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德克黑色面板A600功放美图 [复制链接]

21#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0-8-2 20:32:00 发表
原帖由 高宁 于 2010-8-2 19:39:00 发表
听过多次,空心萝卜?
这产品不是我家的,但我说的是你若搭配好了、用好了,那低频同样是刚刚的。。。

  低频想要刚刚的通过线材就能搞定了。但低频恰到好处形体里的丰富的细节和微动态良好呈现就不那么容易了。我说3.8se低频空心萝卜不是说它低频不能变的有力、凝聚。而是指的低频密度感。这一点是

就这台机器来讲,“低频恰到好处形体里的丰富的细节和微动态良好呈现”恰好是在这个价位里(注意这个前提)做得非常不错的,“清晰而富有质感”是很多使用这台功放的烧友的印象,这不只是我说的。关键是得到这样的效果,它对音箱还是比“挑”。。。我说的“刚刚”你可以理解成很好或很棒的意思,有力和凝聚其实并不是这台功放的强项,很简单,它使用的是胆前级(这个其实也算是和A600风格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了),舒缓而不失阳刚、温暖而不失滋润其实才是这台功放的亮点所在。。。多花一点功夫,很多器材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TOP
22#

至于,你所说的密度感,我们都知道这东西很重要。。。问题在于你付出的代价会有多大?
我的理解:任何一件器材都会有自己在这个价位闪光或出彩的地方,轻易地否定一件事物的态度我觉得很不妥。。。
TOP
23#

原帖由 tbq66666 于 2010-8-2 19:26:00 发表
原帖由 高宁 于 2010-8-2 17:57:00 发表
首先承认这是一台物有所值的好机,但在同价位以我的喜好来讲,最终选择的不是它而是八达。。。所以,一直期望E版的测评能把3。8SE也加进去,很想知道它和维五搭配起来怎样了。。。


八达的3.8我也曾关注过,但最终因它的最大峰值电流小而放弃!
A600我也曾关注过,终因外观太难看,声音太土而放弃
TOP
24#

原帖由 高宁 于 2010-8-2 20:52:00 发表
温暖而不失滋润其实才是这台功放的亮点所在。。。至于,你所说的密度感,我们都知道这东西很重要。。。问题在于你付出的代价会有多大?
我的理解:任何一件器材都会有自己在这个价位闪光或出彩的地方,轻易地否定一件事物的态度我觉得很不妥。。。


   3.8se的这个亮点老兄说的没错。我也认同。这也是他家功放较声的总体风格所在,是值得肯定的。我之前强调的是个人认为该机的低频弱项。并未否定该机的的长处。当然你所说的价位带确实是这样的万元内的国产机对其要求太高也是有些不切实际,可能是之前我对国产高端机报的希望太大所致吧。
TOP
25#

其实有个搭配的情况。“脱离系统去评价器材是没有意义的”。我想残剑兄的“密度”的感觉可能与音源、录音、扩音机和喇叭箱的配合,以及线材调整、系统与房间等等综合因素有关吧。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26#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10-8-2 21:00:00 发表
其实有个搭配的情况。“脱离系统去评价器材是没有意义的”。我想残剑兄的“密度”的感觉可能与音源、录音、扩音机和喇叭箱的配合,以及线材调整、系统与房间等等综合因素有关吧。

这些因素我当然都有考虑,不然我的那个帖子里对功放的对比试听时都详细陈述了所搭配的前端和线材,在听音过程中也更换了几副线材来做对比。如果我连这些都考虑不到的话那这么多年也算是白玩了。哈哈
TOP
27#

是的,力求搭配出密实而不僵硬,松软而不空洞的质感是理想的目标啊,而更重要的是为着器材和系统再现音乐之美的不晰努力。这也许是我们每个烧友需要漫长的学习、体会和积累的过程吧。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28#

这个颜色外形可以了.厂家看来下一步应该考虑的是,怎样维持原来的成本,把前级部分做得更好
TOP
29#

觉得国产HIFI功放还是应该将重点放在中小功率的机器上;只有2-4K的50-80W合并机能基本达到进口品牌5-8K同类产品的水准了,各自品牌有了自己明确的校声取向及声音追求了,才有进一步追求那些大功率高标称的大机器的基础与实力。
国产所谓旗舰的大功放,用料不可谓不重皮,外形不可谓不威猛,搭配好了声音也不算差;但为啥就只能卖几千或一万?实力不够就是不够,自以为HIEND的硬件就是出不来HIEND的声音,仍旧是流于一般。
国产吞电怪兽级的功放不少了,但同样价值,我还是愿意去选择ROKSAN里海、NAIM 5I这样的中小功率合并,毕竟在这一级别的领域里,人家的确做到了HIFI的极致,欣赏它们已经是一种音乐品味的把握,一种声音内涵的理解,感觉自然是不亦乐乎,不会有患得患失的想法;因为,这一层次玩好了就基本满足,钱再多就再上大功率HIEND级别的机器。
胡说一通,莫怪莫怪
TOP
30#

老石朋友的观点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放在若干年前是可以理解的。大浪淘沙,中国造器材经过漫长而又艰难的成长,目前仍在生存的大多在校声上已经形成了各自的追求和理念,在全球市场上也形成相应的欣赏者和用户群。也就是说,音响器材的制造者和消费者也都在趋于成熟。
何为成熟。其实音响发展到现在,也会自然产生各自不同的校声理念和相应的欣赏群体,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吧。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31#

比原来有进步...
TOP
32#

原帖由 枫林晚 于 2010-8-3 6:57:00 发表
比原来有进步...

进步很大,有独创的东西,希望所在!!
常州hi-fi发烧网:
www.czhi-fi.com
网上商店:
http://shop20760332.taobao.com
0519-86652959  QQ:278261810
TOP
33#

原帖由 老石 于 2010-8-2 22:30:00 发表
觉得国产HIFI功放还是应该将重点放在中小功率的机器上;只有2-4K的50-80W合并机能基本达到进口品牌5-8K同类产品的水准了,各自品牌有了自己明确的校声取向及声音追求了,才有进一步追求那些大功率高标称的大机器的基础与实力。
国产所谓旗舰的大功放,用料不可谓不重皮,外形不可谓不威猛,搭配好了声音也不算差;但为啥就只能卖几千或一万?实力不够就是不够,自以为HIEND的硬件就是出不来HIEND的

这个的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个人有一个感觉国产的“大功放”比较适合有一定DIY经验的老烧。同样还是3。8SE,一老烧就花了五百元更换了一颗电子管和一些飞利蒲电容,看着简单啊但出来的声音足以将原厂机甩过两条街。。。还有原厂推荐的一些搭配看似不错,但我从未听见过比和XTZ搭配来得更出彩。。。
TOP
34#

国产HIFI器材,特别是晶体管功放,最大的问题就是“完成度”这一点了;一个型号上短时间的推出各种名称的改进型号,而且出来的声音均有不同的改变,这恰恰证明了该型号的不成熟与厂家的毛躁,而这种情况还普遍出现在国产品牌当中。
可想而之,这样的产品哪怕素质不错,也是不能让发烧友信赖的,更不会成为“经典的”“独特的”产品。
国外HIFI音箱与功放,只有极其经典的音箱才有改进版,而且至少定型4-5年后才会推出改型;至于功放的改进版就非常非常少见,看看NO383到现在十多年了,还是NO383呢。
总之,期待国产HIFI精品,特别是在一定价位内完成度满分的作品!
TOP
35#

就A600而言,不应该出现两个版本的情况。
保持好原版A600的独立性、唯一性,更换了电容就应该起个新型号,要么加大功率或降低功率,叫A500或A700,作为A600的同系列型号就可以了。
TOP
36#

哈哈,老石论论一件事情的方法不简单。。。
TOP
37#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0-8-2 20:32:00 发表
原帖由 高宁 于 2010-8-2 19:39:00 发表
听过多次,空心萝卜?
这产品不是我家的,但我说的是你若搭配好了、用好了,那低频同样是刚刚的。。。

  低频想要刚刚的通过线材就能搞定了。但低频恰到好处形体里的丰富的细节和微动态良好呈现就不那么容易了。我说3.8se低频空心萝卜不是说它低频不能变的有力、凝聚。而是指的低频密度感。这一点是

这能否通过加个前及来改变呢?有谁这样尝试过,介绍一下.
TOP
38#

原帖由 老石 于 2010-8-4 10:04:00 发表
就A600而言,不应该出现两个版本的情况。
保持好原版A600的独立性、唯一性,更换了电容就应该起个新型号,要么加大功率或降低功率,叫A500或A700,作为A600的同系列型号就可以了。


原来的老版就有灰色和中间黑,二边灰色二种颜色让消费者选
更换电容后叫A600(09)版,也有灰色和黑色二种颜色让消费者选,
不是很好吗?
TOP
39#

老石是个头脑清晰的烧友。
TOP
40#

原帖由 老石 于 2010-8-4 9:56:00 发表
国产HIFI器材,特别是晶体管功放,最大的问题就是“完成度”这一点了;一个型号上短时间的推出各种名称的改进型号,而且出来的声音均有不同的改变,这恰恰证明了该型号的不成熟与厂家的毛躁,而这种情况还普遍出现在国产品牌当中。
可想而之,这样的产品哪怕素质不错,也是不能让发烧友信赖的,更不会成为“经典的”“独特的”产品。
国外HIFI音箱与功放,只有极其经典的音箱才有改进版,而且至少定型4-5年后才会

同意老兄观点。国内厂家是做产量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