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是个烧友交流的好日子,俺在家里也闲不住。
正好有50L液氮(不高兴超频了),就直接拿来冷冻信号线(暖水瓶只能放下它,悲哀)。
看上去很平静很普通的热水瓶:


里面是更加“冷静”的液氮(零下196度)和我的一对苏拿银信号线:


旁边伫立着体型肥大的50L自增压液氮储存罐


连续冷冻了3天3夜,有效果不?当然!
线身变的无比柔软,接上机一听,背景比原先干净很多,少了很多银线的火气,声音更加柔滑。
看来自己冷冻线的小实验成功,哈哈。
今天下午扛着王小平的功放去试听了威马和欧阳出品的8513+8545,威马的10周年(纪念版),欧阳的阿波罗6包金信号线。
那箱子做工非常好,很难相信6.5寸的单个8545能发有如此的低频下潜和气势,质感就更不用说,音场宽度深度也都很高,唯独感觉高频延伸略有不足,
由于单元数量/口径限制,使得超级大动态时候还是不够宽松大气,但是,5k一对的箱子,你还能要求啥呢?
市价3倍左右的音箱估计都很难觅得他的对手。
威马10周年纪念版做工也是没的说!声音明快有光泽,驱动力,控制力都很不错,68w功率的石机能做到如此水准也实属不易,
但功率限制导致音场宽度高度不够,可能是新机的缘故,声音不够细腻。
用来驱动灵敏度90db以上的小书架在小环境内听弦乐/人声等小规模作品感觉很好^_^
再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阿波罗6号,超合金包金信号线,外观太美丽,质感太好!
但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得出好声!即使这是对刚到的新线,即使声音还不够柔滑,不够水,
但音场规模,定位,乐器的光泽度,解析力实在是让人难以忘怀;
声音确实是很华丽,很大气,信息量丰富到让人一下子难以适应(所以我个人觉得不适合放在廉价系统中,否则适得其反)。
当然,此行去的目的是交流也有点小PK的性质,上面说了阿波罗6号,下面就来一对我自带的深圳锋少DIY的线材。
线芯是多股纯铜镀厚银,2条线独立绝缘,另有棉线填充防震,铝箔+镀银网包裹屏蔽,线径较粗,用了AQ的Sky晴空头,外观也很美丽。


这线声音风格属活泼阳光型,低频求质不求量,弹跳好,分析力佳(但不能和阿波罗6比),细腻柔顺,听感好。
但音场的深度,单个乐器的形体感线条感不如阿波罗6,比上不足比下有余,3k以内厂线要干掉她很有难度。
最后玩的嘛,当然是王小平80w对比Krell KSA100(100w甲类)+ AR LS5 (胆前),
我个人听感:除了音场高度和纵深感之外,其他方面王小平80w在低频控制力,下潜,声音通透度,中高频细腻度,高频延伸要更好。
AR LS5的胆管貌似有点老,而且用的是低增益(12db),让后级尽量大功率输出(所以音场大),显得声音有点飘忽空灵,声底更厚润(100w甲类)。
总之呢,王小平的声音鲜活透明灿烂些,Krell+AR感觉更加阴柔慵懒,声音这东西,个人口味不一样,所以好坏无绝对,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