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永恒的话题』Bach无伴奏 [复制链接]

61#

老兄,小提琴独奏,“多个不同声部的交替”太夸张了吧。而且巴赫原谱上的和弦,很多是演奏不了的,琴弓没法同时碰到四根弦,演奏者根据自己性情作以舍取。

我上面提到的那套Testament的Telmanyi(匈牙利人,后来成了作曲家尼尔森的女婿)的全本小无,和弦是照原谱演奏的。Telmanyi使用的是弧形的Bach弓,可以同时拉四根弦。

BWV1002乐谱:

http://www.free-scores.com/PDFSUP_EN/bach-johann-sebastian-partita-for-solo-violin-violin-part.pdf

刚注意到,上面的链接不能独立下载。可到下面的网页,然后点“violin”那个链接:

http://www.free-scores.com/download-sheet-music.php?pdf=17

原帖由 低音游侠 于 2011-1-7 3:34:00 发表

他的演奏能清楚的听到多个不同声部的交替,四平八稳,技巧娴熟,音准完美。
右手作出的不同声部音色变化,这种功力可不是随便谁都能比的。有时真的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拉琴,而是几个人的演奏。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1-01-07 14:21:37
TOP
62#

回复 60# 低音游侠 的帖子

你喜欢就一定有人不喜欢
我最喜欢梅纽因,不喜欢他的人一大把,争这个没用,不过是刚好有几个人都不喜欢格吕米奥,大家就聊了几句,试问,能因为我们不喜欢格吕米奥,大师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吗?
同理,那些不喜欢梅纽因的人也一样影响不了他的国际声望。

呵呵,聊天嘛,同好相谈而已,别太在意。

还有,您就是说出花来,我也不喜欢听格吕米奥。。。。但是我不挡着别人喜欢他,就像我不打算让不喜欢梅纽因的人转变态度一样,哈哈哈哈。。。
详解zxw2216:
Z:我的名字;  X:希望,信心,信念;  W:Winer;
22:四平八稳,二二得四,二四得八,音译“嗷嗷” ;16:要顺;顺利,无阻;
连起来:我相信我的成功是嗷嗷顺利的!我在获得成功的路途上稳健而畅通!势必达成!
TOP
63#

上面的qsyd前辈。
小弟刚把谱子拿出来看了,所有和弦都能演奏,不过是以分解开来演奏的(甚至有的和弦必须换把解决)因为就像您说的不能4根弦同时共鸣,比如恰空第一小节d小调和弦,可以使用力度让三个音同是奏响,但是大部分演奏还是分解开来,D和F然后F和A。要说不能演奏的和弦还真没有找到。如果我看漏掉了还请指正。


虽然是小提琴独奏,但是复调音乐的多声部一样能体现出来
比如著名的g小调第一号奏鸣曲中的赋格,第一小节第一声部,第二小节第二声部,第三小节第三声部,这难道不是多个声部?

再说恰空第229小节开始,两个声部,上面保持A,下面音阶性旋律来回浮动。




这些例子太多了,从第一号开始就数不胜数,多个声部在巴赫这位复调大师的作品中运用的太广泛了。
不知夸张在哪?
最后编辑低音游侠 最后编辑于 2011-01-07 22:54:09
TOP
64#

My bad. I mean "交替”is "夸张".
Yes, you can play a chord as broken chord. But that's a quite different thing. "This one "4根弦同时共鸣" ^_^.





原帖由 低音游侠 于 2011-1-7 22:52:00 发表
上面的qsyd前辈。
小弟刚把谱子拿出来看了,所有和弦都能演奏,不过是以分解开来演奏的(甚至有的和弦必须换把解决)因为就像您说的不能4根弦同时共鸣,比如恰空第一小节d小调和弦,可以使用力度让三个音同是奏响,但是大部分演奏还是分解开来,D和F然后F和A。要说不能演奏的和弦还真没有找到。如果我看漏掉了还请指正。


虽然是小提琴独奏,但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1-01-08 01:51:55
TOP
65#

巴赫小无听了不下10个版本,最后能够使自己坐下来一次听完的,唯有格鲁米奥的演奏。他的演奏初听似无过人之处,细品确处处回味无穷,真乃天籁!
TOP
66#

听小无,黑胶和CD差别可能很大,
黑胶会占优势,但黑胶太贵了,我并不鼓吹黑胶。
我个人喜欢米尔斯坦DG版和苏斯克的版本。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7#

在黑胶里,格洛米欧和米尔斯坦capital版最受欢迎。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8#

库依肯的怎么样?
最后编辑小昆虫 最后编辑于 2011-01-09 15:40:13
TOP
69#

库依肯的

怎么样?
TOP
70#

原帖由 小昆虫 于 2011-1-9 15:29:00 发表
库依肯的怎么样?
CD与黑胶相比差得很远。
CD我不太喜欢,但黑胶我很喜欢。我本人也听CD的,
这个我是比较过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1#

Telmanyi是hubay的得意弟子,自然水平不凡,但此张testament说实话并不"悦耳"。
...............  无大喜 亦无大厌
TOP
72#

对小无,台湾的吕正惠(吕正惠是《CD流浪记》的作者)和大陆的xxx形成鲜明对比。
吕正慧看过那本《唱片经典》。xxx确实不争气,对小无毫不理解。吕正慧批评了xxx的。而吕正惠是个极其喜欢巴赫小无的人,我很佩服这个人。大家可以买一本他写的爱乐随笔《CD流浪记》看看,非常精彩的。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1-01-10 08:19:39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3#

巴赫迷可以看看这篇吕正慧的文章,出自《CD流浪记》
为什么我推荐这本书,有一个原因是他谈巴赫我很有共鸣,尤其我用红笔标注那几句话,这几句话是很有深度的,认真地听过巴赫的人估计很有同感(shinelb注):

寻找巴赫   〖他是—个孜孜不倦的技艺追求者,但绝对不是现代意义的“形式主义者”。他的平均律和无伴奏作品,原始“创作”目的都是为了教导人熟练乐器,但现在没有人敢说,这不是“艺术作品”。〗   有些音乐家你喜欢,可以谈个十天八夜;有些音乐家你听得不多,没什么好说的;另有一种作曲家你极常听,可就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这种人我只“碰到”过一个,就是巴赫——所谓的“西方近代音乐之父”。  巴赫的部分作品我极常听,譬如:布兰登堡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管弦组曲、无伴奏小提琴或大提琴曲、平均律及其他钢琴曲(应该说大键琴曲,不过目前我还只听钢琴版)。  但就他个人及他那个时代而言,更重要的是管风琴曲和宗教音乐,而这些我都很少听,我所“认识”的巴赫,不但“偏”,而且极不完整,连随便谈一谈都没有资格。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阵子常出入我家,看我常放巴赫,有一次忍不住批评说:这种音乐满单调的。这种话真是“大外行”,该打屁股。  就说布兰登堡协奏曲好了,巴赫原本的乐队编制跟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小儿科,但有限的乐手他却可以应用得出神入化,巧妙难言,音乐又极好听。要说这种作品“单调”,那世界上就没有好音乐了。  再谈到他那两组无伴奏小提琴曲和大提琴曲,大陆有一本介绍唱片的书是这样写的:小提琴独奏两个多小时,恐怕许多人会觉得沉闷,假如你没有纯粹的、不夹杂其他活动的整块时间可用来认真听音乐的话,我劝你还是别理会这类唱片,哪怕别人把它抬举得多么高……作者是颇有名气的小说家,但我要怀疑他的音乐修养。巴赫的无伴奏,比贝多芬的许许多多的各种奏鸣曲——请恕我用这样的比较方式——都还耐听。  巴洛克时代的器乐曲,听起来好像都差不多,一千首也等于一首。但是,你听过巴赫,再听维瓦第,就会知道维瓦第有多简单,他的《四季》我只从头到尾听过两次。据说斯特拉文斯基很瞧不起维瓦第,认为他一辈子都在不断地重复,这话是有一点道理。又如亨德尔,不论他的合唱曲有多伟大,他的器乐曲,除《皇家烟火乐》和《水上音乐》外,其他的作品(如大协奏曲和管风琴协奏曲)跟巴赫来比,真的只能说是“小巫”。  你只要常听,并多作比较(无意间的,不是有意进行),就会体会到,单就器乐曲而论,巴赫就有多么了不起。老实说,我可以“很容易”地在深夜枯坐两小时,只听无伴奏或平均律,对其他的作曲家就不常能够这样了。  巴赫为什么这么“伟大”,这个问题我曾想过。要说巴赫这个人的(“性格”,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实在一点也不“出奇”,他就是一天到晚不停地忙碌,不停地生活。他很务实,不断地换工作,以便有较好的收入,一直到得了莱比锡大教堂管风琴师的位置才停止。要说他一生的大事,除了换工作、丧妻再娶,就再也没有什么好说了。他很少走出他工作的那些区域,不像亨德尔那样“周游列国”;从莱比锡到柏林去看望在那里任职的儿子,在他的生活里已是难得一见的“远行”了。  有一本巴赫传,对巴赫的“描写”真是有趣,值得转述。作者说:巴赫的男性机能很健全、活泼,他遵守路德派的教义:每星期和太太作爱两次。他从来不使安娜·马格蕾娜(巴赫第二个太太)独守空门。实际上,他的娇妻不停地怀孕,结果养了十三个小孩。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4#

最近试奏小无有感:

     巴哈确实没有在他的大小无或平均率中想说什么。“赋格的艺术也是”。只是异常高明地把音符组织地完美无瑕。
   如何证明完美无瑕呢?就是这些翻来复去的音阶只能照巴哈这样组织才最可听,最有趣。“不知有人试过用其它方式编排没有,估计是行不通。”

   巴哈的这类音乐是最本质的最纯粹的音乐。只有音的高低流动、长短、疏密、强弱、………一大堆的音乐术语而巳。所以,才会恒久弥新。
   不要企图从这类音乐中听出什么与世界直接关联的事物或人的什么思想感情。这种纯粹地形而上,倒是与陈景润的哥德巴哈猜想有极相似的性质。
   可又比那个古怪的数学命题实用地上万倍,且很悦人耳。
在G弦上……
TOP
75#

原帖由 万众 于 2011-1-10 19:33:00 发表
     巴哈确实没有在他的大小无或平均率中想说什么。“赋格的艺术也是”。只是异常高明地把音符组织地完美无瑕。
   如何证明完美无瑕呢?就是这些翻来复去的音阶只能照巴哈这样组织才最可听,最有趣。“不知有人试过用其它方式编排没有,估计是行不通。”

   巴哈的这类音乐是最本质的最纯粹的音乐。只有音的高低流动、长短、疏密、强弱、………一大堆的音乐术语而巳。所以,才会恒久弥新。
   不要企

万众老师对巴哈的平均律第一册第22首熟悉不熟悉,大概是平均律里最难的一首。我的两个**的学生都弹这一首。
TOP
76#

回5177兄:

    可惜,俺18岁才第一次见到钢琴。至今只会右手弹点旋律而已。
  以平均率而写的圣母颂“古诺的”。倒是极喜欢常常拉。虽然技术上无难処。“考级三四级即可”。可要弄出那虔诚、冥想的味来,绝非容昜。
   以俺乱猜,巴哈的东西“除賦格的艺术以及几首弥撒”对现在的专业院校的高手而言。技术巳不会成为障碍。难的是怎么弹怎么拉出感觉。
   要你去模仿制出味道强烈的饮料,或要你去制出纯净水“还得好喝。”
。俺以为还是前者好弄。
   再说了,某种乐噐奏某首曲子的难点,实在不是门外人能明了的。
在G弦上……
TOP
77#

原帖由 万众 于 2011-1-10 20:20:00 发表
    可惜,俺18岁才第一次见到钢琴。至今只会右手弹点旋律而已。
  以平均率而写的圣母颂“古诺的”。倒是极喜欢常常拉。虽然技术上无难処。“考级三四级即可”。可要弄出那虔诚、冥想的味来,绝非容昜。
   以俺乱猜,巴哈的东西“除賦格的艺术以及几首弥撒”对现在的专业院校的高手而言。技术巳不会成为障碍。难的是怎么弹怎么拉出感觉。
   要你去模仿制出味道强烈的饮料,或要你去制出纯净水“还得好喝

万众老师:我上大学的时候练视奏很多时候用巴哈的平均律,没觉得里面有什么内容,前两年被称为德国的“周广仁”贝斯勒教授来学校讲学和演出,听他的巴哈大师班课我觉得巴哈平均律有很多内容,突然开窍了哈哈哈哈哈。我们的学生演奏平均律声部很干净就是没内容,听贝斯勒教授弹巴哈才知道有很多内容。我个人的意见。
TOP
78#

           是音乐的内容吧。“又是一大堆术语。就别写了。”
     难道贝教搜弹出宇宙一类的内容了。
在G弦上……
TOP
79#

我认为大无、小无、WTC这些是有“内容的”。
因为演奏家处理的不同,节奏、快慢、留白等等的不同。
因此这些作品,不同演奏家会赋予它们以不同的内容。
从不同的演奏家的演奏中,是会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的。
我们经常说演奏巴赫要注意情感和结构的平衡。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

内容是客观地纯在于作品当中,
内容和故事情节不是一回事。
和标题音乐里的情节也不是一回事。
巴赫的魅力,就是因为每一位演奏家都有他(她)心中不同的巴赫,因此也表达了他们不同的情感。
乐谱是固定的,但演奏家是有个性的,是灵活的。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1-01-11 08:40:26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