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云迪不在DG出唱片了以后改咋办 [复制链接]

查看: 15828|回复: 85
51#

回复 46# 西冷 的帖子

同意。郎朗确实是天才,以他这个年纪,他的曲目量之广我觉得可以算是前无古人了。而李云迪最被人诟病的就是曲目量的狭窄。他成名以后把太多精力都放到别的地方了,自己练琴时候不够,没法拓展曲目。希望他现在能静下心来好好练练琴。但是就他已经演出过的曲子来说,李斯特奏鸣曲,协奏曲,普罗的协奏曲,成功演出这些都证明他在技术上是完美的。我觉得比天赋,他不比郎朗差,他其实就是比郎朗“懒”。

傅老说的郎朗李云迪不在一个档次上,多半指的是作为一个音乐会钢琴家,郎朗在每年的音乐会场次比李云迪多那么多的情况下,还能不停的扩张曲目量,而且涉猎比李云迪广泛,室内乐,协奏曲,独奏会穿插着来。不像李云迪,同一套独奏会要先演个一年,然后再录一套唱片。然后再去把同一个协奏曲演上一年半载。从这个角度来说,郎朗确实比李云迪高出了一个档次,更符合一个音乐会钢琴家的身份。
TOP
52#

楼上的DX,你到优酷上去看看朗朗在柏林郊外森林剧场的柴一,指挥是拉特尔,再看看70年代阿格里奇+迪图瓦的组合。朗朗似乎也过得去,但跟阿格里奇一比差距就出来了,后者那个流畅与到位!尤其是一些快速段落,前者一比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就这,还用根霍洛维兹和李赫特比吗?
TOP
53#

所有人都在那这个比那个,那个比这个,难道音乐史能比的吗?能比的也是只有技术,但毫无意义。每位音乐家都是自己,都在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把各自的事情做好就行了,我们乐迷们也就得到满足了。
转让自用唱片:http://shop33926221.taobao.com/
http://blog.sina.com.cn/kexzhang
TOP
54#

原帖由 IUB 于 2009-12-28 0:42:00 发表
里赫特壮年时候技术固然强劲,但是我听过的他壮年时候的很多现场录音里都能听出他技术上有瑕疵。而郎朗李云迪的现场,我自己本人从来没听到过任何技术瑕疵,也没从乐评上见到说他们技术上有问题。我听过李云迪普罗第二和李斯特第一的现场,技术上几乎是完美的,而且能听出来非常的游刃有余。

其实这个事儿很好理解,郎朗李云迪从很小就接受着一套相对里赫特他们那代完善许多的训练技术的方法,他们自己也是每天10个小时以

空口无凭,请举出具体的唱片版本,在哪个小节你认为有“技术上的瑕疵”,然后我们再看看是否李云迪不会在现场犯同样错误?
TOP
55#

顺便说一下,李斯特奏鸣曲,协奏曲,普罗的协奏曲,这些作品对于钢琴这种乐器本身在技巧性方面的意义,要远远大于音乐的意义。什么时候李云迪,郎郎能够把平均律弹得让人信服了,才能算是与大师接近了。

就借用里赫特的一句话来说:“他们问我:你好像并不喜欢钢琴?是的,我更爱音乐”
TOP
56#

回复 54# cakewalk 的帖子

您何必呢?就像楼上有人说过,比来比去有什么意思呢?里赫特那一辈钢琴家在技术上为什么不如现在的郎朗李云迪他们,我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我个人觉得这个事很合情合理,干嘛非要在没事儿在这里说这么个无聊的问题?更何况里赫特本人,22岁才开始正式学琴,技术没有缺陷才奇了怪了。

不过既然您不相信我,那咱们就说说。我现在在外地,手头没有唱片。随便在网上找两个视频比比吧,李斯特的b小调,那段炫技的八度段落:
壮年的里赫特,应该是技术登峰造极的时候吧:http://v.blog.sohu.com/u/vw/1619006,这个是片段,就看前30秒的炫技八度
李云迪:http://www.56.com/u53/v_MzYxMjExMzg.html,这个是完整的现场,同样的片段从24:18开始
这里咱们只说技术层面的问题,您觉得这段八度,里赫特的“干净程度”能跟李云迪比么?第7秒,右手的#G,小拇指刮到了#A,第11秒,右手大拇指的F刮到了G,第12秒的右手小指弹到的#C挂到了#D,再往后八度移到左手,错得太多了我就不细说了。李云迪呢?不光这段,全曲的高难度技术段落基本上都是完美的。当然您可能说,技术不光是错音的多少,那咱们比八度的速度,整齐,干净,均匀,您觉得哪样里赫特比的过李云迪?而且相比里赫特那个私人录像,李云迪这个可是现场录音,能把技术做到完美更是难上加难。您可以去把里赫特所有的b小调录音找出来,不管是现场的还是录音室的,没有一个在技术上跟李云迪这个现场能比。

您要是还不信我,您就自己去找里赫特的现场录音,发给我。如果我有时间的话,一个一个给您挑,真的,全都能挑出瑕疵。

这真是我在168发过的最浪费时间最无聊的帖子。。。
最后编辑IUB 最后编辑于 2010-01-04 17:21:51
TOP
57#

       《这真是我在168发过的最浪费时间最无聊的帖子。。。》

   秀才遇到兵,有理也得让三分。

   呵呵…… 找骂呀。
在G弦上……
TOP
58#

支持专业分析~
TOP
59#

回复 55# cakewalk 的帖子

“顺便说一下,李斯特奏鸣曲,协奏曲,普罗的协奏曲,这些作品对于钢琴这种乐器本身在技巧性方面的意义,要远远大于音乐的意义”

呵呵,我很好奇您对乐理,音乐史了解多少?看过这些曲子的谱子没有?完完整整分析过这些曲子的曲式,和声没有?我见过多少音乐教授都不敢对随便下类似的结论。既然知道的不多,就少说几句吧。
TOP
60#

回复 57# 万众 的帖子

我真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花这么长时间发一个帖子去说明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有些没必要。但是既然有朋友提出疑惑了,咱又不能不说。有些话说的不合适,还请见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