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桂林D烧——古典音乐品味人生 [复制链接]

查看: 64299|回复: 194
11#

关于CEC TL-1X 的经典评论可参考: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aspx?topicid=119291&page=82
TOP
12#


每次到D烧家都要听这首斯塔克演奏肖邦的室内乐曲,在他这里我可以讲是百听不厌,这次换了CEC TL-1X 后,在原韵味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密度加大,非常高,信息量丰富,音场深远,重新聆听这张优美动听的塔克演奏肖邦的室内乐曲感到十分的优美。
这张肖邦的<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是在1960年7月录于伦敦郊外的华特福德镇的音乐厅,从聆听的录音效果的角度而言,则更优胜,大提琴家有一种动人的韵味,琴腔共鸣历历在目,从中更能体会演奏家在演奏过程中焕发着无限热情;聆听中感受到演奏家在技巧上则绰绰有余,音色十分优美丰富。整套系统下盘特稳,这充分体现出高级转盘的最大特色.
TOP
13#


当天夜里与D烧谈到深夜,他说:我觉得吧,应该从古典音乐本身出发,什么音乐都是有她本身的创作历史和创作背景的,脱离背景单独去听当然不怎么能体会到古典音乐的美罗!所以我建议在听之前先了解一下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以及那个曲目的创作人的情况相信可以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意图。在所有的我听过的贝多芬曲子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没有为大提琴写过大型的协奏曲,但是我们现在正在聆听这张碟中的五首奏鸣曲足以抵消人们内心的遗憾,通过对本曲的聆听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贝大师为两件乐器(大提琴、钢琴)的地位作用安排得如此巧妙,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夫妻、师生和挚友。里赫特的琴音在我换上了CEC TL-1X 转盘后,更能体现出了他魔鬼般的琴音,是那样的一贯的清澄透明、气魄伟岸、神采飞扬;而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奇也是非凡之辈,演奏出来的中低音域的抒情歌唱性的把完得十分精准,这得于CEC转盘的沉稳大气,充分体现出演奏家斧凿痕迹,成熟刚键的个性。
CEC转盘的沉稳大气还体现在:两位大师的演奏配合默契,没有想象中的咄咄逼人地你争我抢,他们把整个身心投入到音乐演奏的愉悦中,沿着贝多芬优美的旋律潇洒并行,留下点点甘露,滋润听者!这就是用高级转盘欣赏的品味!
D烧审美能力当然不是听一两首曲子就能培养出来的,俗话说“三代培养出一个贵族”可见培养审美能力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积累(他说“我用了二十多年来钻研古典音乐重放”),不断的拓宽,不断的加深。
TOP
14#

md!删了!!!
最后编辑溪秀兰 最后编辑于 2009-07-25 11:57:56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5#

看见D烧就顶!
TOP
16#

飘过,顶各位。
TOP
17#

O(∩_∩)O哈哈~!从楼底顶上去!直到银河系……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8#

好几天没复贴了!帮顶!
吹水公话斋:认真去玩,随便去听!!
TOP
19#

前两天在阳朔和名琴LP兄去了松香味兄那里烧过。松味兄用普通的器材能发挥到这样的水平,深感体会。因时间的关系,可惜没到D烧那里听下。在此谢谢名琴兄.松香味兄热情的招待.
TOP
20#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09-4-20 11:34:00 发表

每次到D烧家都要听这首斯塔克演奏肖邦的室内乐曲,在他这里我可以讲是百听不厌,这次换了CEC TL-1X 后,在原韵味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密度加大,非常高,信息量丰富,音场深远,重新聆听这张优美动听的塔克演奏肖邦的室内乐曲感到十分的优美。
这张肖邦的<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是在1960年7月录于伦敦郊外的华特福德

恩?原来这张斯塔克封面上还夹着一张裁剪下来的当年报纸介绍此碟的纸片,不见了?呵呵,上次我去在D烧那也听过这张,还有一张SONY正价的贝钢协4更是记忆深刻,播蔡老姐更是没有说的,老嫂子还在一旁现场哼唱咧。
时间就像乳沟,挤挤总还是有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