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alma 于 2008-12-14 14:20:00 发表
舒存兄好。我听说这个说法不知道是否属实:这个斋藤乐团的每一个团员都是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毕业生,而只有维也纳的毕业生才能有资格加入这个乐团。所以这个乐团的入门资格是很高的。
都是好乐团,一流的乐团。但是一流乐团到国内来演不一定都演成一流的水准,而二流乐团到国内演倒有可能有一流的发挥。
2007年我在上海听过十场音乐会,遗憾的是放过了柏林广播。从所听到的现场来看,最顶级的是慕尼黑爱乐和西班牙国交的演出,绝对值回评价,西班牙国交对西班牙风格作品的演绎可以用癫狂来比喻。 |
斋藤纪念乐团的门槛很高,我也这么听说。我也没有获得可信度高的求证。不过日本大量留德学音乐的是事实。桐朋学园的门槛好像就是日本最高的一家。
如何判断一流乐团是几流现场表现,凭借录音还是什么?我的观点,录音决不可以成为衡量现场好坏的依据,特别是录音棚的录音。
欧洲的职业乐团,尤其是德国职业乐团非常敬业,现场进入状态非常快。很多时候说好与不好,主要是他们的风格是否接受。德奥乐团讲究声音的控制,追求细腻透明的、弦乐包裹着木管,包裹着铜管的音色。
柏林广播的现场和德累斯顿一样,确实都很不错,我也非常欣赏,但肯定还不是上海这些年最好的现场。上海最好的现场,2007年是蒂勒曼和慕尼黑爱乐,2008年是多纳依和北德。还有一场就是杨松斯和巴伐利亚广播,不是拉特尔和柏林爱乐。
说到西班牙国交对西班牙风格作品的演绎,老兄用“癫狂”来比喻,这让我联想到杨松斯带巴伐利亚广播搞的极弱奏,加速度,火爆棚......呵呵,帽子戏法!我个人偏爱多纳依和北德的风格,他们的二个现场是上海历史上最精彩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