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清播放器大测评:欧博、莲、艾诗、景丰、OPPO、享声、马兰士、... [复制链接]

查看: 24201277|回复: 10500
21#

回复 863# Lilybaba 的帖子




1978年,西崎崇子与林克昌及日本名古屋爱乐乐团合作录制《梁祝》,多年来一直被誉为这首作品的优秀唱片录音版本之一。这张《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唱片是具里程碑意义的版本,这张唱片不但赢得了当时的香港金唱片奖,更以惊人的翻版数量风行两岸三地,直至1986年,唱片销量已超过100000张。此片最初是由当时的“香港唱片(H.K.Record)”首版发行,美国RCA唱片公司于1986年将《黄河》与之结集出版。英国〈留声机〉杂志也都大力推荐这张唱片。

http://u.115.com/file/t4f05f5c7f
最后编辑carry 最后编辑于 2011-03-29 17:13:26
TOP
22#

《梁祝》的封面

最后编辑carry 最后编辑于 2011-03-02 13:41:08
TOP
23#

回复 881# szchengl 的帖子

哈哈,不谢,应该的。
这张梁祝录音是我的一个朋友录的,总体不错。关于您说的音场窄的感觉,我的看法是CD录音音场宽但纵深小,而LP正好相反。我比较过很多录音都是如此。正如我先前所说,黑胶转录是一个录音再创作过程,好坏取决于周边很多因素。我的这个朋友用的是Linn12唱盘,唱头是BenzMicro Scheo。音色和我先前分享的录音完全不同。
最后编辑carry 最后编辑于 2011-03-02 13:26:24
TOP
24#

回复 898# lens1663 的帖子

要想让大家玩好高清,软件是最重要的,所谓软硬兼施么,非常感谢E版开这个栏目,我觉得大家分享的都是音乐中的精品,想当年我刚刚工作的时候才拿150块钱,一个月只能花65元买一张自己喜欢的CD,常常到了月底连饭钱都没有了,看到一些好的唱片又买不了,口水都不知道咽了多少缸啦。忆苦思甜,今天我再放一张天碟:

意大利著名音乐家罗西尼少年时的经典之作《String Sonatas 1-6》的绝佳版本,Neville Marriner指挥,英国圣马丁乐团演奏。这个版本被许多发烧音乐杂志奉为经典,卓越的录音效果更是使它成为了发烧友所热衷的试音碟。
http://u.115.com/file/t731208da
http://u.115.com/file/t78f89a956
最后编辑carry 最后编辑于 2011-03-04 15:33:52
TOP
25#

分享 - 弗雷德曼炫技


看到这张LP封面可能有些陌生



大家接触最多的是这张几乎人手一张的试音天碟CD
此次上传的就是这张CD的头版LP唱片!

母带录制于1962-1963年间,是典型的黄金年代名盘。这张由米尔斯坦和海菲兹的嫡传弟子弗雷德曼演奏的小提琴炫技作品,被称为小提琴演奏录音典范中的典范。由于本专辑采用的是较近麦克风的录音方式,这样使弗雷德曼高超的演奏技巧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小提琴音色听来线条粗犷,非常苍劲。小提琴的低吟浅唱和管弦乐伴奏的直接和丰润,如泣如诉时也同样透发出应有的力度,那种绝美的琴腔共鸣令人深为震撼。

下载链接

http://u.115.com/file/t439225151
最后编辑carry 最后编辑于 2011-03-11 15:18:06
TOP
26#

今天放一张很有意思的唱片,大家耳熟能详的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806年,没想到这首被后人誉为世界五大小提琴协奏曲的优秀作品,首演后却反响平平,当时人们并没有如今天这样对这首作品的追捧。同年,贝多芬结识了当时名气比贝多芬还要响的钢琴家克莱门蒂,在克莱门蒂的建议下,贝多芬着手将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为钢琴协奏曲,并由克莱门蒂负责将其在英国出版。贝多芬还预收了稿费。
  这首改编曲被一些人称为《第六钢琴协奏曲》,编号为OP.61a。此曲小提琴独奏声部以钢琴重新编曲,管弦乐部分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曲最大特点在装饰音的加强和低音域效果的加强。作品改编完成后,于1808年由维也纳因都斯特利社出版,题献给布劳宁夫人。出乎意料的是,改编后的作品在当时评价反而高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钢琴兼指挥: 巴伦博依姆(Daniel Barenboim)
  乐队: 英国室内管弦乐队(english chamber )
http://u.115.com/file/t4eaedbfca
http://u.115.com/file/t42ee77532
最后编辑carry 最后编辑于 2011-03-17 17:44:01
TOP
27#

回复 1067# iron 的帖子

因为115盘空间有限,为了继续分享新的文件,故删了老文件。明天再传上去,再保留一段时间。
TOP
28#

回复 1072# iron 的帖子

又上传《梁祝》http://u.115.com/file/t4f05f5c7f
TOP
29#

原帖由 wangquan_081 于 2011-3-15 15:33:00 发表
原帖由 Lilybaba 于 2011-3-13 13:20:00 发表








这套赛尔指挥美国克里弗兰交响乐团演绎的德沃夏克第7,8,9交响曲,还是不错的。从图片看唱片版本一般,头版是CBS两只眼。

有机会要找多南伊的这版,经典。



多南依的德九

终于找到她了-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今天先放最好听的
第二乐章 Largo
  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 旋律优美绝伦, 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http://u.115.com/file/t412d16885
第一乐章
 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

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
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http://u.115.com/file/t836156bee
第三乐章
  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转。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而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第二主题清丽、明快,富有五声音阶特色;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
乐章的中间部分主题悠长而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
http://u.115.com/file/t8b47607a7

第四乐章

  快板,奏鸣曲式。
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单簧管奏出。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结尾。

http://u.115.com/file/t888e7aa5e
最后编辑carry 最后编辑于 2011-03-22 18:49:58
TOP
30#

利用上班又上传了德九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

  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

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
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http://u.115.com/file/t836156bee
最后编辑carry 最后编辑于 2011-03-21 17:23:4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