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展的弦乐四重奏现场表演是对场内所有的音响的最大讽刺!!! [复制链接]

181#

有点觉醒的味道了,尽管来得晚了些。呵呵。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82#

强烈支持时光车间兄弟
TOP
183#

所以,退烧吧,没必要太在意真不真。

有得听是福,重要的倒是系统一定要均衡,还有音乐味要好,味同嚼蜡就不好听了。
不求甚解,不拘小节
TOP
184#

“味同嚼蜡”叫监听。哈哈。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85#

上个图清凉一下。
DSC_low_4157.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0/9/8 20:30:24 上传)

DSC_low_4157.jpg

逗你玩儿
TOP
186#

还是听听音乐,自得其乐。
TOP
187#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10-9-8 20:21:00 发表
“味同嚼蜡”叫监听。哈哈。


哈哈~~

不过这是歪解的监听,真正的监听一样可以有很好的音乐味。
不求甚解,不拘小节
TOP
188#

168越来越乱了,胡言乱语的人越来越多
TOP
189#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10-9-8 20:21:00 发表
“味同嚼蜡”叫监听。哈哈。


伪监听。呵呵。。。
逗你玩儿
TOP
190#

现场是音乐,音响也是音乐,我们只是玩一个小玩具娱乐一下自己而于。
再好的美味小菜都不是活生的本原,还不是都要享受,唱片都不是真人在你面前拉奏,还不是继续甘愿掏银子。几十万的器材都否定掉了,那是不是该否定自己或自己的发烧思维和行为呢?有无必要钻牛角尖?
发烧圈里时间烧了几十年、器材烧掉几十万而把头也烧昏的的病例,不在少数。
只是表达一点简单的看法:现场是美,音响也是美,不是谁否定谁,而是享受不同的美。
人家广告说音响器材能如何还原真实乐器,那是允许有夸张成份的嘛。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0-09-08 21:39:54
TOP
191#

虽然音响器材出来的声音与现场差距很大,特别是音质和细节上,但不能否定器材存在的价值,在家想听卡拉扬指挥的贝九怎么办?!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多听现场对器材的鉴赏和评价会更客观和准确,好的HIFI器材一样可以播出音乐的灵魂,即使音响器材出来的声音与现场差距很大,但完全不妨碍你去欣赏音乐....
倾谈音响 品味音乐 www.hiendlife.com,极品人生.
TOP
192#

原帖由 dd431 于 2010-9-8 8:13:00 发表
是不是由于这个四重奏现场表演的时间短,就像有时候器材更换或者升级,刚开始新鲜觉得非常好听,时间长了又感觉有不少问题了。估计Ray_Ji听多了,感觉也就这么回事?  

绝对不是,关键是真真实实的现场,重要在于不用麦克风扩声,非HIFI所能重现。顶楼主!
顺带更正和补充一下,当天演奏的艺术家是:第一小提琴 王悦  第二小提琴 郝宝珠 中提琴 陈晓梅  大提琴 王丹
TOP
193#

回复 6# 广州和弦 的帖子

这句话说道好多人的心坎上
TOP
194#

可惜我星期天去的怎么没遇见呢
TOP
195#



声音不错的功放
TOP
196#

瑞士的产品, 印象中还没有哪个不好.哈哈!
逗你玩儿
TOP
197#

原帖由 佛山乐迷 于 2010-9-8 22:52:00 发表
原帖由 dd431 于 2010-9-8 8:13:00 发表
是不是由于这个四重奏现场表演的时间短,就像有时候器材更换或者升级,刚开始新鲜觉得非常好听,时间长了又感觉有不少问题了。估计Ray_Ji听多了,感觉也就这么回事?  

绝对不是,关键是真真实实的现场,重要在于不用麦克风扩声,非HIFI所能重现。顶楼主!
顺带更正和补充一下,当天演奏的艺术家是:第一小提琴 王悦  第二小提琴 郝宝珠 中提琴 陈晓梅  大提琴 王丹

这就对了!!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一把,才是常见的弦乐四重奏配置。
顶顶楼主,也顶顶佛山乐迷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98#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0-9-8 21:04:00 发表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10-9-8 20:21:00 发表
“味同嚼蜡”叫监听。哈哈。


伪监听。呵呵。。。


不错,问题是这个伪监听现象是从何而来的呢。杂志有没有责任呢。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99#

原帖由 空手 于 2010-9-8 20:42:00 发表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10-9-8 20:21:00 发表
“味同嚼蜡”叫监听。哈哈。


哈哈~~

不过这是歪解的监听,真正的监听一样可以有很好的音乐味。


哈哈,说得好啊。我以前就一直讲过,既然监听的是音乐,那音乐是直直无味的吗。
是所谓“监听”的器材没有真正“监听”到音乐吧,是监听的人或者监听的器材“玩忽职守”了吧。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200#

原帖由 consequence 于 2010-9-8 21:55:00 发表
虽然音响器材出来的声音与现场差距很大,特别是音质和细节上,但不能否定器材存在的价值,在家想听卡拉扬指挥的贝九怎么办?!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多听现场对器材的鉴赏和评价会更客观和准确,好的HIFI器材一样可以播......



说得有道理。真正优秀的器材传达出了音乐的生命和灵魂,也就表达了音乐的神,透出现场的“精、气、神”。
虽然物理上一定是妥协的,也只能妥协,但不影响优秀的器材传达音乐的生命和灵魂,让人欣赏到音乐现场的神韵。
正如精彩的现场演绎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一样,优秀的器材一样传达了现场的精彩,让人久听不倦。而让人听得烦心、紧张、怀疑的器材一定没有传达到音乐的生命和灵魂,没有传达到现场的“精、气、神”。
最后编辑胡敏强 最后编辑于 2010-09-09 06:35:51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