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器材消失,让音乐之美完美再现。——聆听凌君彦先生个人作品组... [复制链接]

查看: 94118|回复: 383
21#

既然发贴,还是要让发表意见的烧友的听感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进来看贴的我想也不全是看热闹的,也有真正想了解老凌的调声艺术是怎么回事的。应该用他们能看懂的语言和他们交流。不然就不一定要发贴报道了。
TOP
22#

中国这么大,不会只有这几个常州人喜欢和欣赏老凌的音响艺术的。更多的朋友没有机会接触到,所以有些怀疑也是正常的。因为大家在音响上上过的当,受过的骗估计多多少少都有些经历和教训。

我们既然听到了,还是要严肃认真地和大家交流,不要受少数人的干扰。
TOP
23#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10-12-12 21:32:00 发表
哈哈,我们这样讨论谈话就可以少给马甲午涉连。


马甲就没有常州人吗?你忘啦?没用的。
TOP
24#

提琴箱在作品一二号推动下,我最欣赏的是它的现场感特别好。小提琴,钢琴的声音闭上眼睛细品回味特别象我在常州大剧院第五派正中现场聆听时的感觉。

听其他的音响总觉得有音响味,这个音响是这个音响味,那个音响是那个音响味,听来听去的都是各个牌子味,声音不真,尽管他们都说自己的声音是最真最美,但我感觉不是。

而这套系统让我说不出来是什么味,是什么声,和以前听过的新德克商品机的声音也不一样,声音很顺很自然很真切很轻松。不是很暴力,但是很现场。我喜欢这样的声音。如果规模感更大些更好,所以我在等待落地提琴箱,其单元配置和箱体容积是该书架箱的四倍。功放我感觉已经差不多够力了,不是很凶猛,但是很优雅,是我理解和认同的大部分现场演奏的声音。
最后编辑johnleeh 最后编辑于 2010-12-12 21:44:24
TOP
25#

作品一号二号的瞬态响应和速率我感觉是很快很轻盈的,以前很少听到这么轻快的声音,关键轻快了还不轻浮,声音不过清淡,而是富有感性色彩的,但又并不过于沉溺滥情,很温润但不闷糊。真好。
最后编辑johnleeh 最后编辑于 2010-12-12 21:53:11
TOP
26#

要说推力强横狂暴,铺天浸地,作品一二号谈不上很好很极端,它的推力是理性的,不野蛮,不强横的,但也不软弱无力,一曲黄河一听便知,音乐气氛和重量感完全能表达。但它总体是优雅贵气的,毫无俗气是它最大的特色。它能很美地表达音乐家的演绎,给你很好的美的享受和感染,这是它毒和迷人之处。如果说在国外名机中有类似的聆听体验的,我的印象是KONDO,VENTRUE,瑞宝,AUDIONOTE。它们的声音有相似的美学品味,但不完全一样。
TOP
27#

这套功放的原理是什么,里面的元件是什么,说实话我并不是特别清楚,有些知道个大概。很多东西不是光有个线路架构就行了,我相信老凌在做这套机器时在很多细微的地方作了很多反复细致的研究和摸索,而这些细节上的讲究也限制了此机大批量生产的可能性。因为里面的有些元件据说都要去取去找,不是那种随时可以批量供应的工业产品了。所以此机也是弥足珍贵,不可多得的。听者有福啊。
TOP
28#

提琴箱的单元据说是老凌经过反复比较筛选后找到的两款台湾产单元,老凌手头的国内外各种单元非常多,名气大的不乏,但经过很长时间的寻找,老凌选定了这两款谁也不知道的单元来作为他的个人作品的单元,其中的选择和心路,我没和老凌交谈过,不知道太多详细情况和他的想法。但通过实际聆听,我觉得老凌选它们是因为它们能表达他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至于它们是不是名贵,是不是名气大到镇住人,应该已经不是老凌所考虑的事了。
TOP
29#

原帖由 mtcn_sy 于 2010-12-12 22:28:00 发表
        这个系统反映出了现场和乐器的真实度,瞬态和泛音非常好,要说缺少点什么,那就是少了点现场的那种真正的动态和声场,但毕竟是八寸的单元。
        在好的音响也无法百分之百表达现场的那种敲击灵魂的震撼,和音乐超越舞台,包围身体的感觉!


老兄是小宋还是也去听了的哪位?
TOP
30#

原帖由 mtcn_sy 于 2010-12-12 22:32:00 发表
我是小宋


我同意你的看法。所以我还想再听听落地版提琴箱,我觉得那样的容积和配置,应该在规模感和埋身感上有更好更诱人的魅力。
现在的书架箱在听小编制的室内乐和民乐上已经收声有余,非常动人。那种文雅的气息实在动人,让人有难以自拔的感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