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可能是你听力的“杀手” [复制链接]

查看: 7230|回复: 24
1#
这些天,坛内就噪声扰民的问题热闹地讨论起来。大家关注的是如何在不影响邻居的情况下享受音响发出的声音,一些烧友更关心如何营造隔音的环境好尽情地满足自己追求的听音习惯。不过,不知道烧友们是否关注一下自己的耳朵?准确地说,关注自己的听力是否正常?是否受到长期不正确地听音习惯的影响甚至损害?让你带来愉悦的音响,在你长期不合适地享受过程中,可能就是你个人听力的慢性“杀手”!
有时,你会觉得和年龄大一点的烧友一起讨论听感时,总觉得对声音的感受不一致,或者同一个高音段声音的听感总有分歧的意见。或者,你在很满意地感受音响的声响带来的冲击力、包围感,震撼性时,而旁人、家人甚至邻居已经觉得不可忍受和不可思议。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听力是否还是正常的状态?我觉得“金耳朵”应该是在听力正常的情况下,听音方法正确的情形下造就的,这样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和分析声音而得到正确地听感。
有兴趣的话,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更欢迎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参与进来。
分享 转发
TOP
2#

听觉器官的适宜刺激是声音,而声音包括两种含义,在物理学上是指声波,但在生理学上则是指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所引起的一种主观感觉。当然这两种含义是有内在联系的。在了解听觉器官的生理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声音与听觉有关的一些物理特性。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沿中间轴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的传播不是介质分子的直接位移,而是能量以波动形式的扩展。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纵波,在纵波中,介质分子的振动方向和波前进的方向平行。
根据物理学,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 f (frequency)和振幅(amplitude)。频率是某一质点以中间轴为中心,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而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T,其单位为秒。显然,f=1/T。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振幅是某一质点振动时距中间轴的位移。对某一质点而言,振幅随时间周期性变化。距中间轴的最大位移为最大振幅。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TOP
3#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称为音频波。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在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
现实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听觉医学角度来分类,我们常根据声音的周期特性将其分为周期性声音和非周期性声音。周期性声音包括纯音和复合音,这是由于它们的波型都具有一定的重复性;而非周期性声音则是由许多频率、强度和相位不同的声音无规律性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比如,日常生活的噪音就是一个例子,相比之下,非周期性声音就不是那么受人欢迎了。
纯音是含单一频率,同时声压随时间按正弦函数规律变化的声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纯音,纯音可由音叉产生,也可用电子振荡电路或音响合成器产生。
TOP
4#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纯音,绝大部分都是复合音。复合音是由频率不同、振幅不同和相位不同的正弦波叠加形成的,它也是—种周期性的振动波。常用的科学波形分析方法是 Fourier分析法,纯音和复音可以互相之间合成和分解。
复合音是多个物理参数不同的正弦波规律性叠加形成的。任何复杂的周期性振动都可以分解为许多谐波,这称为傅里叶定律。把复杂的振动分解成各种频率成分的过程称傅里叶分析,也称频谱分析。声音通过频谱分析仪后分解成许多振幅和频率不同的信号,将这些振幅不同的成分按频率顺序排列所描绘的图形称频谱图。
TOP
5#

听力受损名人榜

  任贤齐

  任贤齐亲口证实他患的是中高频听损,登台演出时要使用进口阻音器来隔开噪音,耳朵里还要塞进特制耳机帮助听清乐队伴奏。他表示,“这是长期积攒下的,因为大学时兼职当DJ,在PUB等嘈杂的环境中工作,造成听力受损。后来拍戏又常有爆破场面,现场演唱时舞台伴音也十分大,加上自己搞赛车,噪音都很大,让耳朵进一步受到伤害。”

  滨崎步

  被誉为日本歌坛小天后的滨崎步也承认,她的左耳已完全丧失听力。而早在9年前,她的耳朵已逐渐“不灵光”,曾因突发性失聪而取消数场演唱会。专家分析其耳聋原因是后天的“高危因素”——长期处于噪音环境、劳累等等造成的。
TOP
6#

我已洗尽玉脖,就让音乐温柔的、激情的杀吧。
TOP
7#

耳机才是听力杀手!!!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8#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5-11 10:59:00 发表
耳机才是听力杀手!!!

耳机是服毒自杀,俺从来不用。
TOP
9#

只要少听耳机,并适当控制音量就好。至于音箱,我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大学时我是非摇滚不听的,那个是时候用的耳机都是几十块钱,真的对耳朵损伤很大
最后编辑hownolulu 最后编辑于 2009-05-11 11:26:56
TOP
10#

的确,楼上的各位一语中的,都指向耳机的危害。
不过,就声音而言,并不是只有耳机的声音才会造成损伤的。  
音量比较:MP3最高音量:120分贝    飞机起飞声音:120分贝  电钻声:100分贝  吵闹的酒吧:90分贝  闹市:70分贝  一般交谈:50分贝  安静的交谈:30分贝  由此可见,MP3可达到的最高音量等同于一架飞机起飞的声音。
   但是,实际上,任何高于85分贝的声音就能造成听力损伤,因为这种伤害不仅取决于音量的大小,而且要看接触时间的长短。
  如果每日8个小时处于90分贝的环境,就足以造成逐步和不可逆转的听力损伤。其实MP3也好,听音响也好,对人体听力的损害并不是固有的,而是人们使用不当造成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