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巴赫(8)——用音乐构建灵魂(永无完结的思考) [复制链接]

1#
大乐在天众生聆,至广尽微岂可穷
移形换影赋格舞,庄生蝴蝶卡农行
上下其声精神显,左右互搏无量功
一月千江殊万相,空谷幽兰对晚松
在本人探讨巴赫音乐的这几篇短文中,我经常提到“心灵、灵魂、精神、意识”这样的字眼;但是当我们提到它们时,它们并不就能像我们提到“椅子”、“自行车”这样的事物时立刻就能浮现出它们各自的形象。因为,像“心灵、灵魂”这样的范畴是无形的,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灵魂”供我们观赏和鉴摩;而且,我们对它的经验主要是靠与我们自己的内在世界打交道而形成的。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讲,我们实在无法了解别人的意识和灵魂,虽然心理学告诉我们关于人类心理的一些普遍规律。这使我们想起笛卡尔的那句名言“我思故我在”,那意思就是说你只有在思考的时候你的思想才存在;你若没有思考,你就没有思想,我们也就无从找见“灵魂”或“意识”这样的东西。这就像我们骑自行车,你只有在骑它的时候,它才会运动起来,它只在运动中维持它的平衡;你不骑它的时候,它就会倒下来。思想也是这样,只有在运动的时候才会显现其本质。

思想的这一特性与音乐有共通之处。音乐也只有在演奏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它的存在。当然,举凡演奏音乐需要的那些外在器物,诸如乐谱、乐器、甚至包括演奏人员,它们都是存在于那里的;但只有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奏起那美妙的音乐时,我们才真正地能够欣赏到音乐。就如我们思想须寄存于我们的身体里一样,我们的身体并不就是思想,虽然离开了身体思想将不复其存在。这样,我们的思想就要通过一些外在的东西来表达;语言当然是其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但因为这种表达我们见得太多了,以至于它们不再会对我们产生任何触动;况且,就语言的主要载体书籍来说,读得太多也经常让我们沮丧,况且书本还如此这般地损伤着我们的视力。所以,歌德那句话说得好,“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书读得太多,会变得愚蠢,就如中国的许多“吊书袋”或“书虫”一样,他们经常会忽略了书中的思想而执着于旁枝末节,诸如“茴香豆”中“茴”字的多少种写法之类。关于这一点,储安平在论述英国人的重行动时讲得比较好,我们摘引如下:

行动之人有一个特殊的状态,就是他的行动的线条(LINE)是曲线的,而非直线的。行动之人,为了要达到他的行动目的,他本能地拣那障碍最少的一条路线走。因为避免障碍,所以他的行动便无规律。因为英人重意志,由意志而生行动,所以一旦他们意志改变,他的思想也便只能跟着他的意思与行动而改变。生命是不规律的,不可预料的,永远变动而且新陈代谢的;思想是有规律的,固定的,事前规划的。行动之人趋奉生命,智慧之人趋奉思想。思想的规律是逻辑,而生命则并无规律。------思想是有规律的,可以推论的,生命则变动无常,不易逆料;而所谓生命,就是“一串行动的延续”

幸好,我们有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人类的心灵会丰富复杂到何种程度,那么听巴赫的音乐无疑是最合适的。心灵的疆域会无穷地拓展,而且会随着你的不断聆听而渐渐生长、漫延,直到长成一棵令你赞叹的大树并扩展到你想象不到的辽远地界,我们把那叫作神界或现实以外的所有可能世界。



本人对巴赫音乐的探讨于此将告一段落,谢谢这期间各位的耐性及捧场;但实在来说,我在听巴赫音乐时如下的问题是经常浮现于我脑际的,有兴趣的同好可一起探讨——为了我们共同热爱的巴赫,虽然巴赫不会在意这些:
1.
巴赫音乐中的神性
2.
巴赫音乐中的形式化倾向

3.
巴赫音乐对现代人的意义——它对日常生活的活的消解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4-30 23:03:08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4/30 23:22:1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

好文!鼎
TOP
3#

    看了楼主谈巴哈的几篇短文。给人的感觉巴哈是人类文明史来最高的哲学、科学、宗教、艺术、音乐、…第一大家。
  和上帝、神、最高准则制定者无异。

  真的是这样吗?从牛津大词典到任何一部音乐史中都查不到这种评价。
  但可惜的是从未见到对一个音符、一个乐句,一首乐曲的具体解释。由其是对巴哈最高艺术成就--赋格艺术的具体解析。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逐未,逐未则道废。
在G弦上……
TOP
4#

回复 2# jshakszx 的帖子

谢谢呵。大侠已经出手过一次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5#

回复 3# 万众 的帖子

首先,谢谢关注。我压根就不想写能上字典的文字——一切全都是个人观点和感受。至于曲式分析,那是音乐学家和演奏家的事——我要是写这个——那才叫人笑掉大牙呢!事实上,我见到这样的文字,立马就翻过去——它们对我“听”音乐毫无用处。当然,你也可以鄙夷我——我当然是不识谱也不会演奏任何乐器的。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6#

楼主听到了。顶一下楼主。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5-01 16:23:12
TOP
7#

楼主的文字很好,赞一个!
赏乐,而思考在音乐之外,这也许是听巴赫的一大妙处
TOP
8#

回复 7# 江月 的帖子

我同意江月的话,音乐是音乐,文字是文字,但文字是由音乐生发出来的,我要不听那音乐,我出不来这样的文字,你听了这音乐,出来别的文字,——这正是我们交流的旨趣所在,如果你的文字与我的文字完全一样,168就可以关张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