远而内涵广博的国画韵味,把东方文化的神韵一展无遗。可以说由于本片融合了东西文化的精华,古老的《花木兰》传说终于焕发出让人惊异的风采。  

试听页面:http://www.7yin.com/play_ok/8edfd65294451049.htm
200911272218458895.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3 21:15:14 上传)

200911272218458895.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0#

46. 星际迷航
和星球大战齐名的科幻电影系列,我看过一部,用现在的眼光看,那叫一个垃圾啊!不过,配乐却不落伍。和JW不同的感觉,但同样精彩。
最新一集的《星舰迷航记之复仇女神Star Trek: Nemesis》电影原声带,则是杰瑞高史密斯展现了制作《星舰迷航记》电影音乐以来,整体最成熟、也是音乐编排最细密的作品!无论是管弦乐器的声声咄人、打击乐器的波淘汹涌,在在与高视觉享受的电影画面紧密相扣、也依旧保持了《星舰迷航记》电影系列里情节与音乐相互追逐、屡创高潮的优良传统。
a0.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3 23:26:39 上传)

a0.jpg

post-914394-120793196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3 23:26:39 上传)

post-914394-1207931967.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