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口面积小国 音乐大国 中国-人口面积大国 音乐小国 [复制链接]

1#
想到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世界级独奏家,而没有一个在亚洲范围内争点面子的乐团,挺遗憾的。这时想起了匈牙利、比利时、荷兰这些小国家,古今涌现出那么多音乐大师并拥有那么多的世界级乐团。俺知道是传统,有历史原因,但这也不是永恒的理由吧?这到底系为系么呢?
刚刚看了1997年明茨与荷兰林伯格交响乐团合作演奏的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用帕格尼尼的“大炮”琴),对这支乐团不是很熟,在网上查了一下。天哪?是写错了吧?这个交响乐团有4000人,就人数而言仅此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那后者又是多少人呢?
The Limburgs Symfonie Orkest or Limburg Symphony Orchestra is a medium-sized Dutch orchestra which has its home base in the city of Maastricht in the southernmost province of the Netherlands, Limburg. The Limburg Symphony Orchestra (LSO) is second in size in the Netherlands when it comes to members, with 4000 members, after the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in Amsterdam. Its principal conductor is Ed Spanjaard.
The present-day LSO was officially formed in 1955, but has been founded back in 1883 as the Maastrichts Stedelijk Orkest (MSO) or the Orchestra of the City of Maastricht. The orchestra has been linked to the Theater aan het vrijthof in Maastricht since 1992.

ConductorsConductors that have lead the orchestra:
分享 转发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2#

抱歉地说:不同意LZ的观点。

你说的应该是古典音乐或者是西方音乐(含现代音乐等),
特别是在欧洲,音乐与宗教、文化、语言等是紧密相联的,并不是以国家大小来区分。

东方国家包括我们中国,好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与西方或古典音乐有很大的不同,
原因很简单,文化不同,产生的音乐肯定也不同,但并不能否认各国民族音乐的价值。

可能话题说成这样比较合适:
同样是欧洲国家,
有些人口少、面积小的国家同样出了不少著名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和指挥家,
并且他们的音乐教育还比较成功。
最后编辑小小奴家 最后编辑于 2009-01-09 08:46:46
TOP
3#

原帖由 小小奴家 于 2009-1-9 8:45:00 发表
抱歉地说:不同意LZ的观点。

你说的应该是古典音乐或者是西方音乐(含现代音乐等),
特别是在欧洲,音乐与宗教、文化、语言等是紧密相联的,并不是以国家大小来区分。

东方国家包括我们中国,好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与西方或古典音乐有很大的不同,
原因很简单,文化不同,产生的音乐肯定也不同,但并不能否认各国民族音乐的价值。

可能话题说成这样比较合适:
同样是欧洲国家,
有些人口少、面
这位爱乐兄弟用了数学集合学来阐明我的观点,同意。从文化历史背景的角度这么说,更精确些。在今天,各民族的文化在史无前例地沟通和交融中。不过,请仁兄以你上述观点解释一下杜达梅尔和他的波利维尔乐团。还有日本的NHK,朝鲜的国家交响乐团。可能要从主观上找原因看中国的音乐现状----政府支持不够,缺乏社会风气,音乐界只搞学术和商业音乐(包括教学)而不搞古典音乐社会推广,音乐界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政府认为这是音乐界的责任。中国多几个余隆,多几个广东省余气铿这样的文化厅长,难道我们还凑不出一支如杜达梅尔那样的乐团?我觉得,从当今的事实看来,更多原因不是历史原因,而是人为的主观原因。中国的乐团演奏员首先意识有问题,坐在乐队里就别再把自己当独奏家看,不要再在乎邻座如何审视自己,而应该相互倾听,相互融入,而不是比声音大,比技术好,谁也不服谁。这是中国乐团最致命的问题,音乐演奏需要相互交流和共同分享。学学卢森节日乐团的演奏员们吧,他们当中有很多平常是职业的世界著名独奏家,而当坐进乐队时,立即从意识到行为就把自己调整到乐队演奏员。听听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奏,你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乐团问题的典型。广交和爱乐稍微好些,那是因为有余隆的强硬管理,不过人的意识问题靠权力调整是很有限的。
最后编辑古典音乐爱好者 最后编辑于 2009-01-09 09:53:36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4#

很同意楼上的观点,据我所知上交里的“阶级斗争”就很厉害!整个乐团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目标去努力的话将很难提高真正的素质和修养。
TOP
5#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09-1-9 9:49:00 发表
很同意楼上的观点,据我所知上交里的“阶级斗争”就很厉害!整个乐团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目标去努力的话将很难提高真正的素质和修养。
上海人学习和做事的钻研精神、精益求精的执著我个人认为值得所有其他国人学习,在这方面,起码我是一直以上海人为榜样的。
上海是一个出音乐人才的摇篮和音乐人才集聚地,然而音乐届音乐人士们的为人处事和对职业的态度,确实不敢恭维。自己再大,也大不过音乐,意识到这点,大家可能就平和和大度多了,愉快的ensemble,享受一起创造出的美妙音乐,益人益及,有何不好。随便聊聊,不想扯深了,以免引起乐友们的争论。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6#

首先应该全体意识到,由乐队演奏的音乐,是需要每个人紧密合作的。
我觉得可以找一些中国作曲家专门写一些需要乐队中人与人之间强耦合协作的曲子,用于训练他们这种合作,比如,一组乐器演奏很短几个音符,下一组乐器演奏下一组很短几个音符,凑起来是个完整的旋律乐句,这样久而久之,他们相互之间就会习惯于合作了。
TOP
7#

原帖由 土行孙 于 2009-1-9 10:15:00 发表
首先应该全体意识到,由乐队演奏的音乐,是需要每个人紧密合作的。
我觉得可以找一些中国作曲家专门写一些需要乐队中人与人之间强耦合协作的曲子,用于训练他们这种合作,比如,一组乐器演奏很短几个音符,下一组乐器演奏下一组很短几个音符,凑起来是个完整的旋律乐句,这样久而久之,他们相互之间就会习惯于合作了。
这是个绝妙的馊主意,哈哈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8#


东方人演绎西方音乐的好例子。(上音学院的指挥和乐团)
TOP
9#

Shlomo Mintz 1995-1998

mintz也玩指挥?我英语不好 请解释一下
...............  无大喜 亦无大厌
TOP
10#

原帖由 小小奴家 于 2009-1-9 10:42:00 发表

东方人演绎西方音乐的好例子。(上音学院的指挥和乐团)
没错 这是一款不错的演奏,其中的小提琴是俞丽娜的学生,音色很美,名字我想不起了,男生。我说的是乐团。上海四重奏(尽管有外员)就是最好的代表。室内乐,我们也许也就说的出这么一两个短期组合的。不过,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李飚打击乐组合,那也是世界级的组合,不知各位看过没有。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