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行归来,重燃发烧热情
如今的中国发烧界其实处于亚健康状态,扭曲的电声观念,变态的“发烧录音”,病态的听音习惯比比皆是。厂商的广告,杂志的枪手,论坛的“托”将音响发烧“包装”的面目全非。在此大环境之下,让热爱技术开发实践的diy和热爱音乐艺术的真正发烧友,对相约挑灯夜“战”,促膝长谈悠然向往!
前不久在论坛认识了阿苏前辈。通话数次,便按捺不住冲动。于是相约星期六开始了。。。
上午7点起床,驾车前往苏州接上小谢,为了速度,苏嘉航绕道嘉兴前往上海金山区见到了阿苏前辈。特别惊喜地是七十余岁的沈老前辈,身体矍铄,特自驾车50km从城区赶来。一起探讨全频扬声器。
里屋的三角钢琴,墙上的钟表收藏,大量的音乐唱片让我顿生敬意,聆听过程中,阿苏对唱片音乐的理解,艺术家的演奏技巧,舞台录音摆位侃侃而谈。随车带去的一对3寸小箱在王小平20W功放的驱动下虎虎生威,除了流淌的音乐让人再也不好意思去分析其高音、中音、低音。此时器材找到了其价值回归----服务艺术。下午3时一起去了奉贤得历先生家,大家有说有笑,不无为厉兄家里拥有如此高档之音箱(C1)高兴。其间阿苏扮演点唱机的角色,报唱片、Track号播放,同时介绍曲目、演奏家背景:-)。。呵呵
下午回来继续到阿苏家听音乐,爵士钢琴、民乐。让我们震撼。将近晚上8点再去jazz家领略单声道100w大甲那宽松大气的声音,同样,进屋钢琴,大量的唱片收藏让我们高兴。大家谈论技术,谈论唱片录音,探讨发烧真谛,直到将近23点才离开。 晚上我到家快1点了。累但是高兴。 这次没见到激光鼠大哥,据说有重要客人呵呵
晚上兴奋得没睡好觉,一早就来发帖子。
我希望中国发烧界能和国际接轨,戒骄戒躁。技艺最好双修呵呵,其实昨天和大家的交谈中发现搞技术和搞艺术本身不相矛盾,器材的艺术展现蕴含了科学道理,没有神化没有迷信,也没有盲目崇拜。大家遇到对某器材的怀疑,千万不要盲目批驳也不要盲目追捧,伤了感情。给自己一个机会,听一下,感受一下,再提出自己的疑问,肯定有合理的解释,有收获。大家一起进步岂不开心! 也希望前辈老鸟们要多给初烧菜鸟机会,多聚会,多交流引导。在论坛pk来pk去真的没意思。还是自己听吧。
======================================================================
转一个其它坛的帖子,上海音响爱好者看来已经“先知先觉”起来了!!!
原帖见:
http://bbs.newhivi.com/thread-224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