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发帖:“爵士当铺”电台在线播出《传奇的奥斯卡·彼得森三重奏... [复制链接]

查看: 11573|回复: 22
11#

大家找一找,找到的话,送正版CD一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28290271036203.jpg[/upload]
TOP
12#

日本机经常都标很大功率,动不动就几百瓦甚至上千瓦,但只要看看其发动机——变压器的大小(重量)就知道其中的水份了。
如果有人说,用了一台一千匹马力的发动机,做出了三千匹马力的汽车,你会信吗?
近年来也有一些厂家改变了供电模式,以开关电源取代了传统的变压器,使得整机的重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说到其优劣嘛,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功率并不等于音质好.
TOP
13#

比用料、工艺。
最后编辑masterbee
TOP
14#

AV里 没有技术可言,他们又不是搞算法的,做不做的好就看做的人有没有用心。
TOP
15#

HD711 在 2002-8-28 23:48:37 发表的内容
日本机经常都标很大功率,动不动就几百瓦甚至上千瓦,但只要看看其发动机——变压器的大小(重量)就知道其中的水份了。
如果有人说,用了一台一千匹马力的发动机,做出了三千匹马力的汽车,你会信吗?
近年来也有一些厂家改变了供电模式,以开关电源取代了传统的变压器,使得整机的重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说到其优劣嘛,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功率并不等于音质好.



很赞成!!
TOP
16#

wenzi 在 2002-8-28 23:14:24 发表的内容
散热器体积,质量,变压器的钢片质量大少,机壳材料的厚度这三项的总重量已占全机重量的绝大部分,也许日本是钢铁进口大国,刚,铁,铝等原材料显得比较珍贵,所以日产机里的合金用料普遍都较“寒酸”,就算是线路板都几乎采用低价的防燃板料,环氧板极少在日产机里出现,所以日产机掂在手上大多都有轻飘飘的感觉。但日本人这几十年来的励精图治,其电器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已让世人刮目相看,随便打开一件日产电子产品,里面错综复杂,但又整整有条的线路工艺,给不会电子的人一定是目眩的感觉,所以日本人是卖技术,不是卖钢铁。




百闻不如一见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28282343349051.jpg[/upload]
TOP
17#

tomcat 在 2002-8-30 15:44:30 发表的内容
AV里 没有技术可言,他们又不是搞算法的,做不做的好就看做的人有没有用心

我一直心有疑问。AV有这么差吗?AV箱就这么贱,只配用几百甚至几千款钱的东西去打发,大家说起AV来就是各种声效,什么炮弹声,爆炸声,说起HIFI来有数不尽的词语,什么空气感、颗粒感、声场,不下一千种词语,很多大片也是以他的配乐出名,如燃情岁月,走出非洲等等等等,那像这种电影用AV机或者说不用万元以上的AV机根本是不行了?

  还有就是很多烧友认为AV箱停不了HIFI,而HIFI绝对能承担AV的重放要求,但总不能拿ATC,3/5A做前置和环绕吧?灵敏度那么低,AV机根本推不动,也不出好声。

  一句话,是不是HIFI用尽心思以及财力物力才行;而AV凑合凑合就行呢,还是觉得AV要玩好更是需要甚于HIFI几倍的投资才能完好呢?



    本人在去年以前,一直都对AV非常反感,一直认为AV是噪音的代名词,但在去年初,一次在朋友家偶然听了一AV组合:YAMAHA   A1功放、AE120箱、音源马兰士63SE、线材不清楚(看上应该是一般鸡线),他客厅面积肯定不到二十平方,我听后的第一感觉,肯定好过很多入门级HI-FI组合,第二天我拿了我当时的HI-FI组合(美丽安T40和B&W 1NT)去他家中,进行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比较,都觉得无论从音质、分析力、动态、音场、通透性等都要比我的HI-FI组合要好些,也许我的水平有很,但与我同去的一位发烧友都认为,与我的组合在一水平线上,从此我对AV功放的偏见就消失了,不过同价中的功放,HI-FI功放应该比AV功放要好些,我非常反对一些“发烧友”一提AV就是什么垃圾、填海等等,凡事都要去实际听听,比较比较才说。若有不对,请指教,谢谢!!
TOP
18#

spacefram 在 2002-8-29 15:24:36 发表的内容
AV里 没有技术可言,他们又不是搞算法的,做不做的好就看做的人有没有用心。

AV的技术比HiFi还要复杂先进的多。
TOP
19#

EIAJ的功率而已
TOP
20#

zyral 在 2002-8-28 12:18:05 发表的内容
我发觉很多进口名牌AV功放的体重仅有10公斤左右,这些功放功能齐全,且5声道输出功率都在100瓦以上,如安桥的TX-SR500(8.8kg),TX-SR600(12.1kg),TX-SR700(13.1kg),又如天龙的AVR-1602(9.8kg),AVR-1802(10.9kg),而很多国产AV功放的体重却在20公斤以上,5声道输出功率也不过在100瓦左右,如钟神、凤之声等的功放。
我知道功放越重,用料就越足,屏蔽也越好,音质当然也好。难道那些进口名牌AV功放比不上国产功放吗?象安桥、天龙这样的大厂总不至于偷工减料吧?还是他们的技术已经先进到能把重量做得很轻,音质反而提高的地步?恳请各路高手帮我解开这个疑惑。


散热器体积,质量,变压器的钢片质量大少,机壳材料的厚度这三项的总重量已占全机重量的绝大部分,也许日本是钢铁进口大国,刚,铁,铝等原材料显得比较珍贵,所以日产机里的合金用料普遍都较“寒酸”,就算是线路板都几乎采用低价的防燃板料,环氧板极少在日产机里出现,所以日产机掂在手上大多都有轻飘飘的感觉。但日本人这几十年来的励精图治,其电器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已让世人刮目相看,随便打开一件日产电子产品,里面错综复杂,但又整整有条的线路工艺,给不会电子的人一定是目眩的感觉,所以日本人是卖技术,不是卖钢铁。反过来看一下国内的音响,因为受欧美重量级旗舰的影响,变得大多都以重量大小来显示身价,对电路技术的要求反而排在了其次,所以出来的声音很多都给“反国产派”留下话柄。当然国产音响中也不乏两者兼备的精英,但“鱼目混珠”的还真是有不少。
   对于AV机动辄就标称输出功率100W以上的现象,本人很反感,因为有把音乐功率掩饰额定功率的嫌疑。这一招数,在好多年以前手提收录机上标称300W输出的笑话是同出一澈。当然现在也有了HI-END与AV很好地结合的真正重量级产品,这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品味高低来选择啦。
   总之,功放越重,用料越好的观点不一定成立,“料”要看什么料,应该是“真才”,加“实料”,才是好功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