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谈高解像音乐档案及PC Hi Fi ---- p4 Hi Fi音响篇 [复制链接]

查看: 67948|回复: 128
41#

Hi Fi音响篇

(续前文) 主要线材及器材升级后,崔兄马上电约刘志刚一起发烧试听,刘志刚抢在崔兄之前电约我一起前往崔府同乐!

当日作上述高解像电 脑音乐files发烧试听时,Lyngdorf TDAI 2200仍未摩上金箔。一烧数小时,先试听SACD,效果中规中矩。再听同曲目的高解像电 脑音乐,3D音场大幅扩张,除深、阔度有所改善外,尤其是音场高度明显提升,弱音细节多好多,24/192在超高和超低的极度伸延、爆棚动态高解像的雷霆一击似的控制力,都能给初试者意外的惊喜。再试听16/44.1普通CD规格的电 脑音乐档案,和24/96或24/192相比,音场高度好像马上塌了下来、3D音场大幅压缩(其实仍然不俗,只是高解像电 脑音乐太出色而已!)……和PC HiFi 24/192 Vs Hi-end CD一文结果一样,高解像电 脑音乐全胜。详情上文已有论述。
(未完待续)
欢迎前往 避震梁 的BLOG:http://blog.sina.com.cn/alberthk
IMG_2493c.JPG (, 下载次数:0)

Lyngdorf TDAI 2200穿上金镂衣(2009/8/24 8:08:06 上传)

IMG_2493c.JPG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09-08-24 08:08:04
TOP
42#

Hi Fi音响篇

(续前文)  听完众多的高解像电 脑音乐后,要为Lyngdorf TDAI 2200穿上金镂衣了。由于刘志刚另有要事先行离开(赶听音乐会),只余下我和崔兄一起做剪贴劳作,花了个多小时,改好后也无需暖机热身,马上再开声,试听诺亚方舟(请参阅:我常用的试音CD (二)   诺亚方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btj2.html),天主再升高了一呎多,3D音场、深、阔度、音色、控制力、弱音细节等再有明显改善。
Noye ca.jpg (, 下载次数:1)

诺亚方舟(2009/8/24 8:05:30 上传)

Noye ca.jpg

TOP
43#

Hi Fi音响篇

(续前文)
刘志刚心在人不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离开不到两小时就电询Lyngdorf摩后效果如何?
崔兄回应:整体效果最少有15%的实时改善,相信run-in后改善更大!(金箔最少要煲7-10天才开始进入状态,在刘府则为Furman电源洁净器包金箔效果最佳,整体效果有30-40%的实时改善!)

(未完待续) 欢迎前往 避震梁 的BLOG:http://blog.sina.com.cn/alberthk
IMG_2489c.JPG (, 下载次数:0)

Lyngdolf tdai-2200(2009/8/24 8:22:15 上传)

IMG_2489c.JPG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09-08-24 08:22:15
TOP
44#

Hi Fi音响篇

附图:USB金手指
IMG_9757c.JPG (, 下载次数:0)

USB金手指(2009/8/24 21:40:36 上传)

IMG_9757c.JPG

TOP
45#

顶一下梁大师!!!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46#

有pc,但木有hifi
TOP
47#

Hi Fi音响篇

(续前文)
值得一提的是:器材方面,Lyngdolf的房间驻波多点控制软件非常出色,尤其对香港聆听空间有限的环境,在驻波控制方面很有效,是我们所听过最好的房间驻波控制软件!(请参阅:http://www.lyngdorf.com/)

我们对数字功放一向有高音表现不尽人意的看法(有机会和大家研究:高音扬声器的分裂震动失真与数 位功放),但Lyngdolf TDAI 2200数 字功放的出色表现,把我们的疑虑一扫而空,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数 位功放,可以进入Hi end Hi Fi的领域。

附图:崔兄的爱猫也HiFi
IMG_2497c.JPG (, 下载次数:0)

崔兄的爱猫也HiFi(2009/8/25 9:47:10 上传)

IMG_2497c.JPG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09-08-25 09:47:10
TOP
48#

Hi Fi音响篇

刘志刚和我一致同意,崔兄的上述组合表现已达上乘水平,包括3D音场和高度感等,音色、音准等基准已无需再提。(我20多年前初用B&W802FS时由于聆听间狭小,曾被多位大师评定只能停留在听音色的最基本水平,连2D音场都没可能,才剌激到我发展校声技术,感谢当年的批评,并请参阅:「避震梁」的成名作 分體式 B&W 802FS   (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burg.html);如发烧友仍只停留在听音色和2D音场、高度感又不足,或对3D音场和高度感等没要求的话,是难以和我们起到共呜的。(请参阅: 我耳中的音场定位 (一至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ciqo.html ;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57567.aspx )

附图:
音箱孖線或多線分音是我的拿手好線
IMG_2495c.JPG (, 下载次数:1)

音箱孖線分音(2009/8/25 9:51:51 上传)

IMG_2495c.JPG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09-08-25 09:51:51
TOP
49#

包皮丫~~~~这个~~~~
音乐与生活

TOP
50#

现代的数字音乐、数字功放和原来对它的听感印象已不可同日而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