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随笔之浅聊大箱子与小箱子 [复制链接]

查看: 54273|回复: 173
71#

我也很有兴趣在多系统中,多角度地和大家更多地了解一些东西。实听,是最重要的。
TOP
72#

这贴值得看~~~
TOP
73#

小丫说小张还没有还回给他,我再问一下看。希望尽快搬去约翰新听音房,也正好来参观参观。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74#

今天活动,本地其他烧友也关注这个机器,但还是有以价论声的习惯心理。抱怀疑的态度,认为国产机器好不到哪里去。有条件的话,可以搬到几个烧友家里去实际搭配玩一把,看看它的实际适应性如何。
---------------------------------------------------------------------------------------------------------------------------------------------

那是因为每个人对音乐与音响的感受不同吧。有的人喜欢HIFI音效,有的人是发自内心的爱乐。出发点不同,很多东西都会不同,对音响的理解当然会不同。
最后编辑胡敏强 最后编辑于 2010-12-20 16:41:08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75#

玩大箱要求有小箱的灵性,玩小箱想要大箱的场面。如果做到了心里就平衡了。
TOP
76#

昨天胡敏强和聆听之乐兄陪一位上海烧友过来坐坐,大家随意聊聊。这位烧友是用天价器材的,他谈一些品牌器材和线材的感觉。我很直接地告诉他,这些东西我们以前很多都玩过,但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好奇和YY或谈论的兴趣了
TOP
77#

这些发烧天价东西,就象一个中药铺子,里面有很多很多味不同功效和味道的药材,你可以在里面左抓右配,得到很多很多种不同的效果和味道,经验越多,玩得越熟,金钱越多,摊子铺得越有声势,确实是一种好玩的玩法。不过,这是什么,是玩。玩来玩去,很多玩成药店老板了,玩的就是抓药了。而根本的目的和标准:欣赏音乐,欣赏接近于真实的感人的音乐,却给忽略了,或者说找不到了。有的是什么?是效果。是一堆效果发生器.

很多烧友玩得很认真,效果也很有特色,但是那种效果明显地和真实的音乐和感觉是不搭边的。因为他们从不去听现场,也对现场是怎么样的不感兴趣。他们的乐趣和目标就是在家中玩出自己喜欢的效果和色彩.我对这种人坐在音响前,心里装满的和琢磨的是各种药罐子和效果的操弄。而不是比较象音乐的音乐。已经越来越无法接受和认同了。音响里播放的似乎是音乐,但我常常听不到,我听到的只是挺悦耳的效果。音乐的灵魂呢?抱歉,主人只操心三围。
TOP
78#

也和其他朋友讨论过,为什么同样是音响。有的设计师设计的就能让人很直接地很纯粹地感受到音乐,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光怪陆离的效果汇演。

我们的同感是:设计师都懂电路,但不是所有的设计师都比一般人更爱音乐,更懂音乐。他们关心和研究的是元件和各个频段的声音。而一颗懂乐,爱乐的心,太重要了。器为心声也!心里没有真音乐,没有音乐的魂魄的深深盘踞。那做出来的器材就只是个三段效果再生工具,而不会是盛满音乐的桥梁。
TOP
79#

现在和胡敏强君在微博上聊得比较多(没有马甲,没有商业利益干扰,谈得比较舒服),他的以下观点我很赞同,整理转荐到此:

其实大多听惯“音响声”的发烧友在最初接触到提琴箱时是非常不习惯的。怎么没有音响的感觉呢。作品系列都有这个情况。怎么没有音响味呢。也许人们习惯了假的东西,就下意识地“认假为真”了。在遇到真的时候,倒反而以为是假的了。这是音响发烧和音响发烧界的悲哀啊。们都一致认为,对于音乐与音响的爱好和追求,需要相当的艺术细胞,需要相当的艺术鉴赏水平,需要相当的激情和热情。

这个爱好和追求不是上物理课,不是干医生,不是单纯去追逐物质。音乐与音响的追求与自信不是靠的这些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音乐与音响需要先天的某种细胞和天赋,后天的修为和有的放矢的努力。这些是看不见和摸不到的。这些在你的心灵深处。
TOP
80#

顶顶约翰李先生。其它就不多说了。悟性很重要,能鉴赏音乐很关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