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班牙文化及音乐!! [复制链接]

查看: 10547|回复: 36
11#

回复:法雅《三角帽》

可以看出,李老师对西班牙文化和音乐情由独钟,还有高迪。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新艺术建筑风格。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也称圣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设中),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园。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回复:西班牙文化及音乐!!

建筑师高迪小传http://www.jianshe99.com/html/2008%2F6%2Fpa5043295457131680027021.html

  安东尼奥·高迪1852年6月25日诞生于离巴塞罗那不远的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父亲是一名锅炉工,母亲在家操持家务。他们敦厚善良,是虔诚的教徒,过着简朴、平静甚至有些寂寞的生活。

  安东尼奥排行第五,也是老小。应当说,安东尼奥生逢其时——就在他出生前不久,国王刚签署了全面改建巴塞罗那的诏令。工商界的富豪们纷纷斥巨资投入巴塞罗那的改建工程。他们在营造新的建筑时都喜欢别出心裁,争奇斗妍。那时,建筑师的职业十分吃香,人们趋之若鹜。正如多年之后很多男孩子都渴望成为宇航员一样,那时的男孩都想快些长大,造出奇妙的建筑来,以便扬名天下。

  安东尼奥也渴望成为建筑师,但如何建造,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不想挖空心思地去“发明”什么,他只想仿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样去建筑点什么。年轻的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而且可以说,还是疾病帮助他培育起了这份情愫。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患有风湿病。他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一人独处,他惟一能做的事就是“静观”。哪怕一只蜗牛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也能静静地观察它一整天的时间。

  到了青年时期,他还是那样孤僻内向、不爱交际,所以真说不上有谁特别喜欢他。学习上他属于中不溜儿,只是画图画得特别棒。他最早的作品是替中学生自办的手抄本杂志《滑稽周刊》画一批插图,杂志每期出12份,算是相当多的了。

  1870年,安东尼奥·高迪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就读。在校的头两年,灾难接踵而至:先是医校刚毕业的大哥不幸去世,接着是母亲病故,再后是姐姐撒手人寰,留下一个幼小的女儿。老父只好带着外孙女搬到巴塞罗那来与儿子同住。安东尼奥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赚钱养家糊口。

  还是学生的时候,高迪便参加了巴塞罗那若干“奇观”的建造。名义上他是几位大建筑师的助手,但是交给他设计的几个部分全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1877年,高迪为一所大学设计礼堂,这也是他的毕业设计。方案出来后,引起很大争议,但最后还是被通过了。建筑学校的校长感叹地说:“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回复:西班牙文化及音乐!!

结识莫逆之交

  1878年是高迪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年,他不仅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更主要的是结识了欧塞维奥·古埃尔这位后来成为他的保护人和同盟者的朋友。

  古埃尔既不介意高迪那落落寡合的性格,也不在意他那乖张古怪的脾气,因为他深信,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建筑学天才。看来,他也已认同了这样一个真理: “正常人往往没有什么才气,而天才却常常像个疯子。”高迪的每一个新奇的构思,在旁人看来都可能是绝对疯狂的想法,但在古埃尔那里总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应。由高迪设计和古埃尔出资建筑的古埃尔庄园、墓室、殿堂、公园、宅邸、亭台等,都成了属于西班牙和全世界的建筑艺术杰作。高迪在此中得到的是每个创作者所渴望的东西:充分自由地表现自我,而不必后顾财力之忧。

  高迪终生未娶,他与女人似乎是无缘的。他曾经说过:“为避免陷于失望,不应受幻觉的诱惑。”据说,他年轻时曾有过一段罗曼史,但后来那位姑娘另作了选择。她是对的。

  除了工作,高迪没有任何别的爱好和需求。在生活上他真显得有点傻气、疯癫。他常年留着大胡子,成天是一副阴沉沉、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除了古埃尔,他没有别的朋友。他只说加泰罗尼亚语,对工人有什么交代就得通过翻译。他只带了两个学生在身边,多一个他都嫌烦。他似乎觉得,只要与这两个学生交往,就能保持他与整个世界的平衡了。

  他吃得比工人还简单、随便,有时干脆就忘了吃饭,他的学生只得塞几片面包给他充饥。

  他的穿着更是随便,往往三年五年天天穿同一套衣服,衬衫是又脏又破。看着他那副穷酸样子,还真有人拿他当乞丐施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回复:西班牙文化及音乐!!

古埃尔公园

  古埃尔把高迪引入巴塞罗那上流社会后,爱赶时髦的富人们纷纷请他设计、建造公馆、别墅等,从此他就忙开了。他先是为一位工业家的遗孀建造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式宅邸,后又设计、建造了造型奇特的巴特略公寓,再后又建造了像哥特式城堡的贝列斯瓜德别墅。

  当然,他更没有忘记为他的至友古埃尔效力。可以说,古埃尔跟高迪一样也是一位幻想家。1900年他突发奇想,决定建造一座花园式城市。这是一个极为宏大的计划。为此,他在巴塞罗那郊区买了一座光秃秃的山头,打算就在这里建设“古埃尔公园”——巴塞罗那上流社会的富人居住区。

  高迪满腔热情地支持古埃尔的这一计划。自然,当时他们俩谁也没考虑到,这个选址毕竟离市区太远,地势也太高了。就是今天,人们除了使用两部大型升降梯代步外,还得走很长一段陡峭的山路才能到达那里。难怪当时就有不少人认为,选择这样的地方建住宅区简直是发疯了。

  高迪把这一大片山地划分成十几块单独的地块并用大圆石作了标记,接着浩大的建筑工程就开工了。正是在古埃尔公园这里,高迪成功地将大自然与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里的一切——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构成诗一般的意境。按建筑师的意图将成为未来居民休憩场所的中央广场,建有柱廊,但其中的柱子没有一根是笔直的,全像天然森林中的树干。

  这里处处能带给人惊喜。整座公园像一个童话世界,又像一件悬挂在空中的巨型艺术作品。即使高迪不曾建造任何其他建筑,单单这座公园就足以使他名垂青史了。

  古埃尔公园从建筑艺术上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从经济上说却是一大失败。园内规划为私人住宅建筑用地的16块土地,仅售出了一块。原因很简单:巴塞罗那人不想天天爬山越岭,他们不是山羊!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回复:西班牙文化及音乐!!

米拉公寓

  在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上,坐落着一幢闻名全球的纯粹现代风格的楼房——米拉公寓。老百姓多把它称为“石头房子”。它与高迪的另外两件作品一起,在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佩雷·米拉是个富翁,他和妻子参观了巴特略公寓后羡慕不已,决定造一座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米拉找到了红极一时的青年建筑师高迪,请他来设计、建造,并答应给他充分的创作和行动自由。不过事后他才发觉,他的这一允诺是有欠考虑的。

  工程热火朝天地展开了。米拉却在工地上忧心如焚地打转转,因为他心里有许多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为什么工程已开工却不见图纸?为什么没有预算?为什么没有设计方案?如此等等。高迪默不作声——语言不是他表达意见惟一的和最好的方式。不过,终于有一天,他沉不住气了,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片,冲着米拉说:“这就是我的公寓设计方案!”

  可怜的米拉时而抓住自己的钱包,时而又揪住自己的胸口,高迪却若无其事似地微笑着。他显得挺得意地搓着双手,对米拉说:“这房子的奇特造型将与巴塞罗那四周千姿百态的群山相呼应。”

  米拉公寓的屋顶高低错落,墙面凹凸不平,到处可见蜿蜒起伏的曲线,整座大楼宛如波涛汹涌的海面,富于动感。高迪还在米拉公寓房顶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军士,有的像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像教堂的大钟。其实,这是特殊形式的烟囱和通风管道。后来它们与古埃尔公园和圣家族大教堂一样,也成了巴塞罗那的象征。

  总之,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但高迪却认为,这是他建造的最好的房子,因为他认为,那是“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精神最有说服力的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

回复:西班牙文化及音乐!!

圣家族大教堂

  建造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罗那书商朱塞佩·玛丽亚·博卡贝里亚提出的。他是圣徒约瑟夫崇敬会的创始人,该会的会员纷纷为此慷慨解囊,还聘请了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亚设计并主持建造。但开工不久建筑师与崇敬会吵翻了,撂了挑子,古埃尔便建议请高迪接手主持其事。

  高迪自1883年开始主持该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在生前的最后12年,他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于这一教堂的建筑。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伟大的建筑,也可以说是他心血的结晶、荣誉的象征。

  世人对巴比伦塔总有一种奇怪的偏爱,高迪也未能例外。他为教堂圣殿设计了三个宏伟的正门,每个门的上方安置4座尖塔,12座塔代表耶稣12个门徒。还有4座塔共同簇拥着一个中心尖塔,象征4位福音传教士和基督本身。三座门目前仅竣工一座。

  在设计教堂内部装饰时,他想方设法把《圣经》故事人物描绘得真实可信。为此,他煞费苦心地去寻找合适的真人做模特。譬如,他找到一个教堂守门人来描绘犹大,又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有6个指头的彪形大汉来描绘屠杀儿童的百夫长。此外,为了在一座门的正面表现被残暴无道的犹太国王希律下令屠杀的数以百计婴儿的形象,他还特地去找死婴,制成石膏模型,挂在工作间的天花板下面,工人见了都感到毛骨悚然。

  170米的高塔、五颜六色的马赛克装饰、螺旋形的楼梯、宛如从墙上生长出来的栩栩如生的雕像……,庞大的建筑显得十分轻巧,有如孩子们在海滩上造起来的沙雕城堡。不过教堂显得有些令人恐怖,难怪有的民众称之为“石头构筑的梦魇”。

  但当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宣布支持建筑这一教堂时,巴塞罗那人马上便喜欢上这座教堂,也爱上它的建筑师高迪了。

  1926年6月10日,巴塞罗那举行有轨电车通车典礼,全城喜气洋洋。装饰着彩旗、鲜花的电车在欢快的乐曲声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开动了……突然,电车把一位老人撞倒了!

  起初,没有人知道他就是高迪。他穿着寒酸,形容枯槁,人们以为这个糟老头子只是个乞丐罢了。他被送到医院后不久就断了气。像所有横尸街头的流浪汉一样,过几天就该送到公共坟场草草埋葬了。没想到有一位老太太竟然认出这个老头就是安东尼奥·高迪。天哪,他可是巴塞罗那最伟大的建筑师和最杰出的公民,整个西班牙的骄傲啊!出殡那天,巴塞罗那万人空巷,全城的人都出来为他送葬、致哀!

  高迪被安葬在圣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墓室。这座大教堂至今尚未完全竣工。现在的建设者已经是第五代了。由于资金匮乏,工程进展缓慢。工程平均每年耗资 300万美元。即使在资金供应很稳定的情况下,恐怕至少也还得建65年。实际上,谁也说不准究竟还得建多少年。高迪知道,这项工程开工时没有他,完工时(如果能完工的话)也不会有他。也许,使这座教堂成为一个永恒的建筑工程,成为像大自然一样永恒的过程,正是天才高迪留给世人的礼物,正是高迪的初衷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回复: 西班牙文化及音乐!!

这就是高迪的名作:西班牙米拉公寓。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

回复:西班牙文化及音乐!!

西班牙文学和塞万提斯 http://news.koolearn.com/es_t_12699_0_233685.html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西班牙结束了反摩尔人侵略的斗争,国家趋于统一。1469年卡斯提尔公主伊莎贝拉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联姻,标志了西班牙专制君主制国家业已形成。十五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在美洲进行残酷的殖民活动,掠夺了大量的黄金。查理一世1516年继位,1519年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改称查理五世,西班牙成为称霸于欧、美两洲的强大王国。国内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王权的鼓励下一度繁荣。

西班牙的强盛时期极为短暂,十六世纪中叶后已经开始衰落。资本主义关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王权很快走向反动,不断发动对外掠夺战争,大量耗费资财。专制王权又和教会勾结,镇压一切进步思想。“西班牙的自由在刀剑的铿锵声中、在黄金的急流中、在宗教裁判所火刑的凶焰中消失了。”但是,西班牙人民从未停止过斗争,反抗专制政府和天主教教会黑暗统治的起义连续不断。

十六世纪初,西班牙出现一些人文主义学者,他们创办学校,批判宗教偏见,介绍并模仿古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的文学,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但是人文主义思潮遭到反动统治的摧残,发展迟缓。贵族骑士文学流行一时,反动的宗教思想对文学也有很大影响。十六世纪后半期,人文主义文学才达到繁荣,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西班牙文学进入“黄金时代”,以小说和戏剧的成就为最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

回复:西班牙文化及音乐!!

小说方面,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骑士传奇和田园传奇虽很流行,但是在一部对话体的小说《瑟列斯丁娜》(1497)中,已经出现了以下层人民为主人公,描写社会现象的新倾向。

十六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一种新的小说类型——流浪汉小说。这种小说和中古市民文学有相通之处。西班牙城市发达较晚,流浪汉小说就是城市发达后的产物。它多半描写城市下层生活,并从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和讽刺一些社会现象。主人公常是失业者,在封建和资本主义交替时代,靠个人机智谋求生存,抵抗压迫。他们没有什么道德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往往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这种小说所反映的正是当时西班牙骑士传奇作家所不屑于反映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成分。

西班牙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小癞子》(1553),全名为《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作者不详。小说由主人公小癞子自述他的经历。他从小就离开贫困的家庭,供人驱使,最初给一个刻薄的瞎子领路。后来他侍候一个吝啬的教士,因为偷吃面包,被赶了出来。第三个主人是绅士,此人穿着漂亮,气派华贵,可是身无分文,靠小癞子每天乞食供养。以后小癞子的主人有教士、出卖赦罪符的僧侣、驻堂神父、公差等。这些人大都贪婪吝啬,靠欺诈为生。他也学会了欺诈,中求发迹,不顾廉耻。最后,他当了叫喊消息的报子,靠不义之财,靠妻子和神父私通,过着富裕的日子。

这部小说通过小癞子的流浪史,写出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物,以幽默俏皮的手法,大胆地讽刺了僧侣的欺骗、吝啬、贪婪、伪善,贵族的傲慢和空虚,揭露了西班牙社会的腐朽和衰落。作者善于刻画形象,语言简洁流畅,叙述生动自然,笔调辛辣有力,他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体裁,受到广泛的欢迎。

大约半个世纪以后,西班牙出现另一部重要的流浪汉小说:马提欧·阿列曼(1547-1614)的《阿尔法拉契人的古斯曼》上下两部(1599,1604)。他模仿《小癞子》的写法,以更大的规模反映西班牙社会生活。此后,这种小说大量出现,一直延续到十七世纪初期。

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一般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的流浪为线索,人物性格比较突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广阔的社会环境描写交织在一起,已初具近代小说的规模。但是主人公的性格没有发展,情节和情节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对于以后欧洲小说的发展,特别在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方法上,有过深远的影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

回复:西班牙文化及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在小说方面的最高成就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于西班牙中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医生。1569年他到意大利,后来参加西班牙驻意军队。在对土耳其的海战中他带病上阵,负了重伤,左手残废。1575年回国途中,他被土耳其海盗掳去,在阿尔及利亚服苦役五年,1580年由亲友赎回。他以一个英雄的身分回国,但是后半生却贫困潦倒?清了西班牙的现实和人民的被压迫地位。

塞万提斯曾采用当时流行的各种体裁进行创作,他写抒情诗、讽刺诗,也模仿田园传奇和骑士传奇写了《伽拉苔亚》(1585)和《佩尔希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1617),他写过长诗《巴尔那斯游记》(1614),也写过许多剧本,出版的有《喜剧和幕间短剧各八种》(1615)和悲剧《奴曼西亚》(1584);小说方面有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1613)、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其中以悲剧和长短篇小说较为重要。

悲剧《奴曼西亚》以古代西班牙奴曼西亚军民反抗罗马侵略者的历史为题材,写法类似中古道德剧,剧中出现许多寓意性的人物。奴曼西亚人在罗马军队围困下坚持抗战十四年,他们的遭遇惨绝人寰,但始终英勇不屈。最后,罗马军破城而入,全体居民自杀殉国。塞万提斯这部悲壮动人的历史悲剧歌颂了西班牙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性格,深受人民喜爱。

《训诫小说》包括十三篇作品,其中有曲折的爱情故事,有世态风俗写照,也有哲学议论。这些小说受到意大利小说的影响,但充满着西班牙生活的特色,表现了作者反对封建偏见,反对压迫奴役,肯定个性自由,同情人民遭遇的人文主义思想。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小说的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共两部。第一部出版于1605年,立刻受到读者欢迎,反动集团在1614年出版了一部伪造的续篇,歪曲塞万提斯的作品。塞万提斯为了抵制伪作的恶劣影响,立即写完第二部,1615年出版。

当时西班牙王权用骑士的荣誉和骄傲去鼓动贵族建立世界霸权,而美化封建关系、情节离奇虚幻的骑士传奇正适合他们的需要。塞万提斯痛恨这种文学,他在全书的自序中公开宣布他要“攻击骑士小说”,“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

《堂吉诃德》故意模拟骑士传奇的写法,描述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丘·潘沙的“游侠史”。堂吉诃德是拉·曼却地方一个穷乡绅,本姓吉哈达,他读骑士传奇入了迷,想当游侠骑士。他拼凑了一副破烂不全的盔甲,自称为堂吉诃德,骑上一匹瘦马,取名“驽?难得”,而且仿照骑士的作法,物色了邻村一个养猪女郎为自己的意中人,给她取个贵族名字叫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决心终身为她效劳。一切齐备,他就离家出走,从事游侠,前后共三次。最初一次,他单枪匹马出游,受伤而后。后来,他找了邻居桑丘·潘沙作侍丛一同出去。堂吉诃德满脑子都是骑士传奇中的古怪念头,以为处处是妖魔鬼怪,是他冒险的机会。他把风车当巨人,把旅店当城堡,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羊群当军队,把苦役犯当作受迫害的骑士,把皮酒囊当作巨人头,不顾一切地提矛杀去,结果闹出无数荒唐可笑的事情。这些行动不但害了别人,也使自己挨打受苦,弄得头破血流。但是他执迷不悟,直到几乎丧命,才被人抬回家中。临终时他醒悟过来,立下遗嘱,不许他的唯一的亲人侄女嫁给骑士,否则她就得不到遗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