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041424344454647 / 4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日论剑REVEL SALON (PASS X350.5 VS CODA 33.0 VS 天进M211) [复制链接]

查看: 103864|回复: 461
421#

下半场终于可以往前挪了。呵呵,到了11排的样子。与上半场在22排时的9点钟,音量电位器旋到了10点的样子,对,没错,就是10点。但是,旁边周围观众的细小的讨论声还是听得比较清楚,没有像平时烧友们听音响时相互之间只看到嘴在动,听不到说的什么,因为那时喇叭的能量盖过了一切。而音乐中突然发出了哒炮纸枪的“啪”声,着实让观众惊了一下,因为音量大大盖过了乐队,加上突然出现。而这恰恰是许多烧友期盼的感觉出现了。呵呵。谢天谢地,终于有了发烧的感觉。
最后编辑胡敏强 最后编辑于 2011-01-10 19:14:50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422#

女高音的演唱感动了后面观众,不停地在打着节拍,尤其是演唱苏联歌曲时。我估计打节拍的人大多是50年代的。但我没有听到这样好的女高音的演唱在撕破人的耳朵,我怀疑是否是器材不对,猛然睁开眼睛却是在听现场。呵呵。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423#

以前在红星欣赏幺红和王立民的演唱同样也是非常温暖、优美而高贵,没有音响活动时播放歌剧演唱那样的撕人耳朵的夸张感觉。看来对于音响来说,还是玩的成分多了。而对于现场来说,那样的感觉才是真正让人欣赏音乐的感觉。
我还是喜欢现场那样的感觉。尽管许多烧友不喜欢那样的感觉,但是我还是建议烧友多去现场听音乐,尤其是旋律好的剧院和音乐厅。
最后编辑胡敏强 最后编辑于 2011-01-08 18:36:54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424#

最让我难忘的是石叔诚先生在红星的钢琴独奏,太美了。烧友也可能不喜欢那样的音量。但我觉得她的震撼力是再大的音量都没有用的。
最后编辑胡敏强 最后编辑于 2011-01-08 18:37:46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425#

现场和音响是两码事

位置太重要了,前排与后排两回事,音乐厅的建声也关键,弦乐组会弱一点,铜管会压迫点。最好的位置只有一个,指挥的位置。
TOP
426#

原帖由 安德森 于 2011-1-8 0:18:00 发表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1-1-7 10:47:00 发表
66000推好了,应该在各方面完胜2402.素质上明显不是一个档次.

我完全同意,66000几乎是登峰造极之作,动态之强横无与伦比,中音之雄伟丰厚无人......

66000确实是好箱,但前提是必须推好才能将其潜力尽情发挥。TAD本来就是源自JBL,系出同源,如果真要比较,66000应该和同样双15的2401比较才对。
在南京听的JBL66000,也许箱子比较新,也许是搭配的原因,说实在的,除了动态强悍一些,其他表现,无论是高频,低频,并没有觉得能完胜我目前的2402系统。
在目前的空间,TAD2402几乎已经是我的终极选择了。
TOP
427#

原帖由 wm711130 于 2011-1-8 16:07:00 发表
原帖由 安德森 于 2011-1-8 0:18:00 发表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1-1-7 10:47:00 发表
66000推好了,应该在各方面完胜2402.素质上明显不是一个档次.

我完全同意,66000几乎是登峰造极之作,动态之强横无与伦比,中音之雄伟丰厚无人......



完全同意安德森的意见,TAD 2402什么都好,就是不好听.说白了,日本人能做出什么好箱子.就指望安德森用同样的单元做出不一样的大餐啦!
66000.真正的号角箱,真正的号角箱的颠峰之作,其他号角箱在它面前,确实黯然失色.
TOP
428#

昨晚我闭着眼睛欣赏着音乐,那感觉像极了纸盆喇叭的声音。现代高科技扬声器还是差太远,也许技术指标很优秀,但是感觉一点没有用,在音乐面前,在现场面前。现代高科技扬声器根本不是那个味,声音不对。现在我坚定纸盆扬声器是正确的。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429#

原帖由 花鸟虫鱼 于 2011-1-8 11:12:00 发表
位置太重要了,前排与后排两回事,音乐厅的建声也关键,弦乐组会弱一点,铜管会压迫点。最好的位置只有一个,指挥的位置。


是的,现场的铜管咆哮如虎。但是录音后会压缩掉一些,以与弦乐组平衡,而且录音时本身话筒的摆放也会有距离和位置、角度的不同要求。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430#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11-1-8 9:01:00 发表
以前在红星欣赏幺红和王立民的演唱同样也是非常温暖、优美而高贵,没有音响活动时播放歌剧演唱那样的撕人耳朵的夸张感觉。看来对于音响来说,还是玩的成分多了。而对于现场来说,那样的感觉才是真正让人欣赏音乐的感觉。
我还是喜欢现场那样的感觉。尽管许多烧友不喜欢那样的感觉,但是我还是建议烧友多去现场听音乐,尤其是旋律好的剧院和音乐厅。


当时我就坐在胡敏强身旁,只听到他手舞足蹈并一次次狂呼“死掉了,死掉了”!
能现场听到那样美的声音,不死才怪!当时幺红唱了一曲歌剧“卡门”的选段,哗!全场沸腾!旋律优美且气氛热烈,当然,现场的“音量”并不大,毕竟座位离舞台少说也有十几米吧,但“音量”不大,震撼力却足够大,穿透力极强,细节不会缺少,那种原汁原味的美声,天那,真是要命!
而我们的音响系统的呢?很多发烧友只怕“音量”开的不够大,以至于整体声音有时变得紧张、吃力甚至刺耳!按我的说法,有的音响系统听歌剧女声,简直毫无音乐的美感,个别极端的情况,歌剧中的女声会声嘶力竭,鬼哭狼嚎!有时到别人家听,为了礼貌只能硬撑,如果一套系统发出的声音已经和音乐不沾边了,你说这还有什么意思呢?
最后编辑安德森 最后编辑于 2011-01-09 01:42:1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