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朋友办了音响网站,关于音响方面的,在网站的论坛上,拉拉杂杂写下万把字,有自
己对音响、对音乐的理解、有对人生的感悟,有朋友间的戏虐,感于当时、写于当时,回过
头来看看有的有些意思,也有无病呻吟,毕竟太浅太浅,贴上来和大家作个交流。
1、 多年来,音响发烧友这个概念下凝聚了一批不多的苦行僧,是文化的幸事,也是你我的
幸事。犹如酒馆儿之于酒鬼、教堂之于信徒,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
想一想每个人接触音乐、接触音响的历史,颇多感慨,绝大多数发烧友都是从一支美妙的乐
曲步入音乐这个神圣的殿堂,继而有了自己对音乐、对器材的理解。
儿时父亲的电唱机让我接触了从“北京的金山上”“库尔班大叔”、“河里青蛙从哪里来”
到“定军山”到“卡门”、“天鹅湖”、“巴赫”,到许多现在还会哼唱可早已忘了名字的
曲目,上学后抱着一台“红灯”牌收音机位老柴的“悲怆”流下了第一滴音乐启蒙的泪水,
现在早已为人父的自己依然留恋那种心灵的颤动!
2、今年“青歌赛”上“原生态”大行其道,儿时笔者在命运的安排下,随父母行走粤、
桂、滇,六七十年代的田间路旁,物质生活的清贫,并没有阻塞人们的歌喉,那时听来只是
感觉有趣而已,同龄的当地小伙伴也青筋直暴、咿咿呀呀地吼着;西化盛行的那几年,回想
起来这段经历脑子里只有七个字“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再后来后来想
想大概是白居易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的黯淡心情加上清贫的儿时生活给我强烈的心理暗示带来
的不良反应。
现在的原生态表演过于矫情,再加上评论的语气,让人感觉有些“不知所云”。
音乐的产生源于什么呢?失去了青山绿水的背景,“原生态”又怎能有生命力呢?正如在茶
餐厅吃老豆腐、在马路沙锅摊喝咖啡。
可怜中国的听众观众早已失去了一些基本的判断,趋众心理过盛。
3、HIFI之路如何走?
HIFI之路首先要走得潇洒,活了几十年,觉得“潇洒”二字是最难做到的!
作为一个男人,潇洒不意味着对抗社会、换女友如换衣服、喝大酒、骂大街……
我的理解,名利是潇洒的最大障碍。可话说回来,“人生在世,名利二字”,谁又能回避
呢?
宋词中的一首最爱可以将潇洒二字写尽。
鹧鸪天
【宋】朱敦儒
我 是 清 都 山 水 郎,
天 教 懒 慢 带 疏 狂。
曾 批 给 露 支 风 敕,
累 奏 留 云 借 月 章。
诗 万 首,酒 千 觞,
几 曾 着 眼 看 侯 王?
玉 楼 金 阙 慵 归 去,
且 插 梅 花 醉 洛 阳
词中透出的那么一种桀骜不驯、一种诗酒打造的浪漫精神,一种底气十足的狂傲、一种真正
的潇洒,每每让我感慨不已!我想这么一种精神实质才能将HI-FI之人带入佳境。
HI-FI需要理解,软硬都要做到。首先要理解音乐,从作者、年代、创作背景到节奏、旋律、
和声和音色,要理解音响器材表达出来的音质、音色、层次、定位、清晰度、平衡度、结象
力等等。更要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音乐会给你带来很多很多,
HI-FI人有着双向的优势,所以会沉湎于此,乐此不疲。
做到了对音乐音响的充分理解,就达到了一个境界。
4、不常喝大酒了!可有时还有,都是小圈子。
十多年前,行业风气不正,很多地方以喝大酒为荣,每每被无色液体弄得魂不附体!
十来年前,有所觉悟,极为好“色”(啤酒、葡萄酒),此癖一直延续至今,每每被责为
“没品”!肚子胀得鼓鼓的,心里气得牙根痒痒。
话说回来,一人一个朋友圈,圈中又分为多个小圈子,男人则以大圈之中的小酒圈最为珍
贵,因为酒后吐真言,谁都不想喝完酒后转天悔得肠子发青!
欢迎大家数数自己5年、10年、15年以来的小酒圈人员的变化,可略见自己人生轨迹。
近三年来公出机会不少,可加一起西安十回、广东十回、上海十回,加上出差不会拐弯,郁
闷!!!
最想去的凤凰、敦煌、大理、、、,多是空中浏览,于是便利用旅游假租大巴和朋友去了内
蒙古西乌珠穆沁、山东日照……,印象不错,容日后细说。
坚持下来的是前几年每年夏秋两次去蓟县,加一起六、七次,一次一个地儿,感觉很好,雨
后青山、鸡鸣狗叫、老农促膝、粗茶淡饭、午后蝉鸣、静夜冥思……,再去十次我也不腻,
只要有心情!
5、世界杯
日耳曼民族除了她的中规中矩,还有着令人赞叹的坚忍不拔和平静外表下火一般的热情。
热烈的世界杯、三色旗辉映下的绿草坪上奔跑着长着一头金发的健康的人们,上帝真是给了
德意志太多的眷顾!他也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体育如此、商场也如此,和德国人谈判比的是底蕴、是精神、是毅力,而不是日本人的奸
诈、美国人的傲慢,德国的器材也有着同样的风格。
音乐台今天播出了04年的“柏林森林音乐会”,柏林郊外的瓦尔德尼森林剧场,除去了西装
领带随着音乐快乐地晃动着身躯人们、舞动的星星棒、演奏家们轻松的表情、西蒙-拉特幽
默诙谐的指挥,尤其是最后的固定返场曲《柏林的空气》,真真让我在溽热的下午呼吸到了
那清新的气息,谢谢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