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目看其来很虚,不着边际。因为仔细想起来,可以列出一堆的要求和条件,而且,哪一个似乎都割舍不下。这里用了“最”字,实际上并不恰当,因为没有“最”的度量标准可用。尽管如此,我觉得,还是要指出一个要求,来作为选择器材的条件。这就是,选择Hi-Fi音箱系统的时候,必须按照现场聆听的响度去要求。也就是说,你要把音量开到和真实现场差不多大小的情况下来考验器材。
以现场为参考,是一个使用烂了的词语。各大家通篇的讲述不计其数,但似乎都没有点到睛。其实,以现场为参考,无非讲的是器材所能给你的临场感。而临场感的基础之基础,就是响度。如果响度和现场相差很大,那自然,所有的东西,都会远离临场感。以现场为参考的“场”,究竟在哪里?很多老鸟让你去听现场以获取经验。但是,当囊中羞涩的时候,在20排之后或楼上的座位所听到的现场,根本不能作为器材的参考的标准。理想的“场”的位置应该在指挥附近的位置。对于交响来说,指挥调整乐手,都是根据他所听到的东西进行的。当然,他也会坐到听众席来听一下效果,但,终归他是站在那个台子上来调和乐队的。一个好的录音师,也一定知道,他录出来的东西,要指挥认可才行。所以,录音回放,理想的情况也大多是接近指挥附近的感觉才对。所以,录音的话筒,也在那附近(当然,录音师要根椐话筒的衰减情况调整录音后的电平以保证达到这个要求)。在家里,你离音箱的距离,也就3、5米。因此,你要知道,现场距离乐队3、5米的响度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你要知道离你3、5米的乐器,声音有多响。然后,把音量也开到这样响。现在,你来听听,这套系统究竟好不好听。现场参考的另外一个好素材,就是爵士。从某种角度来说,爵士就是近场聆听欣赏的,爵士的录音绝大多数也同样是近场录制的。所以,听爵士的时候,也把音量开到和现场一样大(可惜国内少有听爵士现场的机会)。这时候的保真度和气氛感才是你检验器材真实水准的状态。
买器材的时候,大多商家是按照他的想法调整音量的,有时候很好听。但你还是要按照上面所说,让他把音量调到合适位置,你再看看有什么问题。
所以说,挑选音箱系统,首先要把音量搞对,再去评判器材。另外,有的高等级器材的合理使用环境并不适合家里,所以,在商家好听,是因为他环境很大,你坐的位置比较远,他音量开到你觉得合适的时候,正好是系统表现理想的状态。而搬到家里,环境小了,音量就开不到那套系统的理想状态,所以,也不是越高级在家里就越好。
有些小型桌面系统,素质上也许不低,但那也许只是听音乐旋律用的,要想让它表现临场感根本就不够。所以,选择器材,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要的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