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统计一下,这论坛里有多少自己在玩MAGNEPAN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1757|回复: 123
71#

回复 70# j_walk 的帖子

玩MAGNEPAN其实就是在跟自我挑战,我上这对喇叭前有N个烧友都劝我要谨慎.不过真的玩起来才发现其实没那么复杂,如果只是为了达到一般相同价格级别喇叭的水平,实在是很简单,但是玩MAGNEPAN的人一般都比较较真,想要充分发挥喇叭的潜力,因此会努力钻研,希望能把喇叭发挥到极至,因此就会开始一场艰难的探索之旅.从网上看MAGNEPAN可能是老烧改的最多的喇叭了(YY的),从修补喇叭到重做边框,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其实也就是为了那一点点效果的提升.
征服MAGNEPAN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玩MAG是对扩音机的考验
玩MAG是对环境的考验
玩MAG是对动手能力的考验
玩MAG是对人的考验
静电 丝带 平板 号角 一个都不能少!
TOP
72#

玩MAG是对人的考验

你这样一说,准会.............................
TOP
73#

呵呵。。。佩服!

我玩音响的意志就没有那么坚决了。兴趣爱好太多了。。省下折腾的时间玩摄影,打羽毛球,泡吧。。。
TOP
74#

回复 70# j_walk 的帖子

玩MAG不一定真的要离后墙很远的,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离后墙1M之内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对两侧的空间要求可能比较高,采用横向摆位可能更有优势的.
还有就是发现MAGNEPAN更喜欢硬调的环境,如果在类似第一反射点的位置和后墙有大量吸音材料声音会干硬,这点可能跟他的发声原理相关.大家说的要摆在中间才声音好,可能就是尽量减少了吸音效果后更适合了他的发声特点.在吹水公的听音室中似乎有很多吸音的材料,这可能也是影响MG12声音的一个原因.(个人妄下评论,别见怪)
我的环境其实可能还不如这里的大多数人,北京的房价也不低呀.....好羡慕有大房子的挑高能到3.5M以上的.
静电 丝带 平板 号角 一个都不能少!
TOP
75#

原帖由 j_walk 于 2009-5-16 19:15:00 发表
原帖由 potrain 于 2009-5-16 11:4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_walk 于 2009-5-16 10:19:00 发表
这个老外家的器材都是廉价。。。。

廉价的不一定声音不好,贵价的就一定好声?千万不要看不起那些廉价的器材,最起码我是不会去用天价器材的.
曾经记得03年在北京西三环的超音波买
一般的居家是没有条件这样讲究摆位的。特别如果像我一样把音响放在客厅里,当中还有一个大电视。


还有就是这个东西的尺寸,真的是一个屏风啊。放在客厅在视觉上本身就非常之奇怪,特别如果还要远离墙壁,放在当中才能出好声。


呵呵,上海的房价贵啊。买这音箱省了钱却把客厅的总体形象破坏了。如果是另外有听音室,也是需要更多的钱。得不偿失的说。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LZ说的,听音乐才是最重要的。花好几年才能玩好1.6,还要保证听音环境没有变化,实在太累。本末倒置的说。






这个是MG的最大弱点,如果没有独立听音室,在家居客厅中能玩好它是运气和缘分。不过,好在MG还有个好处是搬动容易。
TOP
76#

原帖由 potrain 于 2009-5-16 11:49:00 发表
廉价的不一定声音不好,贵价的就一定好声?千万不要看不起那些廉价的器材,最起码我是不会去用天价器材的.
曾经记得03年在北京西三环的超音波买LINN的那家店里,跟一位老师傅聊天,当时我还没有什么好器材,老先生让我听一套还是不错的linn,估计也就7-8W块的东西吧,听完后我说感觉还好,他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声音,我也很难形容,就随手拿出我当时带的MP3给老先生听,当时里面放的是我从CD上抓下来的鲁宾斯坦弹的萧邦夜曲,用的是森海的MX400耳机.我说:'只要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好"老先生听完后说了一句至尽令我难忘的话,"如果你想要在大系统上达到这样的效果和感觉,你至少要用30W以上的系统

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
第一:以俺目前浅薄的音响经历,听过或用过的器材的经验,贵的确实不一定就好声,但好声的一定贵,没有例外
第二;那位老师傅明显言过其实,如果MP3+MX400的声音和30万以上的任何系统比较的话,能够赢,那听的人一定耳朵有严重问题,基本不能做音响销售员
我也告诉你我的一次经历,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和AKG负责亚太地区销售的一位VP聊过天,我告诉他我很喜欢玩音响,收藏了一只AKG K1000耳机,他听后说:AKG厂的员工中也有很多音响爱好者,但大家基本都不会用任何耳机,他自己也是个发烧友,用贝森多夫VC-3
TOP
77#

回复 76# mackiel 的帖子

那位老先生说的是有点过了,对此我也有点感受,当时的LINN大系统对情感的表达真的很难达到MX400的水准,细节刻画,动态对比等方面都只能打个平手,但是在声音平衡性方面MX400要占优势的.至少很合我习惯,不过当时玩了个小花招,调了MP3的EQ了.
后来手上也有MX500的几个版本,都达不到400在那小MP3上的平衡,AKG的小耳塞还有ER4P E5C在其他方面都可能超越,但是对情感的表达还有声音整体的平衡性上就再也没有那种感受了(似乎很不合逻辑,我也很奇怪).
至少到现在包括我所用的AKG 240DF 和森海600上都没有再表现出那种平衡度和情感表达.那个版本的MX400现在早就没了,我想找都找不到,现在只能用MX500对付,但是还是很怀念MX400的声音.KAG 1000从没真正认真听过,寥寥数耳不能算数,东西不错,但是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实在记不清了..
现在使用屏风可能也是想接近那种耳机的感觉吧.
最后编辑potrain 最后编辑于 2009-05-17 10:47:16
静电 丝带 平板 号角 一个都不能少!
TOP
78#

在这................................那.....................................
TOP
79#

呵呵,我是做金融产品研发的,上班时间一半是在想数学的模型(另一半是开会),冥想的时候一定是要用耳机(Shure SE-530)听Ipod的,可以驱除杂念,贝多芬的提琴三重奏最管用。

虽然音乐听得最多的还是Ipod,但是如果有可能我还是喜欢在家听音响。在家听可以完全融入音乐里,人听声音不只是耳朵,人的皮肤对音压也是很敏感的。耳机听音乐是一种不同的体验,不是自然的,也没有办法替代在传统的音箱。
TOP
80#

耳机系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音场都集中在某处,感觉压迫.不过有时候听音乐的细节还是需要用耳机的,特别是母带MIX后,肯定是要先过一遍耳机,然后再上监听箱的,不知道唱片公司是不是这样 ,至少我们这种非专业的公司的音频部门是这么做的.
在这并不是在吹耳机有多好,神话MP3(谁都知道这垃圾东西音质就那样),只是个人感受不同而已,还记得小时候从半导体和"板砖"里放出来的音乐吗,不是一样很迷人吗?
也许人本身就是一个解码器,给他不同的调制方式(不同的心境),就会感受到不同的声音体验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