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锦上添花 粉墨是梦II [复制链接]

1#

人生如梦,人生如戏,粉墨是梦把我国“十大”剧种的名曲选段所刻画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如烂漫山花淋漓展现、美不胜收。编曲、配器、演奏、录音,乃至成品皆一丝不苟,从而顺理成章地荣登“金榜”,红遍海内外,而赖以“用心做音乐”成名的“瑞鸣”,再接再厉打造“粉墨是梦II”,已引起笔者的极大关注。
珠玉在前,能否逾越乃关键之所在,因为“粉墨I”实在太美仑美奂,但从半年前听“粉墨II”小样,乃至今听成品“粉墨II”,笔者的担心是多余了。
同是“粉墨”编曲的盂庆华,在听“粉墨II”时不难看出,无论音乐性、深度、力度、层次都更具表现力和张力。为了精益求精,原计划是07年完成而延至08年,制作成本固然高了,然而更精彩了。
同是录音地点(央视大棚),同是原班人马(基本)的演奏大师和乐队,同是李小沛录音,笔者发现音色更纯净,线条更流畅,细节更丰富,空间感更好,音乐的神韵更细致入微。长足之进步令人拍手称快。
仿似徐徐清风飘至的清幽静远的“琴桃”,便是声名远播的昆曲《玉簪记》的主题曲,由古琴演奏家赵家珍抚弄下之千年古琴妩媚绝代,随之厚暖的弦乐群奏引来了悠扬徐暖的洞箫。形象地描述闻琴声而至的得见妙常的风流书生。清风、明月、花荫下的琴音和鸣,风月无边,能否造就百年好合,有劳阁下亲自品尝吧!
粤剧《帝女花之香火》相信大江南北,九洲四海无人不识。精巧的配器、出色的演奏,更是雍容华贵、凄美感人。千回百转的高胡、九曲回肠的洞箫,正是长平公主和周世显驸马在诉说破碎山河生离死别,双双于大婚中自杀殉国之千古悲歌,直催人泪下。
尚有古筝波光荡漾,板胡学话的吉剧《桃李梅.三放参姑娘》,古筝玲珑、二胡洒脱,情深意长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洞箫呜咽、京胡悲壮的京剧《霸王别姬.三家店》,打击乐震天、板胡豪迈的吕剧《穆桂英挂帅》等等。
正是:
三丈戏名 风云万变儿女情长
粉墨是梦 惊鸿一瞥国粹纵横



摘自《新音响》20093月版
分享 转发
用心做音乐!!!
http//:www.rhymoi.com
TOP
2#

碟子不错,在演绎和录音上感觉和粉1有些许类似。。。期待以后在录音上稍微平实点,别那么HIFI就好了。。。
TOP
3#

2比1更精彩 希望有3 很对本人胃口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间,便是一年好时节!
TOP
4#

伶歌善可
TOP
5#

伶歌善可  特别是小放牛,有意思

但粉墨是梦就就开始不行了

太关注HIFI效果,却把音乐改编得不伦不类

特别是南派音乐,完全背离了原来音乐的精髓

粉墨是梦ii    中  第九和第十的潮剧和粤剧,改编出来的样子面目全非,令人生疏,作呕!

是瑞鸣的制作人,对南派戏剧一知半解,还是故意标新立异???

败笔啊
最后编辑yang_cn 最后编辑于 2009-03-09 23:41:39
TOP
6#

味精太多
TOP
7#

原帖由 yang_cn 于 2009-3-9 9:35:00 发表
伶歌善可  特别是小放牛,有意思

但粉墨是梦就就开始不行了

太关注HIFI效果,却把音乐改编得不伦不类

特别是南派音乐,完全背离了原来音乐的精髓

粉墨是梦ii    中  第九和第十的潮剧和粤剧,改编出来的......


自己吹的天花乱坠,听众一提点意见(我也是买乐这几张碟的消费者),就把贴给压沉下去,是不会有进步的
TOP
8#

唉,伶歌的压片还是不行啊,我cd机器经常认不出来,其他的都没问题。之前粉墨是梦2也是,后来换了德国版的就好了。也懒得去换了
TOP
9#

第八首《穆桂英挂帅》开始的几声战鼓擂的有气势  接着一段幽怨的唢呐声响起......   ......
很好的一张碟
TOP
10#

原帖由 碧涧流泉 于 2009-3-9 13:43:00 发表
味精太多

同意,没真实感可言,似藏在乐器里听演奏。
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
TOP
11#

这类所谓的发烧碟听起来总是少点什么味道。
TOP
12#

瑞鸣挺怪物的,说它hifi,其录音仍有不少破绽(后期合成问题多多),而把民乐和西方的管弦乐混起来的乱炖,初听有新意,再听不咋的。民乐老祖宗留下来很多好玩意儿,李祥霆等这样的大师也还活着,民乐乱炖式的探讨够了。尽管吹的厉害,耐听的还是雨果早年的民乐录音,那是可以一路听下来,听几十年的东西啊。。。。民乐需要发展,当然不能总录那些老祖宗玩剩下的玩意儿,但是民乐的发展真的是要“乱炖”吗?瑞鸣我仍然会去试听,但是实在是没有了购买的欲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