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欧亚德 TUNAMI 白头,全能的能量供应者。 [复制链接]

查看: 9669|回复: 40
1#
接到发烧鼠的欧亚德 TUNAMI 白头电源线,就直接换下德国之声的原机电源线,期望在能量上会有可观的升级,使中频更加饱满~~~开声,有点硬,还混。还好,有经验,不急,一如既往,温温再说了。

然后是一个星期的煲线等待~~~


变化在第五天明显起来。下班后回家,稳坐下来,让连续开机4天半的机器放开了唱起来。
~~~变化是相当明显的,可谓全面开花——功放开到10点,感觉人声的形体感大了一圈,结像比原机电源线更实在,这个变化实在是出乎意料,没想到形体感都有所改善。听完威廉母司的专辑,又来KKV的玫瑰仙子,每每必中,的确比从前的人声完成度高了,也更连贯,随着中频的条理化加强,低频的下潜也更实在,事先期许的能量感已经得到应验,甚至更加润泽,人声多了一层气体包围,但不含混,绝对和发生点分得开。



最后编辑无空 最后编辑于 2009-05-10 03:32:26
分享 转发
TOP
2#

楼主你这样写人家会说你是枪文来的
瑞宝 Dirondo Player + Dichrono Hi-Dac
前级 后级: 德国之声RG3 + RG7
箱音: 德国亚卡贝拉Acapella high-violin
微博http://weibo.com/2066022132/profile?leftnav=1&wvr=3.6
TOP
3#

但是在我的经验中,3000多价位的电源线,无论是什么卖象,都不可能全面。在试验过关中低频段后,猜想高频是否很平庸~~~说来就来,怕个尼尼24练习中高频音色丰富,跳跃性强,很不容易连贯。从一到第四首,发现这根电源线不但能量好,高频的解析力也完全匹配前端,仔细听下去,把小提琴很多连音、哑音、串音都比原机线更充分的呈现出来,最重要的是还带有丝丝水分,这完全在我意料之外,但这水分稍纵即逝,不甚真切,一连听了15首,觉得要换到更前端 才能真正认识这根线~~~
TOP
4#

哈哈~~谢谢提醒,我才不理那些~~管它怎么说,我是真实感言,快活在当下
这根线不敢说超过万八千的产品,但的确有它的料到。


最后编辑无空 最后编辑于 2009-05-10 03:07:38
TOP
5#

第6天,换成WADIA接拨欧亚得,情况也并非一厢情愿的猜想了~~~

能量一下中庸下来,不知是好是坏,在功放的中低突出上变成更平均的分部,人声解析力稍稍提高,但纵深感却呈现出微微的后退。


用古尔得钢琴和教堂圣歌来测试音场和乐器的像真度。钢琴同样往后挪动了半米左右,虽然不如功放上来得猛,却也是结实而通透的声音,音色也更正确;在圣歌的片断,发现音场宽度一般,但氛围不错,好在润泽。


最后同样用怕耳曼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来收场。中高频的劲道把年轻的老怕的活力展现无疑,虽是70年代的录音,却把以前未曾注意的底噪也一同带了出来,呵呵,看来有分析力也有副作用~~~


总结:这是一根同时适合前段和功放的全能型咸菜,用在前段,解析力和冲击力更好,在后端,声音更饱满连贯,两者接法。结果差别虽然不算巨大,但对于需要能量、又怕生硬,同时需要提高分析力的朋友,这的确是个很有意义的参考线,总的来说,它给系统的音色很正,极少染色,只是在前端和功放上的能量分部有少许差别而已。

我想,恐怕5000以内,有个性的多,但怕是很少有表现如此全面的电源线~~~最后,在下毕竟听得不算太多,还请各位多多批评~~(这个语气有点挨转像,嘻嘻)
最后编辑无空 最后编辑于 2009-05-10 13:20:26
TOP
6#

原帖由 无空 于 2009-5-10 2:28:00 发表
接到发烧鼠的欧亚德 TUNAMI 白头电源线,就直接换下德国之声的原机电源线,期望在能量上会有可观的升级,使中频更加饱满~~~开声,有点硬,还混。还好,有经验,不急,一如既往,温温再说了。


奇怪,我刚开声时觉得声音有点硬有点尖有点散,但并完全没有你说的有点混,这条新线绝不会混!
TOP
7#

你说的散,可能就是我说的混,不是指模糊,是层次不清晰,散乱的意思,特此更正~~~呵呵
TOP
8#

赞同!的确是一款非常全面的电源线。跟用PCOCC-A铜有很大关系。
TOP
9#

就是6n无氧单晶铜那么简单?
TOP
10#

要有比较才有真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