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发烧友从一开始的单一流派,逐渐细分为后来的三支流派:其中一支是对音乐作品本身的发烧,我们且把这支叫做”丫丫派”;另一支是对HI—F,音响,即声音还原效果的发烧,这一派可以称之为“HF派”;最后一支是对AV家庭影院,即电影、音乐会的发烧,这一派我们可以称之为“AV派”。对于“YY派”而言,他们所追求的,是对音乐本身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的理解与思索,如在听《梁祝》时,他们只需一台普通录音机,或者一个老掉牙的收音机即可听得如痴如醉,根本不讲究音响器材的档次。对于“HF派”而言,也许他们感兴趣的并不是音乐的本身,而追求的是音响器材高保真的还原效果,完全是另外一副烧相。对于“AV派”而言,一是人数多,但大部分人处于一种娱乐为主的低烧状态。二是其中又分为音频发烧和视频发烧两类,因为这些发烧友大部分是从“YY派”“HF派”发展而来,是发烧友中的中坚力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 “YY派”与“HF派”为了探求发烧的真谛所在,即音乐与器材谁是主角、谁最重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而引发的一场声势浩大的争论,口诛笔伐,互不相让,虽然最后无果而终,但却为音响发烧友阵营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音响发烧友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可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一发烧群体的温度开始降温,发烧人数增长趋缓,并且呈现出青黄不接的势头,已经到了不可等闲视之的地步,必须引起发烧友们极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