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京发烧一日行(试听JBL66000及参观古董器材工作室等) [复制链接]

查看: 66717|回复: 418
231#

烧说新语 一则

上次在南京和专攻古董音响的不思凡刘老板聊天。
谈起TAD什么的,刘老板认为TAD2402单元很好,箱体也做得不错,但分频器用料一塌糊涂,设计得也很差。我就问他据说后来木下正三离开TAD后自己做的REY AUDIO据说相当不错,比TAD要好很多。刘老板一笑说:一路货色,差不多的。

我便问:那为什么很多大烧友说要好很多啊。刘老板说:那是因为REY AUDIO更贵。买的人花了更大的价钱买回来了,能不说它更好吗?就是不好,也需要它是更好的。

很多东西,差不多也就是这么回事吧。
TOP
232#

日本人???TAD???咳,所以还是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可靠,不管它是哪里的,以及是谁生产的,定的什么价格等等,都无法影响自己独立的判断。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233#

刘老板可能是为了推销他做的分频器吧,一对5000元左右。

不同的人说话有不同的目的和出发点,这也是烧圈好玩好看好说之一。
TOP
234#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0-11-24 7:43:00 发表
刘老板可能是为了推销他做的分频器吧,一对5000元左右。

不同的人说话有不同的目的和出发点,这也是烧圈好玩好看好说之一。

远远不止。
如果给TAD2402和ET-703超高(刘老板的推荐和我的选择相同,ET-703比PT-R9更适合2402)制作个超高分频器(可以将分频网络和超高整合在一个盒子内放在2402顶部),价格是5000/对。而如果给TAD2402重新设计一对分频器,需要另加20000,据说他制作的分频器都是古董用料。
这个价格已经和TAD原厂的分频器持平了。
是否物有所值,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但我估计大多数使用TAD4001和1601的单元组合复刻2402的烧友还是会找回TAD原厂的TN-2分频器。因为分频器是一对音箱的灵魂,最能反映出TAD原厂的设计思想。当然,有意DIY,享受调整出自己需要的声音的除外。
TOP
235#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0-11-24 7:43:00 发表
刘老板可能是为了推销他做的分频器吧,一对5000元左右。

不同的人说话有不同的目的和出发点,这也是烧圈好玩好看好说之一。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以TADD2402为例,其组成的单元,箱体,号角成本都比较透明,利润有限,而TAD原装分频器市场上很少见,价格也昂贵。如果自制分频器,以2402的外型(单元如果采用其他品牌,则有更充足的理由自行设计分频器了)整体出售,则利润会相对高的多。
TAD2402的原厂分频器设计比较复杂,主要目的是为了将4寸驱动头的4001和15寸号角的1601衔接好(一般最好是在中间加个8寸或10寸中音组成三分频更合理)达到比较平直的频率响应,因此高通和低通分别使用了两块板,用料很复杂,同时也吃掉了放大器的很多功率,导致2402虽然效率高达95DB,但并不容易推好。
TOP
236#

威虹电子城二楼一共有三个包厢,参观好第一个包厢后,接着是第二个包厢,器材是:音源是音乐传真,后级是德国AA的顶级,老板娘说功率是500WX2,前级也是德国AA的,音箱是德国意力水晶喇叭的书架箱。。。。。同样听童丽的烟花三月XRCD,纵深感很好,线条感很好,前后乐器定位准确。。。。。后又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层次定位相当有水准,可能是JET高音的原因吧,高音明亮,延伸感特好。。。。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中频偏薄,音乐味缺乏,由于是书架箱的原因,低频毕竟有限,多亏用了德国AA500WX2的后级,否则,整体音色更趋直白。。。。这间听音环境与前面那间风格相仿,唯一不同的是顶部,用了直径10CM高低不一的PVC管子布满整个屋顶,好像进了国家大剧院。。。。
TOP
237#

第三个包厢,器材是:音源是加拿大的SIM AUDIO二分体,功放是丹麦贵锋的合并机,音箱是丹拿1.3SE书架。这间包厢的顶部是用20X20CM的小方格铺满整个屋顶,其他装潢和另外二个包厢异曲同工。三个包厢的墙角低频陷阱都是用直径为70CM的半圆形木板制成,看来,音箱后面的墙角处理很是重要。。。。。扯远了,还是谈音乐吧:放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线条感清晰,但大动态时,声音发炸,好是难受。。。小李告诉我们,是贵锋合并机的功率太小,推不会丹拿1.3SE。。。乖乖,难怪好多烧友玩不好丹拿,感情丹拿的音箱要推好要用厚声的大功率功放。。。。。。我们想如果用100W甲类的进口优质功放,推好1.3SE是没有问题的!老板娘看我们是懂的音响和音乐知识的,赶忙让小李和他的儿子带我们去新大都看看。。。。。。
TOP
238#

不错,静待下文.
TOP
239#

360行,各钻一行。其实万物同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发烧也是如此。有很多东西的确需要自己去悟,根本无法依靠靠别人。个人深有感触。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240#

有一部分是“叶公好龙”式的状态存在,虽有追求,但又害怕。一部分其实是高档家庭影院消费器材和硬件迷,误撞误打,进到“音乐与音响”范畴。其实涉及“音乐与音响”,一定涉及艺术(作品)和欣赏者自身的艺术细胞。这没有一个现成培训的可能。凡一涉及艺术必要有一定的或者全部的天赋。如果没有这样的天赋,终无法正确把握欣赏目的和方向---文艺作品的欣赏,极其深度和广度。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