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听ECM------最常听的五张ECM [复制链接]

查看: 6479|回复: 16
11#

靓片!
TOP
12#

原帖由 charlesdavis 于 2009-6-30 20:59:00 发表
第二位:Steve Reich / Music for 18 Musicians (1978)

这张么。。。说难听点无聊加闹心,像机器卡带了,绝大部分听友都有这种感觉,包括我自己,呵呵。。。过段时间不经意又把它放进CD机,变了,叠加


为18个音乐家所作的音乐,很牛。没有听过,听说过,如雷贯耳。
TOP
13#

比较喜欢这张,尤其是小提琴钢琴二重幻想,速度较其它版本略慢,小提琴家在乐曲开始时未能马上进入状态,但乐曲高潮部分与席夫的配合真可谓“水乳交融”,作品完成度很高。相比较,常听的另一张参考里塞尔金和布什,倒有点儿相互较量了(这俩是翁婿吧,呵呵,女婿敢跟老丈人叫板?可能是因为速度略快,加上塞尔金的的琴声清晰明亮之故吧,所以才会有较量的感觉。DG克莱默的尚未细赏,初听感觉还不错,当然,最主要是因为这首作品好听)
TOP
14#

原帖由 mgw 于 2009-7-2 8:36:00 发表发表于2007年10月24日 01:06 阅读(9) 评论(2) 分类: 聆听感悟权限: 公开


      今天又完整地听了一遍简约主义作曲家史蒂夫-赖克的《为18件乐器而作的音乐》,说实在的,要从头到尾听完这首长达一个小时的单乐章作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若没有平和的心境与稳定的情绪,就会变欣赏为折磨,很难坚持到最后。我虽然很喜欢这首乐曲,但听它十次也会有七八次中途而退,所以每次全部听完后,我都会作个笔记(这是第四次了)。我可以这么断言:百分之99.99的人恐怕连五分钟都听不下去,不信你可以试试。

      下面,我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聆听这首音乐时的感受。

      你坐过传统的火车吗?如果坐过,那就是旅途中的那种感受。
      假设这是一列从福州开往北京的直通快车,不管你买的是硬座还是软卧的票,你都将经历一次漫长而乏味的旅程。要想舒适安逸地度过这趟旅途,你必须保持平静的心态和亢奋的精神,才不至于昏昏欲睡、或烦躁不安。所以你最好泡上一杯咖啡或一壶茶,坐到窗前,打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绪跟随列车飞翔。
      车轮在周而复始地转动,不停地敲击着你的心脏,让你疲惫不堪。你的思绪随着窗外景色的变化,时起时落、忽明忽暗。偶尔一两声汽笛响起,让你兴奋一阵子,接着又是简单地重复、机械地循环,一直到终点才嘎然停住。

      如果你没有坐过火车,(太晚了,明天再接着写)那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体验。
      你是嘈杂都市中的一名上班族,每天往返于家和公司之间,那条线路你不知来来回回了多少遍,对身边的景物已毫无新鲜之感。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又善于观察,你每天还是会有一些新的感触。比如在茫茫的人海中,忽然一个矫捷的身影擦肩而过,你会不由自主地回头张望、驻足凝视;一道含情脉脉的目光瞬间射来,你会感到心跳加速、体温上升;一张美丽的笑脸不经意中出现,你会受其感染而为之一振、怠意全消。这一投足、一眼神、一笑容,都会让你的今天变得格外开心、格外晴朗。
      你在不停地走着,不停地看着,不断地发现着,不断地期待着,直至到达你要去的地方。

      (个人认为)这是所有音乐中最妙不可言的一部,爱好音乐的人一生中应该尝试听它一次(能否听完并不重要,即使只听5分钟,你也可以领会一下什么叫“简约而不简单”)。但需提醒的是:听这类音乐一定要带上想象的翅膀、用心去听,这样你才不会因表面的单调而感到枯燥,因形式的简单而觉得乏味。
[quote] 原帖由 charlesdavis 于 2009-6-30 20:59:00 发表
第二位:Steve Reich / Music for 18 Musicians (1978)

这张么。。。说难听点无

谢谢mgw兄分享感受
期待看到你介绍更多ECM
TOP
15#

原帖由 那一刀的矫情 于 2009-7-4 12:18:00 发表
比较喜欢这张,尤其是小提琴钢琴二重幻想,速度较其它版本略慢,小提琴家在乐曲开始时未能马上进入状态,但乐曲高潮部分与席夫的配合真可谓“水乳交融”,作品完成度很高。相比较,常听的另一张参考里塞尔金和布什,倒有点儿相互较量了(这俩是翁婿吧,呵呵,女婿敢跟老丈人叫板?可能是因为速度略快,加上塞尔金的的琴声清晰明亮之故吧,所以才会有较量的感觉。DG克

ECM的古典听得不是太多,而且大部分是现代作曲家的,看来不少古典厂牌的乐手都在ECM出过东西。
TOP
16#

原帖由 charlesdavis 于 2009-6-30 21:01:00 发表
第一位:Arvo Part / Tabula Rasa (1984)

几位实力派大牌的罗列(数学家哲学家的东正教徒Arvo Part,加

这张是我最喜欢、最常听的ECM之一,尤其对第二首《悼念本杰明-布里顿的挽歌》感受最深。
  这首时长约6分钟的曲子,使用了庞大的弦乐队,细分成若干个组。音乐织体非常丰富,而旋律却再简单不过。一组A小调下行音阶,在不同声部反复着、重叠着,贯穿始终。个中奇妙的感受真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开始时,柔和的钟声伴随着小提琴高音区的弱奏,犹如遥远的天边漂着一片白云。随着音乐织体不断的加强加厚,云朵也变得越来越大、越靠越近;当高潮来时你会感觉乌云压顶,被笼罩在波涛翻滚的云海之中。随后这块巨大的云团渐渐地离去,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TOP
17#

原帖由 mgw 于 2009-7-5 17:4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charlesdavis 于 2009-6-30 21:01:00 发表
第一位:Arvo Part / Tabula Rasa (1984)

[

很有意境啊,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第一曲Fratres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