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器材消失,让音乐之美完美再现。——聆听凌君彦先生个人作品组... [复制链接]

查看: 94395|回复: 383
21#

“在实际听音中感觉离箱感欠佳,音场定位和结像比较模糊,这个箱子未采用任何吸音材料,加之箱体材料强度不够,导致大动态时有比较严重的箱声,影响了声音的清晰度和低频的层次。提琴箱由于所采用的单元频宽比较有限,听感非常类似于全频箱不强调高低两端,而突出中频的风格,在合理搭配下可以比较轻松的听音乐,但如果是追求全面的音响性和音乐性的表现,个人感觉这对箱子并不适合。”——可以预料得到的听感。就是这样的箱,有人竟敢用“伟大”来形容,看来“伟大”这两个字在某些人眼里已经不值钱了,可以滥用。
TOP
22#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10-12-13 21:5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iliverline 于 2010-12-13 21:43:00 发表
“在实际听音中感觉离箱感欠佳,音场定位和结像比较模糊,这个箱子未采用任何吸音材料,加之箱体材料强度不够,导致大动态时有比较严重的箱声,影响了声音的清晰度和低频的层次。提琴箱由于所采用的单元频宽比较有限,听感非常类似于全频箱不强调高低两端,而突出中频的风格,在合理搭配下可以比较轻松的听音

就这开缝的破箱也可称之为“伟大”,那世界上其它名箱是不够伟大还是比伟大更厉害?凌某岂不成了“伟大”的设计师?!
TOP
23#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10-12-13 22:14:00 发表
安德生一直认为系统要还原音乐的原貌。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如何去认识“原貌”就有学问了。有人认为监听就是直白的,所以直白就是音乐的原貌;有人认为用了“监听音箱”就“监听”到了音乐的原貌......而我以为,其实音乐的原貌非现场莫属。感受了现场的音乐之美也就感受了音乐的原貌了。

就那一开缝的书架箱能再现现场?也不怕人笑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