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源改造,有实在的理论依据么? [复制链接]

查看: 211626|回复: 756
11#

最理想的数学模型,描述场的概念都是三维的微积分的形式。那也是一种暴力的办法,硬生生以无限次微分,然后积分来逼近。明白了吧,理想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无限接近的办法。
人的耳朵听到的东西是真实的场,而且每个人耳朵的频响(职业关系,每年要做电测听)差别很大。
你的先进仪器可以测量到多少东西,用膝盖想也知道,不但精度比耳朵差10万8千里,而且很多方面仪器根本无法测量。。。
尤其你没有办法知道,在不同人的耳朵里会有什么反应。电源线不是换来测量的,是换来听的。
TOP
12#

1、2点,就不说你了。厂家说明书上面的“彻底虑除”你也信,而且拿来当证据,那我也就没话说了。
TOP
13#

事实摆在那里,原因也摆在那里,还要以偏盖全,继续混淆电气指标与人的听感。楼主连基本的声音传播的概念都不甚清楚,就抱着测不出来就是没有的说法不放,换你认可的CD和功放,测得出来的只是一部份,还有你测不出来的部分,耳朵也还是可以听到的。

按照楼主的说法,拿着喇叭的参数就可以去买音箱,带着你的测试设备就可以去买
cd和功放。最后你买回来的肯定是一堆垃圾。光看一些指标参数来判断音响,是完全错误的,这点稍有常识的烧友都知道,楼主要是还是不承认,摆明了你来抬杠的。
TOP
14#

原帖由 玉生烟 于 2010-8-13 15:51:00 发表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10-8-13 15:2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江南流云 于 2010-8-13 13:36:00 发表
非常简单的道理,前面用10米4寸口径的水管,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后面接1米6寸甚至1分口径的水管,出水量会有改变吗?发烧线就那么神奇!


是的,换一条粗的保险丝都会比细的好声。 [/q

===================================================================================================
中学物理都没学好,截面积与电阻的关系你都不知道?
TOP
15#

原帖由 玉生烟 于 2010-8-13 18:3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tcxzc 于 2010-8-13 18:2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玉生烟 于 2010-8-13 15:5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10-8-13 15:2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江南流云 于 2010-8-13 13:36:00 发表
非常简单

===============================================================
流体力学你也没概念,导体的电阻你也没概念。。。。没法交流。
楼主也一样,这么多人讲的和翻书查一查,已经把问题说得很清楚了。不知道楼主是真不懂,还是故意不懂,再说下去也没意思了。
玩音响玩的就是无法测量的那部分,楼主也没入门,偏要求量化和理论,缘木求鱼。
TOP
16#

原帖由 bearrider 于 2010-8-13 23:19:00 发表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0-8-13 22:14:00 发表
电源线对听感的改变毋庸置疑。理论么,我认为各频段相移和材料晶界及接头波反射就能够解释。


你好,请详细说下理论依据,到现在为止你是第一个谈及这个方面的。

================================================
看到楼主不抬杠我反而有点不习惯了。。50HZ的交流电,任凭相移和反射,到了楼主的“彻底滤清”电路,也死菜菜了呀。。
阿吉也经常谈相位群移,但一般指信号线和喇叭线,神农一详细讲,楼主又很多批驳了。。。不用次次都用“心理暗示”和'各种比喻”来说事了。
TOP
17#

楼主真有意思。。拧巴呀。。。
既然这么肯定你还问什么。。。直接说打倒电源线不就完了。。
你老说别人不肯正面回答你的问题,那你自己又何不试个几次电源线,换几烧友家再试几次,如果都是这个结论,那还用问什么,你不玩电源线就是了,我肯定恭喜你“省”了不少钱。
------好不容易找到CD上的器材介绍,发现没有电源线,又成了一个证据,有时间拍那么多照片,借几条线都试完了,除非楼主本意是要黑电源线的。。。那量化和理论到确是个很容易找的死穴,其实这样抠,如何器材都很容易找死穴。就算是黑电源线,这样也不是什么很高明的办法。

------我啰嗦了。。
TOP
18#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0-8-16 11:32:00 发表
回楼主:音频信号不从电源来从哪里来?上游无水下游哪里有水?


====================================================================
你又用比喻了,,楼主再贴一次楼主那些重复了46页的话。。。
TOP
19#

原来楼主是来争胜的。。。。
TOP
20#

原帖由 玉生烟 于 2010-8-17 23:11:00 发表
灭蚊产品本来就是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其中成分一清二楚。有多少理论?这产品就就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生产的。

========================================
不对。。。。
楼主最喜欢讲逻辑,我就套用楼主的逻辑。。。不许用比喻,一定要有理论和量化指标,提蚊香就是错。
就算讲蚊香,也要有到底是里面的什么成分、怎样杀死杀死蚊子。谁给我弄个有中科院报告的才行,不然都是“心里暗示”。。。中科院的报告也必须是量化测量的结果,光是定性的还不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