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梁祝》诞生50周年,今天看了对何占豪的访问 [复制链接]

查看: 3283|回复: 10
1#
今天偶然看了上海东方卫视的《可凡倾听》(每周日22:00)访《梁祝》小协作者之一何占豪,上半部。了解了当时创作这部音乐的一些花絮:

1、最初创作由何占豪与丁芷诺、俞丽拿等上音学院的“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进行探索

2、等作曲遇到瓶颈时,由领导安排请出作曲“高材生”陈钢,陈钢不会小提琴,一开时陈钢不愿接手,差点错过了这部伟大的作品(按历史进程来说,当然没有陈这部作品还是会诞生的,但肯定不会是现在的面目了)

3、何占豪相当于是土炮派,属小打小闹,出生于越剧的发源地浙江绍兴,在上音学院进修小提琴,而陈钢算是学院派,在上音学院师从丁善德学作曲

4、朋友们非常熟悉的小提琴“爱情”主题是何占豪从越剧“妹.妹...啊”“娘.子...啊”唱腔中偷师的

5、陈钢的父亲陈歌辛是上海滩上著名的作曲词家,《夜上海》、《花样年华》、《玫瑰玫瑰我爱你》等均出自他手,解放后被打成右派

6、何占豪挺随和风趣的

...

今天看的是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下星期日播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最后编辑anfield 最后编辑于 2009-04-19 23:21:44
分享 转发
男人要多听音乐,才不会胡思乱想。
TOP
2#

应该是“首演”50周年。

烦请介绍下半部分,我们这里恐怕看不到。
壮士豪情怀天下
英雄仗义本无名

江门市青年音响爱好者协会
TOP
3#

请用GOOGLE查询“《可凡倾听》”视频,但可能不是实时的。
男人要多听音乐,才不会胡思乱想。
TOP
4#

嗯!“按历史进程来说,当然没有陈这部作品还是会诞生的,但肯定不会是现在的面目了”

——那得看怎么理解了,如果……的话,这部作品虽仍然降生,可最有可能如样板戏一般,沦为政治意识形态符号,丧失人类艺术的普遍意义。历史不容许假设,但可以联想!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5#

陈钢的父亲陈歌辛与陈蝶衣先生同为中国第一代音乐人,当年在上海滩号称“双仙”。

陈蝶衣先生为当年上海滩最后硕果仅存的音乐人,前年去世,百岁高龄。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6#

原帖由 溪秀兰 于 2009-4-19 23:41:00 发表
陈钢的父亲陈歌辛与陈蝶衣先生同为中国第一代音乐人,当年在上海滩号称“双仙”。

陈蝶衣先生为当年上海滩最后硕果仅存的音乐人,前年去世,百岁高龄。


溪姐对于这个时代的音乐估计是如数家珍了:)

据陈钢自己说,一开始拒绝参加创作团队也有他父亲的原因,陈哥辛被打成了右派,他觉得这个“右派”儿子的名字不适合出现在“献礼片”中,另一个原因是59年正好是他四年级,自己要准备毕业论文(按:还有比《梁祝》小协更好的毕业作品吗?^_^)
男人要多听音乐,才不会胡思乱想。
TOP
7#

原帖由 audio 于 2009-4-19 23:21:00 发表
应该是“首演”50周年。

烦请介绍下半部分,我们这里恐怕看不到。

最正确的应该是“公演” ^_^
男人要多听音乐,才不会胡思乱想。
TOP
8#

没错,“首演”N次才“公演”的。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9#

梁祝,好曲目!
TOP
10#
男人要多听音乐,才不会胡思乱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