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3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吹水公害人哦!让我迷迷糊糊的爱因斯坦相对论 [复制链接]

查看: 56301|回复: 337
71#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09-2-16 12:0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艾格丝通Eggleston粉 于 2009-2-16 11:35:00 发表
琴兄+分,还说要抄别人家,很凶残!呵呵!我这次一人去,势单
力薄,搞不过别人几个,喝酒也不是对手,开车也不是对手,算了
,我在网上在......

何谓声音的正确方向?天价器材?(对于我来说是天价).现场音乐?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名琴兄不要一语定乾坤!走火入魔似的交流,PK,换器材,这本身就是变态的发烧!怀着病态的心怎能玩好音响!只能被音响玩残,玩废!
声音的正确方向就是印有伟大领袖毛主席头像的纸!
TOP
72#

四月吧,待到山花烂漫时,……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73#

原帖由 仙中之神 于 2009-2-16 12:4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09-2-16 12:0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艾格丝通Eggleston粉 于 2009-2-16 11:35:00 发表
琴兄+分,还说要抄别人家,很凶残!呵呵!我这次一人去,势单
力薄,搞不过别......

你露头了,为什么都讲巴赫的音乐是最伟大的?有标准吗?
大嘴讲,有人听了巴赫的音乐后说巴赫的音乐没感情,他无语,什么也不说,过后跟大家诉苦。
TOP
74#

没想到吹水公的系统能把人声技巧及过程表达到那么高一个高度,碗口大小变化的口形,一张一合,稳稳的扎在那附近,充满密度感、实体感、连人声这个频段都有重量感,歌手演唱的技巧完全暴露在自己面前,甚至能感受到整个腹腔、胸腔、喉咙、口腔、鼻腔那种从未听到过的气息变化转化过程,重要的是能那么真实和10足的人情味。好像自己瞬间成了行家一样竟然听得出这么多演唱技巧,立刻问水公,他身边有很NB的录音师朋友,问他真实的人声与现在这个重播好听吗?那时是在听王菲《天空》,那种感觉无与伦比,那么矜持又那么个性,那种我行我素...一一展现眼前。他说(我总结大致是这样):录音师会凭借经验添加或者说渲染一些,但是是弥补自身不足或者突出更重点的更能人性化的一面,录音剪辑都很辛苦,需要很多的时间与精力,然后在每一句歌词中的每1个字从每一次录音中去拼凑,为了追求那种自己对音乐和对歌手的信任的感觉,有时会比真实更美,一般高水平录音师水平和耳朵都非常了得,添加的痕迹不容易被发现甚至很完美。你想流行音乐这种态度不可取吗?
最后编辑艾格丝通Eggleston粉丝 最后编辑于 2009-02-16 13:22:21
TOP
75#

  听音乐玩音响也仅仅是生活一部分,我们是要从中挖掘他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哦,在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上再慢慢地满足我们苛刻的要求。  (仅仅代表个人看法)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TOP
76#

吹水公喜欢以不大的音量欣赏音乐,要知道小音量欣赏时对器材是十分挑剔的,需要把两端的延伸和足够的饱满度和分析力表达到位,还要有人性化的真实感情,真实很多人都不信。可想那套器材的素质应该要建立在一个如何高的标准上。在欣赏他喜欢的爵士乐时,才明白普通器材原来这么HIFI,电声的声音。在那体现每一种现场乐器的位置感,演奏者的水平相当高,从这个侧面可以了解吹水公的鉴赏力,很有内力。后面张兄拿的一张格罗米欧的黑胶盘把他毒到,说出很专业一版,立刻拍照留念,下次补上,还有一张人声,他重未听过,竟然说得那么细,分析得那么透。他见人就说自己不懂古典,喜欢爵士和流行。看来高手都喜欢留着一手,让自己在别人面前永远都有神秘感,这招用在钩女上绝对实用。
那种人声表达慢慢慢慢慢慢的(过程感觉真的有这么慢这么长),不停变化口形和气息技巧,美啊!傻子都听得到那个短暂缓慢漫长的过程,那种所谓的肉感、质感、密度感、黏稠感和实体感一一浮在眼前,不管是人声还是乐器,水公说更高级型号那种感觉什么都触手可及了,是他的目标。
小音量时都能感觉到很丰富很、饱满的弱音还原,那个悬在空中的弱音同样强到有实体感和重量感还带有相当的黏稠感,关键是真实,记住任何时候都反映出真实很人性,这个是关键。NND!不成仙都难。说的没听的好听。凭借经验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就可以明白我们不需要大音量去考察他的系统,能出这么丰富的弱音,用上面说的那种方式,可以明白他的速度、控制力还有动态已经过关,还有低频也可以判断出来,若要形容这种低频,就象耳机一样,让你感受不到任何一个低频频段的过渡膨胀而往下延伸下去,无须理由,听水公说很多人不习惯这种低频,其实这是非常正确的低频,速度很快。这个我有经验,所以很快能听个明明白白。这些如果不过关,那么我是听不到丰富人情味和有实体感重量感的整体表现,这个很难描述。还有爵士乐中突然出现的萨克丝录音还原强到能感受到演奏者的体内用气变化经过萨克丝发声然后飘散在整个空间然后慢慢的消失,那种厚重的金属(铜)质感和气流不停摩擦的声音太丰富了,无限放大的感觉,慢啊!人声和乐器都相当的柔软,松绒,很酥花,很绵密,这种感觉我不能用文字形容,在这些感觉存在的同时一点都不缺速度、动态和控制力,也不缺质感和能量感,它是一个非常全面和谐的平衡点,在播放任何音乐时都保持真实人性的基础上体现出绵密光滑(有质感的光滑,可以没毛刺),轻而易举反映形体在不同过程中不同大小的能力。还有声场定位,这个太小儿科了,前后复杂的层次,左右高低,睁眼和闭眼听都可以清晰可变,不需要去强调太多其他问题,记住如此和谐已经很难得,如何形容这个声场定位,就算是一个宇宙空间漆黑一片,我们在发光体太阳附近去感受那种感觉,附近的星体和宇宙残骸,并不是真空状态下,而是有重量感的状态下去感受,很神,水公讲还有更神的,下次有机会。我都不敢自己枉下结论,这次吓大了!
TOP
77#

那套系统的LP与蛋鸡有相当了得的空气感和连贯性,太美了。从未听过如此饱满的高频,这是顶级器材的通病,高频绝对不够饱满(我说的那种感觉)相信其他更高档的器材很难出这种感觉
TOP
78#

毒到无语......
TOP
79#

原帖由 musictigerhan 于 2009-2-16 14:26:00 发表
毒到无语......

还有好多,我都想上他的器材分析篇了,再从侧面毒你。
TOP
80#

写得太好,要顶。
倏忽虚无境 迷离山水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