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馨提示】你为之感动的音乐,很可能就成了“违法超标排放的噪... [复制链接]

查看: 16832|回复: 56
11#

民用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 dBA
  

建筑类别

房间名称

时间

特殊标准

较高标准

一般标准

最低标准

住宅

卧室、书房(或卧室兼起居室)

白天


≤40

≤45

≤50

夜间

≤30

≤35

≤40

起居室

白天

≤45

≤50

≤50

夜间

≤35

≤40

≤40

学校

有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


≤40

-

-

一般教室

-

≤50


无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

-

-

≤55

医院

病房、医护人员休息室

白天


≤40

≤45

≤50

夜间

≤30

≤35

≤40

门诊室


≤55

≤55

≤60

手术室

≤45

≤45

≤50

听力测听室

≤25

≤25

≤30

旅馆

客房

白天

≤35

≤40

≤45

≤50

夜间

≤25

≤30

≤35

≤40

会议室


≤40

≤45

≤50

≤50

多用途大厅


≤40

≤45

≤50

--

办公室

≤45

≤50

≤55

≤55

餐厅、宴会厅

≤50

≤55

≤60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2#

[转帖]隔音对策点滴  

家庭听音室装修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隔音和吸音,其对象是看不见的声音,肯定有相当的难度。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巧,仅就隔音对策而言,因环境和重放音量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把要作的隔音措施分成3级:一是对门和窗户进行隔音处理;二是对房间的6个面进行隔音处理;三是建造“室中室”。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最基本的考虑方法是先对较弱的部分予以加强。隔音措施的的关键求得平衡,这点十分重要。以钢盘混凝土结构的住宇航局为例,混凝土墙壁的隔音特性可达到-50dB,而窗户的隔音特性只有-25dB。两者有-25dB的差距。消除这一差距就是隔音工程要达到的目的。即使你把四周墙壁的隔音特性提高到-60dB,欠对原有的窗户采取任何措施,整个房间的隔音特性仍然只有-25dB(窗户面积不是非常小的情况下)。如同一个很深的水桶,缺了一部分,水就从那里流淌出来,水桶的深度只能算到缺损的位置。对声音而言,也是一个道理。
  在对听音室采取隔音措施之前,要仔细分析声音会从哪些地方跑掉。对墙壁和地面固然要采取措施,但不要忘了房间的窗子和门,它们都是相对薄弱的部分。声音从这些地方汇漏出去了,房间总的隔音特性是不可能有多高的。如果有声音外汇,首先要关注的就是窗户和门。
  一、提高窗户和门的隔音特性
  作为窗户的隔音对策,通常是采用双层窗的结构。可以把现有的窗户保留,再追加一扇窗户;或者是去掉已有的窗户,重新安装一扇按新标准设计的玻璃都一样厚,它们的谐振频率就是相同的。这样会使该频率附近的声音很突出。一般情况下,两层窗户的间隔应有20cm-30cm。要达到和混凝土墙同样的-50dB的隔音效果,最好两层玻璃之间的间隔在30cm以上。如能在此间隔中再采取一些吸音措施,那就更好了。正确地施工,房间能保证-50dB的隔音特性。
  第二个薄弱环节就是门。隔音效果最差的要数一般集体公寓中和简单家庭装修中装设的门,粗造地用胶合板钉的门和门框之间有不小的间隙,其隔音特性最多不过-15dB。一般住宅门的隔音特性可达-25dB~-35dB。性能更高的,监听室用的那种铁门很少在民宅中见到。现在日益增多的双层防盗门有不错的隔音特性。
  要想将胶合板门改装成隔音门,这时应考虑门的隔音特性要和墙壁的隔音特性一致。假如房间墙壁的隔音特性只有-30dB,安装一扇隔音特性为-35dB的门,就有质量过剩的嫌疑。而且,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30dB和-35dB的门,价格上有很大的差别。
  价格成本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是否自己也能采用一些补救措施?如果是自己动手提高门的气密性,也可粘贴一些门缝胶条或者海绵一类的东西,因相对减小了门框的间隔,隔音特性多少也有一些提高。
  至于隔音特性究竟能提高多少,经验数据是一般不超过-3dB~-5dB。不是说完全没有效果,贴了些东西总比原来那样留间隙要好一些。
  二、增强墙壁的隔音特性
  前面说了窗户和门是最薄弱的活动部分。接下来的工作是对各种墙壁隔音特性的增强。一般民宅的承重墙用钢盘混凝土或实心砖的结构,有较好的隔音效果。问题多出在隔墙采用的轻型空心砖或灰胶纸板,隔音特性只有-25dB~-30dB。多数家庭影院的房间都有一至二堵墙面是这样的结构。毫无疑问,除了窗户和门之外,这是产生声音汇漏最为严重地方。如不采取措施,空心砖中间的空气振动会引起墙壁共振,这种情形对音质十分不利。具体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拆掉原有墙壁,重新打造一堵隔音墙;二是保留原有的墙壁,增加一堵隔音墙。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第一种方法是拆除原有的墙板,在两侧加装灰胶纸板,并在其间塞满玻璃纤维。这种方案会有良好的效果。第二种方法是保留原有的隔墙,新加上几根立柱,构成一堵内中塞有玻琉纤维的隔音墙。这种方案新增了一堵墙壁,隔音特性比起前一种方案要好一些。但是,它的不足之处是使房间的宽度要减少数厘米。在公寓之类房间空间有限的场合,也许重新打造隔音墙的方法要妥当些。
  如果十分在意房间的空间,选择市场上有售的隔音板(铅板)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但这种方法比起前述的第一种方案,达到同样隔音效果所花的造价要高出一倍以上。
  三、营造一间“室中室”
  下面是一种真资格隔音对策。要作到真正的隔音,自然是对房间的六个面实施隔音措施。如果只对相邻房间的墙壁(隔墙)增加一定的隔音性能,那么,地面和天花板对声音的影响又会突出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切底的隔音肯定是对房间的六个面都采取相应的措施。要更好地提高房间的隔音特性,就是在房间中再造一个房间,即所谓“室中室”的结构。
  顾名思义,“室中室”就是对四壁、地面、天花板都采取严格的隔音措施,最后的结果是在房间内部再构造出一间房间来。所有的录音室都采用这种结构。如此营造的诚心诚意是的隔音特性高于-50dB。甚至可和理想的隔音特性达到-60dB~65dB录音室媲美。为使内、外壁之间完全隔绝,不传送任何声音的振动,“室中室”的结构有必要使用隔离装置,施工较复杂。这种级别的隔音墙,根本不允许诸如电源、音响设备、电话、空调等的插座有安装缝隙。
  因此,实际计划时,应咨询有相应资质的大装修公司。“室中室”的制造成本将大大高于前面的任何一种改造方法,达每平方米1万多元。显然这不是一般工薪阶层所能奢望的。隔音最终要讲究等级,自己的家庭影院要达到何种标准,心中要有数,因此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花最少的钱得到与自己经济能力、欣赏水平相当的隔音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9-05-10 04:28:15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3#

经过隔音吸音处理的个人听音室,隔音效果一般可达到25dB以上,室内本底噪声昼间通常可小于40dB,甚至达到30dB或更低。在这样的听音室里,你可以“设置”一个相当稳定的音乐欣赏声压效果,具体方法是:

选择一段CD测试信号,例如《“My Disc”》里的信道8,它是0分贝1000Hz的信号。它代表你的CD机0分贝时的最大输出电平,而且1000Hz也是人耳对“响度”敏感的频率,播放信道8,把音量调整到自己认为“足够大声刺激的音量”,这个情况下的声压通常会达到95~105dB之间。这时候,音量电位器的“音量位置”,就是适合你欣赏(以-20dB录音制作的)交响乐及大多数音乐的“音量位置”,我们把它“设置为正常音量1”;用这个音量欣赏古典音乐,你可以清晰地听到55~60dB的动态乐声。

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往往采取-10dB甚至仅仅-6dB的录音制作,声音会比大多数古典音乐大声很多,所以听流行音乐、流行歌曲要把音量在“设置为正常音量1”基础上降低“2格”左右音量,这个音量位置就是“听流行”的“正常音量2”。

“设置”好这两个“固定的”音乐欣赏声压“正常音量位置”,我们就可以获得相对稳定足够刺激的音响效果。但是夜间听音乐就要根据音乐类型相应减少“4格”以上(降低20dB以上)音量,听音室隔音效果差的就更要注意,防止室外“泄漏音量”超过环境噪声标准限值,引起噪声污染投诉。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4#

环境噪声比较高,更要做好隔音、吸音处理,例如2类标准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城市里大多数人群就处于这类居住环境区域,意味着你的周围环境噪声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已经属于正常”,而事实上可能会略有“超标”或明显“超标”。假如按照环境噪声为65dB来设计我们的听音室,隔音效果至少应该达到25dB,室内本底噪声才能降到40dB或以下。

如果你的听音室还做了较好的吸音处理,室内噪声还会有8~10dB左右的降噪效果,达到接近30dB本底噪声的水平,这是一个相当理想的听音室本底噪声值了,这样的听音环境里,你能够听到更多细节和表现更充分的动态乐声。

有一点必须注意:【隔音】和【吸音】是两个不同的声学概念,虽然在降低室内本底噪声方面和减少声泄漏方面有着类似的作用,但还是不能混为一谈。【隔音】是把声音反射回去不让它穿透过去。它的效果对于室内室外是一样的;【吸音】是让声音穿透进去,让它的能量进行转换,从而把它的部分声能量吸收悼。它的效果对于室内室外是不一样的,它只对安装吸音装置的一侧起作用。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5#

原帖由 kick 于 2009-5-10 18:58:00 发表
没有超过这个标准,别人投诉怎么办?

用法律保护自己。

请居委会出面调解,调解不成“用检测数据说话”。

由居委会协调联系环境保护监测部门,在投诉人认为“噪声超标”对她造成影响的时候,不知会你的情况下,由居委会人员陪同进行“实地监测”。实地监测结束,要知会你已经进行了实地监测及亊由。居委会人员、投诉人和你三方都应该在“现场实地监测记录”证明人、投诉人、当事人栏目上签字。《检测(数据)报告》出来后交居委会,并由居委会召集双方宣布监测结果,“监测费用支付原则”一般由“败诉方”支付,或者按照“事先商定的办法”支付。双方都有权要求保存《检查报告》“副本”或复印件。

有一点要注意:投诉人或当事人拒绝在“现场实地监测记录”上签字是不明智的,但是可以声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客观原因等等,供环境监测部门“参考”如是否需要重新监测等等。没有充分理由的,证明人和投诉人或当事人任何一方签字后,并同时当场注明拒绝签字方“拒签原因”,“现场实地监测记录”一样生效。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

上面说的“充分理由”例如:在检测过程中你听到了“异常的外来声源”干扰,可能引起检测数据偏高的情况等。比如有人放鞭炮等,监测人员应该考虑是否重新监测,或者出据报告时进行技术处理,如“扣除突发声强数据”后再作加权等等。经过规范的技术处理后得到的数据,误差是很小的,可以信赖。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7#

原帖由 一把彩铅 于 2009-5-10 15:01:00 发表
楼主好人!此贴收藏!

谢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8#

原帖由 聆至静 于 2009-5-10 7:47:00 发表
避开休息时间,邻居是不会投诉的.

好办法!

像我这样的发烧友,常常听音乐到深夜一两点,隔音、吸音处理就一定要搞好才行的。拥有一个安静的听音室,自己听音乐也舒服得多啊。昨天晚上六七个朋友在我这里就“玩”得忘记了时间,一点半钟才离开,隔音、吸音如果不做好,别说听音乐,谈话的声音恐怕隔壁就受不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9#

请注意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与《民用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 dB(A)》的区别,正确理解和认识“环境噪声标准”与“室内允许噪声级”不一样。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0#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5-11 9:13:00 发表
请注意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与《民用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 dB(A)》的区别,正确理解和认识“环境噪声标准”与“室内允许噪声级”不一样。

本【温馨提示】不针对任何个人,提示“范围”当然可以理解是所有人。

自己住宅区属于几类区域,城市规划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应该可以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上有相应标准。

噪声排放是否超标?以“边界”外1米(或1米以上)距离测量数据对照相应“区域噪声标准”判断;

投诉人室内是否受到“超标噪声污染”?是关门,可以开窗的情况下,以室内测量数据对照(相应区域噪声标准—10dB)判断。

以上回帖涉及司法解释的内容,以国家正式出版的相关司法解释为准。这里仅代表我个人掌握的资料和对资料的理解及意见与大家交流,主要还是希望大家共同建立【隔音】、【吸音】的概念,讨论【隔音】、【吸音】的措施方法,提高我们的听音环境质量。谢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