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对吗 [复制链接]

查看: 6938|回复: 31
11#

民族的文化只有用国际的语言去表达才能有国际性,也才能国际化。
TOP
12#

原帖由 vivakaka 于 2009-7-21 23:00:00 发表
一个结构不完整的句子,在脱离固定语境时,是否有必要探究它的对错?

如果它具有约定俗成的意思,是否是我们自己理解的意思呢?

这个说的倒是很到位,很多句子拿掉上下文,拿掉背景环境,说对错就没什么意义,即便真理亦不能脱离环境。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13#

lz的逻辑好像是这样的

如果一部作品很流行 很被世界接受  那么他就是基于民族的二度创作
如果它不流行  那么就是没有经过二度创作

感觉lz因果倒置了
TOP
14#

“只有……才是”的说话方式的确比较极端,不过LZ理解也有偏颇。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民族性越显重要。作曲家的创作根植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很重要。至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毕竟都唱“国际歌”是很乏味的。
TOP
15#

学术超男易老师说,你不要问我动机是什么?我就是没头没脑地做了,我首先享受过程,然后是结果,但是当初的动机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在公众眼里,我就是一个峨眉山的猴子。反问主持人:你为什么要出生到这个世界来玩一遭?
小笑笑写作品,也许就是为了取悦一下乔治桑和沙龙里的其他朋友们,他从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的某些年,他写的某首夜曲能在某个东方国家最集权的电视台里的天气预报里当背景音乐。
TOP
16#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对也不对。
楼主前面举例的肖邦,他的音乐语汇都是民族的,楼主举凡科尔托、波利尼没演奏《马祖卡》,但傅聪为什么演奏好了马祖卡,为什么同样属于斯拉夫民族音乐语汇的波罗涅兹有那么多非斯拉夫血统钢琴家情有独钟。直接的解释是,马祖卡的演奏确实吃力不讨好,音乐的灵魂比音乐的节奏、呼吸更难拿捏到。
格里格、西贝柳斯、巴托克是民族的,当然也是世界的。
但世界的,不必然是民族的。例子就很多了:德彪西的语汇是法兰西独特的吗,只能说是他德彪西的语汇,是时代的语汇。
至于不是民族的,是通用语汇,能不能是世界的呢?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些古典音乐的前辈大师们,他们的音乐不必是民族的,他们用的是时代所赋予他们的语汇,但他们的音乐当然是世界的了。
超级歌剧迷
TOP
17#

原帖由 vivakaka 于 2009-7-21 23:00:00 发表
一个结构不完整的句子,在脱离固定语境时,是否有必要探究它的对错?

如果它具有约定俗成的意思,是否是我们自己理解的意思呢?

您头像的唱片封面是DG公司新出的吗?印象中DG只有一版斯卡拉录制的《堂·卡洛》,是Santini指挥的。
Verdi Don Carlo-Christoff,Stella,Bastianini,Cossotto,Santini(DGG Tulip).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7/21 23:37:05 上传)

Verdi Don Carlo-Christoff,Stella,Bastianini,Cossotto,Santini(DGG Tulip).jpg

超级歌剧迷
TOP
18#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09-7-21 23:26:00 发表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对也不对。
楼主前面举例的肖邦,他的音乐语汇都是民族的,楼主举凡科尔托、波利尼没演奏《马祖卡》,但傅聪为什么演奏好了马祖卡,为什么同样属于斯拉夫民族音乐语汇的波罗涅兹有那么多非斯拉夫血统钢琴家情有独钟。直接的解释是,马祖卡的演奏确实吃力不讨好,音乐的灵魂比音乐的节奏、呼吸更难拿捏到。
格里格、西贝柳斯、巴托克是民族的,当然也是世界的。
但世界的,不必然是民族

hehe 你谈民族性好吗? 在这方面你还是别说话好了  否则又被咔嚓 咔咔
小数点啊 之类的或许又会出来放放屁  砍砍刀了
最后编辑stang 最后编辑于 2009-07-22 12:02:38
TOP
19#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09-7-21 23:37:00 发表
您头像的唱片封面是DG公司新出的吗?印象中DG只有一版斯卡拉录制的《堂·卡洛》,是Santini指挥的。


对对,就是这版。LP见过不少,CD没碰上过哈
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http://blog.sina.com.cn/gejupapachong
TOP
20#

民族的归民族,世界的归世界
个人淘宝店:sacd.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