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京发烧一日行(试听JBL66000及参观古董器材工作室等) [复制链接]

查看: 66561|回复: 418
301#

............................
DSC_081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1/28 12:08:38 上传)

DSC_0810.JPG

TOP
302#

..............................
DSC_081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1/28 13:24:02 上传)

DSC_0811.JPG

TOP
303#

..................................
DSC_081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1/28 15:53:05 上传)

DSC_0812.JPG

TOP
304#

约翰李兄的图漂亮。

昨天整体效果是出乎我之所料的。原本会以为KT88推挽机在推提琴这样的高灵敏度箱时会带些“粗声粗气”吧。结果MS-3推提琴居然十分全面,动态场面和细致度均令人满意,而且随着热机时间的延长更通透泛音更丰富。
兄的不大出彩之感估计是在小丫处聆听搭配时系统当中有二十周年解码器的功劳吧。许老师这里没有解码器,又是KT88推高灵敏度的提琴箱,有如此表现已让我颇感意外。说明MS-3的调校非常成功啊。而我这里大多时间兄是在听磁带,模拟味会比数码音源更有优势吧。
最后编辑胡敏强 最后编辑于 2010-11-28 17:34:24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305#

谈到胆机和石机,话题就大了。其实无论胆还是石,器材对于音乐的表达来说,还是应该注重旋律吧。指标的讨论已经失去意义,指标是技术,技术(指标)应该为艺术服务。在这个基础上要寻求更高层次和意义的艺术的目的。因为器材传达的是音乐嘛。技术绝对不是目的,技术只是手段和方法,艺术才是真正的目的,也是所有艺术形式的意义之所在。
有机会再联系凌总,看是否可以给我们常州烧友试听他的个人DIY作品1号和2号的全晶体管三分体前后级,是牛入牛出的设计,搭配低灵敏度的箱会比较合适吧。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306#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10-11-28 17:33:00 发表
约翰李兄的图漂亮。

昨天整体效果是出乎我之所料的。原本会以为KT88推挽机在推提琴这样的高灵敏度箱时会带些“粗声粗气”吧。结果MS-3推提琴居然十分全面,动态场面和细致度均令人满意,而且随着热机时间的延长更通透泛音更丰富。
兄的不大出彩之感估计是在小丫处聆听搭配时系统当中有二十周年解码器的功劳吧。许老师这里没有解码器,又是KT88推高灵敏度的提琴箱,有如此表现已让我颇感意外。说明MS-3的


上次在你家里听感觉不一样,尽管那次300B推出来低频不行,箱声也比较严重,但感觉不是听音响,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但在许老师那里的搭配下听感觉又是在听音响了,尽管声音还不错,但感觉就普通了,不是特别有特色了。而且从HIFI性上说,书架箱在发烧指标上总还是有欠缺,比如高低频延伸,动态,场面感,力量感。上次索性完全放弃了这些,倒又别有风味。这次又往这方面靠了,但又靠得不到位。感觉离箱子设计者的目的和方向还是远了。
TOP
307#

应该是比较真切是现场味吧。300B也许更注重气质和神韵。说明提琴箱是在透视前端器材的风格。不同的材料、设计和电子管会有不同的特点。要KT88与300B完全相同的味是不实际的。可以感觉到,MS-3同样把握了旋律这个纲,故给人音乐味很浓郁的感受。另外在许老师的系统当中,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空间,要MS-3完全发挥还远远没有。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308#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309#

李兄感受的应该是两种不同电子管的个性特点,另外两种不同电路和功率的感觉反映也是不同的。但有了音乐味的器材就是欣赏音乐的好器材。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310#

再就是磁带与CD还是有完全不同的听感。CD的HIFI感比磁带强烈多了,磁带更多是在听的模拟味吧。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