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两个版本的《海顿降B大调协奏交响曲》说起 [复制链接]

查看: 2473|回复: 4
1#
写下这么个标题自己好笑,这个主题似乎和这板块里的主旋律不太协调呢》^_^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话说很久以前(当然没有10年那么长,哈)偶然从网上下载了320K MP3格式的海顿 降B大调协奏交响曲,一听之下非常喜欢。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他的交响乐是古典主义的标志性作品。但即使你到海印等专门卖古典唱片的地方,却很少见到海顿的交响乐CD,最多只能找到他的大提琴作品。曾问过海印的几家唱片店,售货员干脆跟我说:海顿的交响乐“不出名”的,不如买他的大提琴曲吧。无话可说了。不过,现在想说的倒不是这个问题。      
      再说说海顿的这部降B大调协奏交响曲。该作品作于1792年,全篇没有复杂的结构,也没有很深刻的主题,整部作品主要通过种类不多的乐器、通俗易懂的旋律层次交织成华丽、爽朗的氛围和漂亮、精细的形式美。(哈哈说得好拗口,大概明白就行)。主奏乐器为双簧管、低音管、小提琴、大提琴。这首作品属于成熟的古典风格,一气呵成的三个乐章,无论首尾两个气势不凡的快板乐章,还是中间那个音色丰富的行板乐章,始终都洋溢着明媚的阳光,这样的音乐只有乐观而无消沉,总是会给人一种愉悦的情绪,这恰好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特色之一。      
    当你听过贝多芬的紧张压迫,听过柴科夫斯基的深邃雄奇,或者迷茫于巴赫的貌似平白而不知所踪,建议你用海顿来作这次音乐之旅的结束,会给你一个愉悦的夜晚,让你带着欢欣喜悦再进入梦乡。    
    海顿的这首协奏交响曲就有这个“功效”。它并不深邃,并不张扬,不需要向世人证明什么、宣示什么,甚至也没有任何矫情的成份,只是向你展示世俗的欢愉--生活,就是应该这样简单!
    自己真是很喜欢这部交响作品。但又不满足于只有320K的“有损”格式。经过CD专门店店员的“教育”后知道买它的原版很难了,于是在网上狂搜,希望能找到起码“无损”的格式。哈,朋友,海顿虽被称“交响之父”,但你上网搜搜看,他的交响乐作品的cd或相关资源连影都难见到呢!
    终于有一天,网上出现了“迪卡”《海顿交响全集》作品01-104共32张CD的ape下载!下完一张听一张,一直到第30张,才终于发现了这张“海顿降B大调协奏交响曲”。哈哈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如愿以偿了!可一听之后,有些迷惘,有些失望了。觉得奇怪呀,怎么这“无损”的APE听起来音效反不如“有损”的MP3?
    再反复比较,仍然如此!320K格式的版本是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大荷花出版。演出风格上突出或者说强调弦乐部分的音效,整体音色平衡华丽,弦乐的质感细腻而高贵,体现出世俗社会既欢乐畅快又温馨宜人的一面,聆听时就是把音量调大些,再调大些,也不会感觉吵耳。
    而另一张安塔尔多拉蒂指挥,匈牙利爱乐乐团演奏的ape“无损”格式,风格大不一样,不再突出弦乐部分,更突出其“交响曲”多声部多乐器交织的特点,音响的效果更强烈。但在我自己听来,却觉得在世俗中多了繁杂,多了喧嚣,甚至有些粗犷了。
    总体来说,伯恩斯坦棒下让我们听到更多的古典主义的优雅的有些做作的海顿,这是活的海顿!而在 安塔指挥下的匈牙利人却让我们感到带点现代味道的带着过多的兴奋的海顿。谁好呢?哈,这真是个问题。^_^
     写道这里,可以带出想说的主题了。就是想说其实播放的器材和软件的格式不是影响音效的唯一因素,指挥和他们的乐队还有录音师的风格、水准也是重要的。哗,影响音效音色的因素那么多,为什么我们却往往舍本求末,只会对器材吹毛求疵呢?如果我们一定要听到十全十美的音响,它们中的每一项都是重要的,不会因为在一个方面有所改变就带来整体的提升,无休止地玩器材其实真的很浪费时间和精力呢。
    
    想起平常很多人觉得LP的声音比CD好,不知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就是当LP的唱针划过一寸,它所读到的信息量换成CD里的数字信号,应该是多少KB?1万还是10万?还是应该更多或者更少?这才是问题的所在,而不是因为lp漂亮的外型和它在昏暗灯影下那种淡淡的昔日情怀。所以要比较LP和CD,同样也要它们能读懂对方的不同格式的信号才公平才有意义。
    假如你玩音响仅为了听比昨天更好的声音,不如做林志玲的粉丝,做她的追星一族,那就能经常听到甜润娇媚、性感迷人的娃娃声,无需再辛苦折腾了。^_^
两个版本都上传至RS网盘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来听听比较一下:
  海顿协奏交响曲emi.rar
http://www.rayfile.com/files/06e2540a-e17a-11dd-88f5-0019d11a795f/
海顿协奏交响曲320k
http://www.rayfile.com/files/ebb3ae99-e17b-11dd-a717-0019d11a795f/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14 0:49:11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

楼主看来有古乐迷的潜质,建议找几个古乐演奏的版本听听
TOP
4#

必须要安装Raysource软件后,才能下载吗?
TOP
5#

写道这里,可以带出想说的主题了。就是想说其实播放的器材和软件的格式不是影响音效的唯一因素,指挥和他们的乐队还有录音师的风格、水准也是重要的。哗,影响音效音色的因素那么多,为什么我们却往往舍本求末,只会对器材吹毛求疵呢?如果我们一定要听到十全十美的音响,它们中的每一项都是重要的,不会因为在一个方面有所改变就带来整体的提升,无休止地玩器材其实真的很浪费时间和精力呢。
============================================================================
器材不好,录音也不好,-----能听出“指挥和他们的乐队还有录音师的风格、水准”来吗???

那玩HI-FI又是为了什么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