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老浦东前辈交流:普通电脑电源线胜过发烧线(不是虚构) [复制链接]

查看: 8020|回复: 32
21#

原帖由 Wilmer威馬 于 2009-4-2 12:2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gzjacky 于 2009-4-2 10:08:00 发表
去年99.3电台曾经有一位粤港发烧前辈陈大侠踢爆市面上的所谓发烧线。


原帖由 gzjacky 于 2009-4-2 10:19:00 发表
真实跟机线,我们所谓叫的(电脑线)是厂方的工程师教声的,但到我们手上当它鸡线把它扔了,动用重金找天价的


  威马兄的解释真是清晰明了,佩服佩服!
HIFI玩到这年头了还有人跳出来指责线材的作用真是不知社会进步还是落后。
TOP
22#

是属于线材无用论的变种,鉴定完毕.
音响的目的还是高度还原音乐,好的音源非常重要,听不到细节的系统何来还原音乐?
TOP
23#

这个我自己比较过,在我的系统上,最贵的电脑电源线也完败
TOP
24#

这样试验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线材搭配比档次跟重要,机线也是线,它比较平衡顺滑自然, 但是讲推动力,解析力,定位就都弱一点,不换一样可以发烧,如果搭配不当,有些发烧线还没有机线的自然和音乐感,一点不奇怪的。
38“毒物”
TOP
25#

原帖由 38度5 于 2009-4-2 17:01:00 发表
这样试验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线材搭配比档次跟重要,机线也是线,它比较平衡顺滑自然, 但是讲推动力,解析力,定位就都弱一点,不换一样可以发烧,如果搭配不当,有些发烧线还没有机线的自然和音乐感,一点不奇怪的。

做线的能这样说,很客观,有些欧洲的名机也是不能换线的,经过厂商殷别做出厂的随机线,照样是出好声,还是天价的器材,所以动不动就换线是一种跟风,正确的听感才是换线的条件....同意38.5的看法.
退烧也是一种平衡.....
TOP
26#

嗯 。
LINN一套N贵的西装,也就是用个k20,照样好声。。。
线材不是无用,线材其实就是器材 ,还是在于搭配 。

我这台nait 2是用的din接头,我用了一个极细极垃圾的din转rca,淘宝上卖 一个五块钱。。
不过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感觉到这个头成为系统的瓶颈,,,
当然不排除换一个更好的头能对声音直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编辑appleblue2000 最后编辑于 2009-04-03 13:06:05
TOP
27#

原帖由 Wilmer威馬 于 2009-4-2 12:23:00 发表
对一半、错一半。

面向公众发表言论者,即使背后毫无商业动机,也一定存在一种利益:“名气”!任何人为大众做任何事一定有正面个人得益才有推动力,即使一个无名氏慈善家可能只是主观的为自己积福才做好人,不一定真心伟大。

楼主举的例子是 NAIM,从来老烧也知,NAIM、LINN 等品牌的市场策略是「高档生活享受」,故此开发时为了用家不折腾,才把随机线考虑在内,道理就如高档房子送家具电器裝修一样,让你一买就可舒服的住,但这就代表没更好的家具电器裝修吗?另一个例子是日本奇迹 HARMONIX/COMBAK,木内和夫的调声神技无人置疑,他家的机器随机的电源线是有零售的几千元同厂发烧品,但一样有用家扔了,原因是用家并非用全套 HARMONIX/COMBAK 组合,就存在变数,道理就如新派菜的什么法式中菜、西菜日烹,不是统一搭配,调味上就得变通。。。。 最后一个例子,我威马混这行头混了 22 年、打品牌打了 10 年,为 NAIM、LINN 和 奇迹的用家配过不少欧、美、日的发烧品牌线,也卖过不少我开发的 NAIM 专用线,从没一个退货,难道我走足 22 年运,碰上过百个 NAIM、LINN 和 奇迹的用家都是木耳朵!?

至於广告书本和大侠的口水怎搞作,最多搞你头一次,你也最多苯一次,但不少进口发烧品牌线生存了不少年头,连我威马也能白混了这么久,音响市场能有多大?HIFI 再忽悠,也不及家。。。 电节能!?嘿!也不及电玩,一个游戏。。。 一种配件!?靠!

所以,有能不用发烧线,但不应排除发烧线。



威马兄说的实在。咸菜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无用的。
最重要一点,有些个性强烈的咸菜,搭配不好,反而起到反作用。

hifi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多少年了,一些普遍被接受的东西,如果你察觉不出,先不要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先要检讨自己的观点是否片面,听的东西是否太少。
很多朋友发烧不是很理性,整天梦想找到1K可以PK 100K的器材,整天试图揭露所谓的hifi骗局。
奇迹不是没有,不是还有人彩票中几百万嘛,就看你运气了。
骗局不是没有,但是如果你只开过QQ,看到那些开宝马奔驰的人动不动几个轮胎几万块,你说别人是皇帝新衣之前,最好还是先要掂量一下自己。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09-04-03 13:33:23
TOP
28#

中国的HI-FI产品要强真的很难,哈哈。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29#

其实一点也不难,拿出东西来,得到大家认可。
很多国产厂商已经渐渐做到了,通过十多年的努力钻研和踏实实干。
TOP
30#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9-4-3 14:27:00 发表
其实一点也不难,拿出东西来,得到大家认可。
很多国产厂商已经渐渐做到了,通过十多年的努力钻研和踏实实干。


说得好!!!

但我估计大哥家里听音响除了用国产交流电之外,其它大部份是进口的,我没估错吧。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