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日论剑REVEL SALON (PASS X350.5 VS CODA 33.0 VS 天进M211) [复制链接]

查看: 103920|回复: 461
11#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1-1-6 15:52:00 发表
在北京大展上听的Xindak这套20周年。。 (166字)(rdm 今天15:55 阅读 1)
感觉优点是:干净细致、控制力佳、密度层次强、高音润透。

缺点是:低频有些硬,缺少纯甲类那种松、厚、饱满感觉,和以前的新德克成名作8800M(纯甲100w)比风格变化较大。


可能还是搭配和空间等方面的原因多些. (149字)(johnleeh 今天15:58 阅读 0)
同样是


是美星805分体大胆机吧,推惠威M3的。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2#

原帖由 花鸟虫鱼 于 2011-1-6 9:51:00 发表
   MSB是监听味,本身没有味精,也许这就是直白的原因。玩音响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没有十全十美的器材,我可不会人云亦云。MSB的HIFI性无论,也是其他解码比不上的,好多音源,播发烧女声,小提琴很好,但播大编制交响,贝多芬钢奏就死的惨了,没高没底、低音键下不去、音场、层次够差,打击乐确力度,铜管欠火辣嗲声嗲气的,非我马迷的杯中茶。
    曾在徕卡处比过,贵如MBL旗舰解码,确实好味,优点与缺


个人感觉:越监听就应该越不直白才对,因为监听的是音乐,音乐能直白吗。如果音乐经过器材播放后直白了,那么这个器材的本身制造的声音就太强调了,而且还直白乏味。这对音乐回放来说是致命的。这是个误区,杂志有责任啊。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3#

很多发烧友是从音响爱好而来的,大多缺乏现场音乐会聆听的经验和深刻而正确的把握标准。这是个大问题。对于音响或者对于器材的喜好来说并不会有太多和太大的影响,就一个玩而已。但对于音乐回放和欣赏来说,就不能没有一个音乐与音响以及响应的艺术鉴赏水准的要求了。这里有很多高档消费电器在里面起着误导。发烧还是应该具备比较多的综合的东西的。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4#

那就应该越接近音乐本来的样子才对啊。直白乏味肯定是不对的。没有哪场音乐会是直白乏味的。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5#

要认识到器材对音乐(录音)回放的影响,以及有哪些影响,如何去应对这些影响,而使得这些影响相对少些更少些。让我们在通过器材欣赏音乐(录音)时,尽可能多些更多些音乐和音乐现场那本来就有的艺术味。抓住“旋律”这个纲往往就可以事半功倍。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6#

有人担心讲究旋律了, 会不会动态场面就不理想了。我们在聆听凌总作品1号2号放大器推作品8号提琴音箱时丝毫没有感觉到这些音响元素的缺乏,而是被音乐所感染,被音乐会现场那样的艺术气质所震撼。高雅、流畅、感动。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7#

小宋刚刚来短信说信号线已经接入系统,旋律起伏舒展自然,感情丰富,音色高贵。老毛来电话问活动情况,我问他明晚去不去听音乐会,如果去,我一车带走。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8#

物质生活提高了,自然就往精神上追求了。发烧友玩音响听音乐是非常高雅的事啊。充实生活,提高修养。衣食足,知荣辱也。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9#

哈哈,多去音乐会现场欣赏音乐,就能够更多正确把握音响回放的方向了。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20#

昨晚我先在22排的,整个欣赏过程我几乎都是闭着眼睛在听的,这样不会被眼睛影响和干扰耳朵和心灵对声音和旋律的判断和欣赏。音量同自己在家听音响时的9点钟样子。我听到的几乎是中频占领了声音的一切,按照很多烧友的口味是没高没低的,更谈不上什么超高超低。按照平时听惯的喇叭口径来判断大概也就6”-8”的书架箱在发声。我平时要求最严格的旋律一关过得也吃力了一点。大剧院的旋律没有红星好是可以肯定的了。但是老柴小协独奏小提琴却让我满意,演奏得也的确非常棒。但是很多烧友同样会不满意,因为太柔美了,太油滑了,太细腻了,太不“通透”了。呵呵。要命。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