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一次组装剧院之声。。。。 [复制链接]

查看: 10855|回复: 30
11#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9-11-30 17:56:00 发表
折腾啊。到时候有了大房间,来个A7多声道,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其实就是为了4声道影院准备的,房间确实是个问题,接下来就看有没有机会搞一个新的视听室。考虑到A7的特点,如果形成影院系统,中置和低音炮应该可以不用。
TOP
12#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11-30 18:45:00 发表
好帖!!!

建议置顶,现在这么狂热的动手派不多了。

其实也不算动手派,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自己喜欢的喇叭,当然不一定是科学的,很多时候包含了个人的不成熟的观点,最多属于瞎玩,谢谢老浦东的支持。
TOP
13#

原帖由 虞山雅乐 于 2009-11-30 21:13:00 发表
强大啊,祝贺王兄!

谢徐兄弟的支持和理解,强大谈不上,瞎玩成分多一些。不过自己动手乐趣倒是多多。
TOP
14#

谈到听感,由于放在楼下客厅也是胡乱的位置,所以对定位、音场、摆位不能有要求了。目前的听音方式是利用REVOX D36电子管开盘作为音源和功放,由于此开盘机的喇叭输出只有一路,所以就把2个A7合并成一路,以单声道为形式。而D36可作为功放,则前面可以加上其他音源,决定用发烧友最看不中的东西,Apple的Ipod作为音源,这样暂时形成Ipod和开盘作为2种音源设备。
昨天晚上开声小试,首先确定单元、分频器工作正常。听后的感觉是撇开单声道不谈,最大的感受是大箱子还是要在大空间工作,空间感、能量感都非常棒,较之自己另外一对在14平米独立视听室的A7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有了一个大的释放空间。
至于其他还要慢慢调整,以暂时能在客厅毒人为目标,嘻嘻。
TOP
15#

版主很久没见了,有机会见面聊。
TOP
16#

搭成的临时系统的照片。。。。
IMG_6560_nEO_IM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1 21:02:15 上传)

IMG_6560_nEO_IMG.jpg

IMG_6549_nEO_IM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1 21:02:15 上传)

IMG_6549_nEO_IMG.jpg

IMG_6557_nEO_IM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1 21:02:15 上传)

IMG_6557_nEO_IMG.jpg

IMG_6551_nEO_IM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1 21:02:15 上传)

IMG_6551_nEO_IMG.jpg

IMG_6550_nEO_IM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1 21:02:15 上传)

IMG_6550_nEO_IMG.jpg

IMG_6558_nEO_IM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1 21:02:15 上传)

IMG_6558_nEO_IMG.jpg

TOP
17#

现在看一下标准的ALTEC A7照片
这一款的标准配置为
1、低音单元 416-16A
2、中高音驱动头 806-16A
3、号角 811
4、分频器 800D-16
5、828箱体
此版本是16欧姆。
altecspeakersa_缩小大小.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2 13:15:54 上传)

altecspeakersa_缩小大小.jpg

altecspeakersc_缩小大小.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2 13:15:54 上传)

altecspeakersc_缩小大小.jpg

altecspeakersi_缩小大小.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2 13:15:54 上传)

altecspeakersi_缩小大小.jpg

altecspeakersu_缩小大小.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2 13:15:54 上传)

altecspeakersu_缩小大小.jpg

altecspeakersj_缩小大小.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2 13:15:54 上传)

altecspeakersj_缩小大小.jpg

altecspeakersf_缩小大小.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2 13:15:54 上传)

altecspeakersf_缩小大小.jpg

altecspeakerse_缩小大小.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2 13:15:54 上传)

altecspeakerse_缩小大小.jpg

TOP
18#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号角的摆放形式
1、标准照片上号角是通过墙面的木条固定在箱体上,而且如图所示号角的摆位偏后,造成中高音驱动头的振膜和低音单元的纸盆中心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2、另外一张照片是我现在用的第一对A7,首先我把木条改成了石墨垫块,改善了号角的谐振和发声状态,另外将号角前移,使得中高音驱动头的振膜和低音单元的纸盆中心处于同一平面,避免相位差异。其实按照ALTEC厂里的说明,确实是应该这样的,不知道为什么标准照片上确实这样的摆放形式。
号角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2 13:25:19 上传)

号角1.jpg

号角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2 13:25:19 上传)

号角2.jpg

A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2/2 13:25:19 上传)

A7.jpg

TOP
19#

这两天的听感如下:
配置情况:ipod - revox D36开盘机(兼做功放)- A7(由于开盘机只有一个喇叭的输出,所以只能暂时2个A7作为单声道)

1、最大的感受是,大箱子和大空间永远是相配的,能量的释放会很容易,声音的空间感和穿透力明显提升
2、和独立视听室那对A7相比,除了功放差异而造成的区别不谈,低频好像反而少了,可能的原因估计是多方面的,包括:功放的情况、目前箱体前面的低音反射孔是完全敞开的,可能需要增加一块面板,用来调节低音的能量感
3、由于ALTEC的分频器基本都是对中高音号角进行递级式的DB衰减,所以不同的空间对衰减的要求也不一样,目前暂时是按照最大衰减设置的,因为基于独立视听室的空间不大,所以第一对A7的号角衰减也是设置为4.5DB(最大值为6DB)。所以衰减值的调整也会大大影响最终的结果
4、至于大空间是否需要大功率的功放,因为现在不具备摆位条件所以也就无从试验了
最后编辑wayned 最后编辑于 2009-12-02 13:41:31
TOP
20#

原帖由 古董皇 于 2009-12-5 18:16:00 发表
建议A7最好玩电子分音声音会更上一层

06年的第一对A7,就是玩的电子分音,一玩就是2年,到后来还是换成原装的被动分频器,觉得声音最自然,所以此次这一对还是以被动分频器为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