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体验模拟的韵味,反思数码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 13405|回复: 94
11#

膠片有它的歷史意義。但數碼這么快取代膠片,10多年前我也覺得不可能。現實就是如此。不光是在民用領域,在專業領域更加。在專業領域用數碼不是因為方便,而是因為素質高。98年我們開始做膠片照片和數碼照片之間的合成工作,膠片照片真的跟不上數碼照片,最終的圖片要完全融合起來天衣無縫,必須要降低數碼照片的素質,在數碼照片里加雜點,降低對比度和飽和度。當時我們的設備是國內第二,國內最好的在故宮,拍攝文物用的。

另外說一件事,同樣是10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不同相機拍出來的素質相差好遠,有的放大到5000萬像素,外行看不出來放大過,有的略微一放大,整個照片就稀鬆了。

還有一點,曝光量增加的時候,體現在膠片和CCD上的變化是不同的,所以很多人從膠片時代過來的,掌握不了數碼攝影的一些特殊技術要求,會感覺沒有膠片的高光層次好,飽和度不夠。

耍數碼攝影,必須要對數字影像系統的整個體系非常清楚,做出來的東西才能非常專業。

懶得吵了。不服氣的自己貼膠片放大的照片上來,我跟貼同樣精度的數碼照片。

人身攻擊就不要了。后面看不到有人貼圖上來,我是不會復了。
逗你玩儿
TOP
12#

数码相机诞生之前,你去冲照片放大到10多寸,照片上到处是麻点,也怪罪到数码设备?

放大到20寸以上,麻点更加不得了。那些麻点是感光颗粒!

我不考虑周全,敢把那照片贴上来!这才是一个分辨率的误区,还有动态范围等其他各方面的差距也相当大,难理解一点,说起来太费口水了。
逗你玩儿
TOP
13#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09-7-24 11:39:00 发表
LZ借的图无非要证明数码比摸拟还平滑有味,既然有这个雄心和水平,那就不要借这种烂图来对比,就用135相机(120、6×6就不用出场啦),同样的主体和拍摄条件,一张数码、一张胶片(电分转数码),然后你再转上来,让俺们看看数码有多么干净、多么平滑?


135的实在没有。我搞了个美国拍的4X5的反转片发上来。当时这个产品也拍了1800美刀。

4X5底片放大到4000万像素,然后截取其中一块出来。这次胶片占了天大的便宜啦。大家看看多平滑多干净。
Untitled-1.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7/24 12:04:36 上传)

Untitled-1.jpg

逗你玩儿
TOP
14#

当年60万的电分机搞的。

全图不可以上,要丢饭碗。

其实用投影仪看正片比较公道,但放大后走近了看也是麻子。这些设备全有。而且都是好东西。

数码摄影比胶片差的只用一个方面,用了数码后,摄影师的态度没有那么严谨了,每次会拍一堆照片交差,但每张都拍得没有以前认真。
逗你玩儿
TOP
15#

把P2反过来用,4X5就能投影出来。

之前我们在香港挑镜头,都是这样搞。一个大黑房子,把测试图片用P2反过来投影到大幕布上,镜头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

好的镜头挑回来,差的卖给别人。
逗你玩儿
TOP
16#

你扫个东西出来看吧。
逗你玩儿
TOP
17#

10多年前我们就有两部4X5的数码相机。

麻烦老兄把上面这图截一块全精度的局部放上来看看。可以截船体跟水边结合的那附近。
逗你玩儿
TOP
18#

不是富士,小日本还排不上号
逗你玩儿
TOP
19#

你上个图吧。光码字不上图,比作文啊?
逗你玩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