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将至,秋风萧瑟,归心似箭。回到久违的故乡,见到两鬓苍苍的父母,感到是极大温暖。其间又有音响作伴,人生之开心、快乐莫过于此。因为在深圳有大型音响系统,但音乐是时时刻刻不能离开自己的。所以花小钱组合了一套所谓的发烧系统,我觉得还可以,觉得尤其适合家庭经济不是很富有的学生家庭,所以推荐给朋友们。因为我曾经在很艰苦的情况下聆听音乐、欣赏音乐。这种对音乐的热爱时常提醒我,要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热爱朋友。下面我详细介绍这个音响系统。
1、音源:100元的DVD;
2、脚架:爱浪200元;
3、主动式自带功放山水音箱:600元。
合计:900元。
用来欣赏音乐挺不错的了。
音箱是山水CS-6000。山水是日本历史比较悠久的音响厂家。在中国,山水的总部好像在中山,也就是网友CLK的家乡。但这个中国山水是什么性质我搞不清除。她在中山主要生产家庭影院,但我非常讨厌,一套往往要几万,质量也不行,水分特多,我很不欣赏,甚至质疑她谋取暴利。但山水在深圳有分公司,专门生产多媒体音箱,我觉得性价比比较高,是国产多媒体音箱里的佼佼者。CS-6000是山水的一个型号,自带功放,也就省了功放的钱,音质稍后再谈,我觉得山水的多媒体音箱是性价比极高的。
这套器材是我反复是听过才买的,我会详细说明我向中学生推荐这套音响系统的原因。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现在在中学生当中,尤其在深圳,学生动辄就是家长奔驰宝马接送上下学。而令人更加担忧的是:因为很多希望自己孩子成才的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孩子学音乐、学乐器。这本来是好事,原因也是各方面的,一方面能提高孩子的修养,另一方面,就是作为懂乐器的特长生能够在升学考试中可以降低录取分数线。问题是:因为有些家长听说李云迪在学钢琴中是经常听唱片的,而且用的音箱是差不多十万的世霸小名琴。所以有些家长就不顾一切,省吃俭用为自己学乐器的孩子买高档器材作为学习的帮助工具之一,这是我感到担忧的,同时也认为是不理智的。所以学乐器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器材,是我这个音乐爱好者经常思考的,这也是我这次发这个帖子的原因。
要给自己的孩子选择什么样的音响器材其实涉及到一个很古老的音响器材的话题,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系统。什么样的系统才是适合的,这要看你的孩子在学什么乐器。其实,现在,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不碍乎是下面几种:钢琴、小提琴、管乐、古筝、声乐等。我的孩子12岁了,她会弹古筝。但我从来没有要求过我的孩子学什么,更不要求她继承我的黑胶事业,只是在她小时候观察她对什么音乐感兴趣。后来觉得她对民乐有兴趣,就选择古筝来学习。现在,在看张艺谋的电影英雄时,她甚至会评论里面的弹古筝的场面了。其实她学乐器并不努力,也就弹得一般。不过另一方面,她对一些小提琴小品有兴趣,有时还能和我一起聆听。其实我买这套音响器材,也是给女儿玩的。总的来说:这套器材适合钢琴、小提琴、管乐、古筝、声乐等。后面我会详细一项一项地详细说明,我觉得自己这套器材给孩子听音乐足够了,当然,这套器材不会误导孩子。
谈谈对这套器材的测试,我当然不是随便购买这款音箱的,而是反复试听过的。简单说说购买时的试听过程,我带了四张唱片。第一张是《洪金宝》,这张碟为什么叫《洪金宝》我也搞不清,可能因为封面是红色的吧。因为这张碟非常好听,音色极美,所以10几年来我一直保留着。这张唱片是一听钟情出版的,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有爵士、有小提琴小品、钢琴作品和女声合唱等等。第二张是普林斯顿的巴赫管风琴精选,相信大家都了解,就不介绍了。第三张是卡拉扬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最后一张是格洛米欧的小提琴小品。测试的时候,其实《洪金宝》这张碟是很难判断音箱好坏的,因为一般不管用什么器材来测试,这张碟都是非常好听的,我只是想听听《洪金宝》这张碟在这对自带功放的山水音箱播放究竟好到什么程度,测试结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爵士乐萨克斯非常活泼生动,女声合唱非常优美,只是有个别独唱中频稍微显得不够饱满。总的来说,《洪金宝》是令人满意的。接着要听的才是真正的考验。果然不出所料,普林斯顿的巴赫管风琴听起来既没有“质”也没有“量”,是比较失败的,但想想也是,一对600元的音箱你不能要求它有一万元的音箱那么全面,接着听卡拉扬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结果也是令人失望的,主要表现在乐队声部不清,比较混乱。最后试试格洛米欧的小提琴小品,结果令人眼前一亮,效果很好,小提琴质感还不错,转承起落的节奏也非常流畅、自然。当然,因为乐器少了,唱片听起来自然效果好了。综合考虑,尽管这对音箱有种种不如意,但我还是决定买。我是这样想的,这对音箱尽管播放管风琴和布鲁克纳交响曲不行,没关系,因为孩子一般不听这种类型的音乐,而且一对只要600元的音箱你是不可能要求它十分完美的,那也是不切实际的。但它播放小提琴和人声还不错,钢琴和萨克斯也挺生动的,所以我选择了这对音箱。
接着谈对碟机的选择。因为音箱价钱较为低廉,所以选择的音源不能太贵。当然大家都知道选择纯CD机效果最佳,但即使是国产入门级的CD机也要千元以上,所以自然就考虑价格低廉的DVD机了。当时同时比较的一共有三款DVD机,分别是先锋的一款、步步高的一款和顺德产的小歌王DVD。比试的结果也很正常,也符合情理之中。先锋具有明显优势,她的声音厚度适中,主要是在表现乐曲的过渡、起落非常自然(是相对来说),其次步步高要好,她的声音较为清爽,比较中规中矩,不过不失。顺德小歌王比这两者都有差距,与先锋在各方面都不能相比,但比较接近步步高,只是中频要比步步高稍微薄一点,低频也要弱一点,高频延伸其实差不多。考虑到小歌王极其低廉的价格,因为当时小歌王促销。与山水音箱搭配,小歌王并没有太明显的缺点,若一定要找缺点的话,主要是在低频和大动态稍差,中频稍薄,希望在以后的线材搭配中能够弥补一下。选择音响器材,不能光看音响的弱点,主要要有针对性,看它的特点是否适合你的需要。顺德产的小歌王在表现小提琴、古筝、人声、小型合唱等都能合格过关。顺便说点题外的:如果考虑到更高要求的DVD,那就要考虑光仟、同轴、各种DTS、1080P、HDMI等功能了,这要跟你买的AV功放相匹配。碟机就谈到这里,接着谈对音箱脚架的选择。
谈到音箱脚架,其实很久以前我就认识到她的重要性了。多年前听B&W的银禧,我就为这对音箱而深深着迷,尤其她的脚架的精致至今记忆犹新,银禧对脚架非常敏感。后来听签名版805,也非常欣赏英国设计师的高超技艺。直到最近听金驰,她的脚架做的更好。所以,对书架箱来说,一对好的脚架是非常重要的。我本来对国内厂家的家庭影院毫无兴趣,但我对爱浪的音箱脚架还是很有好感的,因为她做工精致,价格极其便宜。音箱和DVD买回来之后,摆在桌子上,声音并不好,小提琴协奏曲听起来也比较含糊。于是就购买了一对爱浪音箱脚架,主要是因为她造型漂亮,孩子爱美嘛。用双面胶将书架箱与脚架粘牢,聆听效果有明显改进。马小倩的歌声非常松弛,交响乐的定位也清晰了一些,尤其是一些发烧爵士乐听起来过瘾极了。
单件器材都谈过了,主动式音箱、DVD机、音箱脚架都还过得去。现在谈谈它们会师的总体感觉。首先谈谈这套器材的缺陷和遗憾:首先这套器材播放大型作品,尤其是交响乐是其弱项,播放小提琴协奏曲也就是勉强能够交代,另外这套器材低频差些,不能完全真正完成金字塔式的声响效果。另外这套器材也缺乏贵气,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我认为这并不是一套比较全面的器材。但这些我认为对一般学习乐器的孩子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并不会经常听这些东西。当然,这套器材当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可能大家怎么都想不到,这个小音响系统播放爵士乐最好,声音非常鲜活、生动而传神。另外她播放小提琴的简单作品效果不错,像维瓦尔第的四季、贝多芬的两首小提琴浪漫曲、克莱斯勒的很多小品,声音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并没有明显的金属声和数码味。另外,这套小系统播放古筝和钢琴也比较令人满意,播放人声也非常舒服,尤其是一些小型人声合唱。这套小型音响系统的声音效果大概是这样,对于学音乐的小、中学生来说,这套小型音响系统足够用了,其实有时听音响和音乐并不需要花太多钱。花很多钱,那是发烧友的事情。
既然谈到孩子用的音响器材,自然联系到孩子的音乐教育,对自己的孩子,自问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类又要在这个世界上追求平等,根源在于人类天生的不平等。因为造化弄人,人类天生在天赋方面是有差异的。其实,自己的孩子是否一定要学音乐、学美术并不是一定的。要从小观察小孩对艺术的感觉。只有那种与生俱来对艺术的感觉才是真正的,自然的,当然后天的环境也有影响。所以在小孩小时候不刻意地引导,潜移默化是健康的。但切忌强迫孩子学音乐和美术,更不要要求孩子将来也像我们一样发烧。我对孩子并没有太多引导,只是在她懂事时交给她两本书,一本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护生画集》和大家可能都有的《傅雷家书》。后来孩子对艺术产生兴趣,我又教孩子读明代刘宗周的《人谱》,尤其对孩子强调要“先器识而后文艺”,也就是先注重道德常识,再学习文艺修养。其实我的很多教育孩子的理念来自弘一法师李叔同,他是一位老师、一位高僧,他学一样像一样,堪称后人楷模.........
(注:这篇文章我曾发在隔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