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游记——体验鹦鹉螺(第8页详细听感) [复制链接]

查看: 26341|回复: 79
61#

把音箱入墙,再用水泥整体浇筑。声音很结实------------
TOP
62#

回复 16# 凯韵鸣 的帖子

好东东支持顶顶顶
TOP
63#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2-26 13:48:00 发表
在听音室前方砌一堵墙, 隔个小房间出来, 然后把箱子嵌在墙上, 声场是不是会很好?

融墙音箱和“全指向”音箱(即我们普遍摆放的音箱)的房间设计是不一样的,是因为他们的指向性因素不一样。另外,融墙方式局限于前导相音箱。
管善群教授发表的《扬声器的发声与信源以及听觉的关系之管见》的从第41段开始已论述两者之间的区别,以下为第53段的结论。
TOP
64#

回复 63# 凯韵鸣 的帖子

其实早在上世纪7--80年代的北欧,“融墙式”音响并非鲜见!只可惜没有保留当时的资料。
器材:怀念850、EMM SDCD/DCC2,JEFF天仙配、全平衡前级,240W*2、160W*2纯甲类全平衡后级,Spirit of Music、204.2,平衡丝带Valhalla,平衡AQ Sky,AQ DBS72V火山岩,丝带Valhalla,Onix 天王,Hovland
TOP
65#

“融”在(平面)墙的中央时其低频指向性因素提高到Qs(θ.Φ)=2;“融”在两面(直角)墙交界处的中央时其低频指向性因素提高到Qs(θ.Φ)=4。

这就意味着低频声压将分别提高3db和6db。如果低音单元距离地面较近,把地面也计算在内,将有Qs(θ.Φ)=8,低频声压将提高约9db。这样一来,原本设计频响曲线平坦的箱子,低频就会显得过分“肥臃”;相对而言中高频就会黯淡不足。因此,“融”墙的箱子是应该“例外”专门设计才能获得好效果的,而且,整个设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其“低频指向性因素提高”的特点,将低频延伸发挥至极,扬尽其长(增强低频),避尽其短(中高频黯淡不足),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恐怕是很难出好声的。说一句玩笑话,如果没出好声,可不要怪“融”墙“方式”有问题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6#

指向性和声压应该没有直接关系吧?
Aerofoam 吸声海绵 可代替3m Thinsulate 新雪丽,美国Auralex
taobao:http://micro-new.taobao.com/
weibo:http://weibo.com/asdffx
TOP
67#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2-27 0:30:00 发表
“融”在(平面)墙的中央时其低频指向性因素提高到Qs(θ.Φ)=2;“融”在两面(直角)墙交界处的中央时其低频指向性因素提高到Qs(θ.Φ)=4。

这就意味着低频声压将分别提高3db和6db。如果低音单元距离地面较近,把地面也计算在内,将有Qs(θ.Φ)=8,低频声压将提高约9db。这样一来,原本设计频响曲线平坦的箱

不错有道理!
TOP
68#

原帖由 asdffx 于 2009-2-27 3:51:00 发表
指向性和声压应该没有直接关系吧?


对!但是有间接“变通换算”关系。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9#

只要调出好声,就是硬道理!!!
好像没有提到鹦鹉螺的声场如何?只是音质如何如何........,攻放怎么调的?
TOP
70#

很养眼,貌似PASS是很多BW高烧的选择
meridian aodixun
sonus faber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