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向国内的“原版”CD、高仿CD、打孔CD、盗版CD说再见!(ZT)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耳机大家谈
原帖地址: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681260&fpage=0&toread=&page=1

向国内的“原版”CD、高仿CD、打孔CD、盗版CD说再见!                        

各位大哥大姐小弟小妹们你们好,我是耳机大家谈的铁杆潜水者,潜水n久,一直在学习中,从未发表过任何主题,但今晚不知道什么兴致使然,让我无论如何都想表达一些东西,在此权当是一种音乐心路的交流吧。

鄙人从18岁的时候开始听古典音乐,又酷爱摇滚乐,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十年中,积累了大批音乐光盘,这大概要分作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混在音像店里淘碟,包括国营店,私营店,地下黑店,总之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无论什么途径都要弄到手;第二阶段是混在网络上淘碟,卓越的,亿家的,淘宝的,总之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无论多少钱都要买到手。到了今天,也就是此刻,细数一下已经拥有2308张完好的所谓的供自己收藏的CD,有972张自知没有收藏价值的早期或盗版盘、或打口盘的CD。

前几天本来想在淘宝网上淘一张正版的英伦摇滚《X&Y》(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欢这张专辑),一些大盘,只要中图有的,我都会在那里购买,可是这张CD我们这里实在是搞不到了,我只能选择网络,渐渐地,我发现一个问题,好多卖家标注着“欧美原版未拆封”,但单价却比其出厂的价格都要便宜一半,又非打口盘,也不是高仿,即便他再有途径,又靠什么途径拿到这些盘面呢?于是,我给曾经一度卖打口CD的老友打了一个电话,问他这种盘有没有途径是正版过海来的,但答案让我更家坚定了我的猜测:“中国除了自己出的碟子,所有进口的你只能相信中图,你以为一张几十块钱的进口盘商家就赚你几块钱?他标80,最少赚你三分之二,标30,那这碟子成本就几块,这点还用问我吗?”因为我这个朋友知道我经常去图书大厦和外文书店买东西,也好多年没在他那拿打口的了,人在慢慢成熟的缘故吧,他都对我会相信会有“特殊渠道”这个概念感到惊讶。

听了他的一席话,我简直要疯掉,我自认为很有成就感的那两三千张CD,中间很多也是在网上购买的,即便我跟很多朋友一样宁可相信它们都是正版,但不幸总归是会发生的……喜欢听古典音乐的朋友都会知道几个比较有人气的网店,里边不仅货全,几乎是你要什么就能给你搞到什么,而且价格厚道,厚道的程度让你在中图买一张盘的费用可以再他那里换成两张甚至更多,这种事情真让国内古典音乐爱好者高兴,不可否认,我在这些店里面买了数百张盘,并洋洋得意地将它们放入我两千多张自认为有收集成就感的队伍之后中,或许也是那种贪图小便宜心理和大众自我安慰心理作祟吧,我很反对别人说那些盘是高仿,甚至也会在网上为某些店家正名。之前从来就不怀疑它是冒牌货物,直到这两天,我才陆续地拿出之前买来的片子,在网上查看不少辨别真伪的方法,其中还真有一些盘的确跟正版有出路,比如说很多盘在买来的时候包装纸和原版严重不符(这个很多人解释为走私时的缘故,但我现在不信了。),另外有几张盘小册子上的德文原文跟国外网站上看到的不同,也有一些带有签名的碟子的收笔处冒出了碟皮边侧,正版没有这种情况(解释一下,对于不听古典的朋友不要误认为这种签名是亲笔签名,正版碟也都是复印的。),更有一对卡拉斯的歌本,居然两张不同的歌词是一模一样的,我这时候还很坚信,国外的厂商也不可能那么完美,或许出点错误也是应该的,但更令我一头冷汗的是当我随便拿着几张网购或者在小店买来的“正版”去用我老师的高端设备听时,他问我这些盘都在哪儿买的,我说在中图,他就说了一声“哦——”拉了很长的声音,再没说别的,我能感觉到他的意思,只是他不想说出来而已。

回到家中后,真的极度郁闷,这种途径买来的几百张碟子价钱少说也有三四万的了,居然让我这么愁。就注册了一个新的淘宝号码,在其中一家经常买碟的店换个形式买。该店我就不说名了,毕竟我不想闹谁的不是。以卖古典为主。我就问他,可否给我在国外带个非古典的盘,他问我是什么,我就告诉他一张摇滚专辑的名字,他让我告诉编号和年份,这时候有两个念头闪过我的大脑,第一个是他要在“那头”查询是否有这张碟,如果此观点成立,那么他是个真实的好卖家;另一个念头,他要,莫非自制作一张给我?越想越吓人,不到一分钟,他又让我把所有曲目告诉他,我晕,之前的第一个念头怎么越来越清晰了呢?我就给他了。这张专辑很有趣,在Google的MP3音乐搜索中,本来12首歌曲的CD,被删减了2首曲目,该两首曲目是他们乐队在正版中加入的练习曲,但Google没得到这两个的mp3版权。我复制的是10首歌曲,结果老板一个OK,就给我下定心丸了,说能。你们想知道后来如何吗?我收到的是10首歌曲的自造版本还是12首歌的完整版本呢?也许老板要是能在网上多查一下专辑的资料,而非是完全相信我给的就是正确的,那我还会是他忠实的买家,可事实真的让人很寒心。那封面的清晰程度比我拥有的国外朋友送的原盘都要清晰、都要自然、都要“原”……价格呢,被解释成一个好卖家从来不卖这种盘,只是因为有朋友需要才代购的,所以就不赚你钱,就不到一百吧,毕竟你是个老买家,我再随着送你一盘廉价版的《XXX》。听到这里,我真是想笑又想哭。

这不由得不让我想起曾经在HIFI168上一个收藏上万张的老爱乐者说的话,大概意思就是国人有在香港买高端设备的,然后在国内压盘,这种高端设备可不同于几年前那种盗版的,几乎就是一条复制生产线,只要有原版CD,它就能给你复制出N张相同的来,一般低端器材都难以分辨的高仿CD,可以说做工甚至比国内引进版的公司都要厉害,当然,如果你不在乎一盘几十块钱来买这样的CD,纯享受音乐倒也无妨,如果你真的很在意版权问题或者有收藏癖好,尽量还是别吝啬一张好碟比非正规渠道多的那几十块钱了,毕竟音乐这东西本身是无价的,我们用钱买的是对厂家的尊重,也是对音乐的一种尊重,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更是对盗版的打击。我起初还认为这是一种阴谋论,还对他的话不屑一顾,当我得知所谓的那些渠道都是从香港供源时,为什么我更相信那套价值几千万的设备在中国真的就存在呢?又为什么价格相同的卖家们不同时共享这套设备带来每年几百万的收入呢?又为什么不能靠一些所谓人品积累是那套设备带来的精神需求呢?大家的盘,你的也是“正版”,我的也是“正版”,只不过我们的参照物是彼此罢了,所以口碑的形成,说白了是自欺欺人。

又想提到一些关于打口盘和翻版盘的小店,大家估计很少有人希望买到盗版,多数人宁可买打口的也不会去沾盗版的边,因为很多碟子不仅伤害机器,保存年限也是个问题,更别说音质了。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些打口盘真的就是国外的打口吗?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为什么我那个卖打口CD的朋友直到现在还会有“渠道”呢?我可以郑重地告诉大家,那种所谓的打口CD渠道,国外少之又少,几乎都不存在的,尤其像是在荷兰和德国这样严谨的国家,尤其是那几个大厂的碟子,他们的员工素质甚至都可以去造人民币,又怎么会在你的利益劝说下,故意把口打偏,故意不伤害到碟子本身呢?若是在八九十年代,那时期的年轻人热爱西方文化,买到的打口碟我敢百分之一百的说是真的,但现在,绝对不会有,即便有,也轮不到我们去享用的了,请相信我这些话,因为我有一个专卖打口的朋友,我在这里也不想多说更多了,毕竟已经对我朋友的饭碗。。。呵呵。。。只是让大家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你在街边到处可见的盗版盘子一溜烟都不见了呢?为什么自己想买盗版反而困难了呢?那就去问问网上那些多了一个小孔孔的CD吧,只因为自身多了一个口,他们的价值都跟着涨了。再去想想那些所谓的原版“二手”货吧,将CD在地上打个滚,擦一擦,就说这是个人收来的原版盘,只不过已经拆封了,现在只要二三十就卖了。事实上,它们跟5元10元一张的兄弟碟,都一个妈造的……当然,我指的是大批量这样卖碟的,估计也真有那些自己爱好收藏的人想转让原版盘的,但这样的估计也不是为了拿碟子大批量赚钱的人,因为他们不是商人,那么评价信用高低对这些人似乎就无所谓了,你还别说,真的有好多人就喜欢找些没有卖出去很多东西的卖家,也许这才体现出淘东西的乐趣,你的,我的,他的,不要的,我要了。。。

这两天,确实有点上火,不过既然事实是这样了,我也无话可说了,那些盘我还会继续留着的,因为那是我十年来的积累,盗版正版的意义似乎不怎么重要了,它叠加了岁月的痕迹,只不过这痕迹中让人心酸的地方挺多,一个真正爱音乐的中国人,居然不能靠着正规渠道享受世界资源,要是中图的碟片全的话,廉价的话,我想很多人不会选择通过其他途径购买艺术品,怪只怪……哎~

有时候也为自己生在一个尴尬的时期而茫然。如果我们再早生几十年或者再晚生几十年,估计就不会有这么多费神的事情存在了。早生的话大多数人或许不会太在意版权意识,晚生的话大多数人没必要为版权问题担惊受怕。我也是个爱好广泛的人,不知道各位有多少人喜欢看电影,喜欢打电玩的,要知道,一张正版的ps3新游戏可能四五百不止,但仍然有很多人省吃俭用地买下来,大家在追求着什么?其实没有玩物丧志这一说,所有有爱好的人都对生活充满了色彩感,不希望自己的一生是白活的,所以才要经历所有美好的事物,这些美好的事物宁肯用我月薪的几分之几去供给着,只要自己喜欢,只要自己心安……

说了这么多,我的本意大家明白了吗?一切让人心安理得的艺术品,请选择正规的途径吧,即便需要绕弯路才能得到,也要让这种弯路在艺术品本之外。比如说从国外的网站直接购买,而千万别浪费自以为很合适的金钱去供养那些奸商们了,他们成了百万千万富翁,有多少人知道这背后藏着许多猫腻?我不否认,在国外的亚马逊网上买一张CD的价格要比国内高很多很多,但其实更多金钱是花在了邮费上,我给大家贴个价格,大家看看便知,其实这样的四张纯正版CD的价格,国人,尤其是真正爱音乐的人还是能接受的,并且算来算去似乎比中图还要便宜,虽然这是通过代购的。(专辑名称我就不写出来了,都是比较经典的、国内买不到的古典音乐。还别说,亚马逊上连老版古尔德黄皮儿的哥德堡变奏曲都能拿到,虽然是再版,但总是比白皮版的要强啊~收藏!)

$9.99

$14.99

$12.49

$10.99

商品总额 $48.46

美国国内邮寄费(详情) $0

国际邮寄费(详情) $9.99(1磅)

代购费(详情) $3.51

美元总额 $61.96

人民币总额 433.1元

12天左右到您预留地址


很多地方都可以代购亚马逊,只要你找到一个比较稳妥的代沟方就行,至于哪些合理,自己找到适合的就是了,起码这些有亚马逊给的发票,最重要的是它们不可能是高仿的。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在国内的网上买上边那四张盘,就拿淘宝来说,比较诱人的价格也达到280了,折合70元一张。多加160元,你得到的是什么?哈,貌似我在打广告了,大家不要说我是在给亚马逊或者中图做广告吧?那有点可笑哦~

都是真诚的感言,希望各位,尤其积蓄还不多的小弟小妹们,为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宁可多掏点腰包吧,即便你一个月只有一千块钱或者更少,只要抽出一两百来在你的爱好上,渐渐地,在你的将来,你也拥有甚多了,当然,不仅拥有了实物,也拥有了一段回忆,对吗?就这些了,最后谢谢大家听我墨迹。哦了,觉觉了。
最后编辑lamer26 最后编辑于 2009-04-16 21:39:22
分享 转发
TOP
2#

买摇滚CD的那个细节我没看明白
TOP
3#

lz的帖子让人忐忑不安!难道。。。也是假碟?
TOP
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诱惑最后的基督 最后编辑于 2009-04-16 23:11:24
空虚的脑袋并不是真正的空虚,而是因为它:装满垃圾!
TOP
5#

其中还真有一些盘的确跟正版有出路,比如说很多盘在买来的时候包装纸和原版严重不符(这个很多人解释为走私时的缘故,但我现在不信了。),另外有几张盘小册子上的德文原文跟国外网站上看到的不同,......

=======================================
原版每个批次的包装,印刷是有出入的。
你拿几年前的盘和现在出的来对比包装,当然不一样了。
你这种鉴别原版的方式太可笑,太神经兮兮了吧。
都买了几千张盘了,LZ连鉴别原版的最基本方法都没找到

同意诱惑最后的基督的说法,为了免得你太累了,你还是到国外买盘吧,但不要误导初哥。
TOP
6#

广告吧?换台...
TOP
7#

自己会识别就行了。
TOP
8#

原帖由 天天_2003 于 2009-4-16 22:11:00 发表
买摇滚CD的那个细节我没看明白


他的意思就是那个商家在网上下载了10首歌然后再以正版卖给他,但是应该是12首,有两首歌是在网上不能下来的,因为google没有获得授权。我看了这个故事倒是好奇,google没有一个所谓的什么MP3搜索,只有googlemusic,而且查到的歌曲或者专辑都要在itune或aol上购买,楼主是不是能够可以提供这个摇滚专辑的确切名字,那么我们也可以到google上去查一查是不是那么回事? 还有楼主说cd册子上的德文原文与外国网站上不同,楼主能不能提供那些外国网址?我到目前还没有找到那一个网站会提供cd册子里的那些原文。楼主最后提到的amazon上好像也不提供这些原文的。
TOP
9#

有人说中屠的也是假碟
TOP
10#

刚刚才注意到这个帖子是楼主转贴的,不好意思,那么我的这些问题看来也没人来回答了。
TOP
11#

兄弟你现在才发现这个问题呀。



迷信呢
TOP
12#

楼主就是搞代购的吧?
TOP
13#

看到最后马尾巴露出来了,哈哈
TOP
14#

好象乱七八槽不知道说什么,YLJ都是国内产,他们还弄这么多盘基,各种不同的流水制作盘,还有中古日本的东西,各种各样,仿得出来么?而且上海中屠也进过一批YLJ,我就买到过口原盘,价格是特别便宜,买回家才发现,你是中屠可信,也不可信吧?
TOP
15#

假货多啊
防不胜防!
TOP
16#

同意4楼的观点!
TOP
17#

帖子文笔不太通顺
TOP
18#

90年代,我也在中图买过打口的LP。您的文章没完全看懂,我是不太理会这个问题了。我还是相信金海印二楼的经常广顾的商铺。正如在海印买的水货相机,有风险,但是真货,只是进货渠道不正常。
TOP
19#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09-4-17 8:17:00 发表
自己会识别就行了。

这是。中图也不一定,其他也不一定都假。而且谁知道今后呢?
毋意、毋比、毋固、毋我。
TOP
20#

太上老君八卦炉去炼下--------------------------

火眼金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