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化玩到最后,就是“风雅”两个字,风雅但不风骚,风后着一骚字,则文化全无、品味全无;雅字前若无风,则又高雅,古雅,似又少了些意趣,如我国古琴之只雅不风,又顺着高古的路子下去了,其最后的归宿可能是修道或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终非我辈凡人所能消受。以法、意、德三国之乐观之,则意人之乐所重之感性偏于直接,聆久后必生乏意,德人之乐精神性过重,聆之久则形销骨立,其于愉悦人心方面终显不耐。唯法人之乐,游走于精神与感性之间,于渐进走火入魔之际翩然返回宫闱,又于感性偏向太过之际回返园林,其于感觉与精神间不温不火,意蕴十足,其为人性之最佳况味也。近与高人聊天,其谓法国文化为“感觉之微积分”,实乃至论也。法人之葡萄酒、之香梹、之香水,皆此之韵也,正合我天朝孔老夫子之“哀而不伤,好色而不淫”之标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