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上海古典音乐演出舞台上,哪些作品被艺术家们上演的次数最频繁?依照惯例,我们抛开那些演出频率特别高且难以准确计数的返场小品,以在各类大中型商业音乐会上演出的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等大型作品为主要统计对象;根据演出方、剧场以及文化、票务信息网所提供的部分资料,兼顾新闻媒体报道并结合亲自参与和好友协助,对此进行年度不完全统计。由于数据来源广泛,且无法完全求证其精确性,因此难免存在疏漏,结果权作参考并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上演次数最多的交响曲贝多芬与布拉姆斯的交响曲,无疑是2008年上海音乐会舞台上“最热门”的两位作曲家。乐圣不同时期的交响曲作品在一年内被14次搬上申城音乐舞台,布拉姆斯的成绩与之相当。在贝多芬九部交响曲中,第四号、第五号以及第七号都分别被演奏了三次之多,第三号演出了两次!布拉姆斯所受到的“追捧”同样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区区四部交响曲创作中,明朗欢快富有田园气息的《第二交响曲》在2008年中先后五次在沪上的三大剧场奏响,成为演出频率最高的交响曲作品之一。《第四交响曲》和《第三交响曲》同样成绩不俗,上演次数分别为四次和三次。详见表1、表2:
表1:2008年上海古典音乐演出市场贝多芬交响曲演出详表 第二号
| 1.27 SCH | 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第三号“英雄”
| 6.21 OAC | 雅尼克·涅采-西格英指挥鹿特丹爱乐乐团
|
10.17 OAC | 弗朗西斯科·拉·维切尔指挥罗马交响乐团
|
第四号
| 3.23 SCH | 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6.5 SGT | 张弦指挥朱莉亚音乐学院管弦乐团 |
10.11 OAC | 克利斯托夫·冯·多纳伊北德广播交响乐团
|
第五号 | 1.27 SCH | 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6.18 SCH | 朱卡-佩卡·萨拉斯特指挥芬兰室内乐团 |
10.11 OAC | 克利斯托夫·冯·多纳伊北德广播交响乐团
|
第七号
| 4.20 SCH | 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5.22 SCH | 筱崎靖男指挥芬兰凯米交响乐团 |
5.30 SCH | 克里斯托夫·康尼格指挥BBC苏格兰交响乐团 |
第八号 | 4.20 SCH | 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第九号“合唱”
| 6.15 SCH | 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表2:2008年上海古典音乐演出市场布拉姆斯交响曲演出详表
第一号
| 7.12 SCH | 陈佐湟指挥上海爱乐乐团 |
9.19 OAC | 许忠指挥东方小交响乐团
|
第二号 | 1.1 OAC | 马库斯·史坦兹指挥科隆爱乐乐团
|
5.18 SCH | 罗纳德·佐尔曼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6.5 SGT | 张弦指挥朱莉亚音乐学院管弦乐团 |
8.10 SCH | 陈佐湟指挥上海爱乐乐团 |
10.10 OAC | 克利斯托夫·冯·多纳伊北德广播交响乐团
|
第三号 | 5.27 SCH | 帕沃·雅尔维指挥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 |
9.21 SCH | 陈佐湟指挥上海爱乐乐团
|
11.7 SGT | 马里斯·杨松斯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
第四号
| 2.21 SGT | 洛林·马泽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 |
2.29 SCH | 吕嘉指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 |
5.27 SCH | 帕沃·雅尔维指挥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
|
8.24 SCH | 泰尔杰·密盖尔森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除此之外,两位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的杰出人物——柴科夫斯基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同样演出次数频繁,分别达到了十一次和六次。其中,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演出了五次(从六月到十一月,接近平均每月上演一次),成为与“布拉姆斯第二”并列的“年度冠军”。对德沃夏克作品的演奏则集中在第八号和第九号这两部最成功的创作,他们的演出次数也都是三次。详见下表3、表4:
表3:2008年上海古典音乐演出市场柴科夫斯基交响曲演出详表
第四号 | 6.14 SCH | 莫瑞斯·皮勒斯指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
|
8.31 SCH | 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9.12 OAC | 郑明勋指挥斯卡拉爱乐乐团 |
10.5 SCH | 张国勇指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 |
11.19 SGT | 尤里·特米尔卡诺夫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
第五号 | 9.28 SCH | 叶聪指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
|
10.19 SCH | 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12.31 OAC | 德米特里·奥尔洛夫指挥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
|
第六号“悲怆” | 2.20 SGT | 洛林·马泽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 |
6.7 OAC | 克利斯多夫·艾森巴赫指挥费城管弦乐团
|
11.18 SGT | 尤里·特米尔卡诺夫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
表4:2008年上海古典音乐演出市场德沃夏克交响曲演出详表 第八号 | 3.15 SCH | 于伯·索当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11.1 OAC | 许忠指挥上海东方小交响乐团 |
11.9 SGT | 马里斯·杨松斯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
第九号“自新大陆” | 6.14 OAC | 杰瑞·尼科森指挥美国科罗拉多青年交响乐团
|
7.25 SGT | 施尼克·汉姆指挥美国耶鲁大学爱乐乐团 |
7.30 OAC | 张亮指挥上海爱乐乐团
|
另外,全年中莫扎特的交响曲被演出了四次、西贝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曲各自有三次亮相的机会;除了这些,还有四位作曲家各自的作品都被先后演出过两次,这四部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和《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如果我们将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天方夜谭》也纳入交响曲范畴的话,那么它也可以位列其中。
●上演次数最多的钢琴协奏曲 在这个领域,以作曲家论,两位苏俄音乐家占据了先机——拉赫玛尼诺夫和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协奏曲作品都被演奏了四次,前者的热门可以预见,后者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却多少令人感到有些意外(并不是什么坏事)。并列第三的是柴科夫斯基与布拉姆斯,他们的钢琴协奏曲都被演奏了三次。以单曲上演次数统计,柴科夫斯基的《降B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以总数三次占据了魁首之位。此外,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以及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被演奏过两次;往年的大热门——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在2008年似乎都被演奏家集体忽略,在沪上的演出次数屈指可数。详见表5:
表5:2008年上海古典音乐演出市场热门钢琴协奏曲演出详表 普罗科菲耶夫 | 第二号 | 6.20 OAC | 李云迪(独奏)、雅尼克·涅采-西格英指挥鹿特丹爱乐乐团
|
第三号 | 6.4 SGT | 陶康瑞(独奏)、张弦指挥朱莉亚音乐学院管弦乐团 |
第四号 | 10.3 SCH | 鲍利斯·贝尔曼(独奏)、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10.23 OAC | 加里·格拉夫曼(独奏)、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指挥上海爱乐乐团
|
拉赫玛尼诺夫 | 第二号 | 1.6 OAC | 米哈伊尔·鲁迪(独奏)、许忠指挥上海东方小交响乐团
|
10.23 OAC | 李进成(独奏)、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指挥上海爱乐乐团 |
第三号 | 6.28 SCH | 盖尔达·施特胡哈尔(独奏)、张国勇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11.29 SCH | 小山实稚惠(独奏)、叶咏诗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布拉姆斯 | 第一号 | 3.14 OAC | 许忠(独奏)、黄晓同指挥上海东方小交响乐团
|
10.3 SCH | 鲍利斯·贝尔曼(独奏)、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第二号 | 3.15 SCH | 陈宏宽(独奏)、泰尔杰·密盖尔森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柴可夫斯基 | 第一号 | 1.6 OAC | 米哈伊尔·鲁迪(独奏)、许忠指挥上海东方小交响乐团
|
10.19 SCH | 孙梅庭(独奏)、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11.18 SGT | 丹尼斯·马祖耶夫(独奏)、尤里·特米尔卡诺夫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
格里格
| a小调
| 6.7 OAC | 郎朗(独奏)、克利斯多夫·艾森巴赫指挥费城管弦乐团
|
11.15 SCT | 子良(独奏)、AMC交响乐团
|
拉威尔
| G大调
| 5.24 SCH | 奥利弗·特里恩德(独奏)、罗纳德·佐尔曼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6.20 OAC | 李云迪(独奏)、雅尼克·涅采-西格英指挥鹿特丹爱乐乐团
|
贝多芬 | 第四号 | 10.2 SCH | 安东·克迪(独奏)、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
第五号“皇帝”
| 10.2 SCH | 安东·克迪(独奏)、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