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4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拜访约翰李 [复制链接]

查看: 110395|回复: 488
191#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除了多听音乐和戏曲,多学习听音乐和戏曲,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和艺术的修养,多看书,多学习,也是发烧甚至DIY之需要。 所谓充电。尽可能地多充电,多实践,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多体验;少浮躁,少骄傲,少虚荣,少世俗,少势利,少狭隘。相信会有成果的。同时也会通过器材去回放音乐和戏曲的过程得到艺术的享受,从而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从外表上看,就是所谓人的气质。曾经听说经常听古典音乐的人会很有气质。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其实所谓古典音乐,在西方统称为艺术音乐。
TOP
192#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你看,一涉及到艺术好象就复杂和难理解得多了。
TOP
193#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昨天的听感已是相当不错了,但是我觉得听音位置好像离音箱的距离近了点,要是在摆位上多下点功夫的话声音一定还会有很大改变和提升。
TOP
194#

回复: 今天拜访约翰李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08-11-9 7:25:00 发表
除了多听音乐和戏曲,多学习听音乐和戏曲,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和艺术的修养,多看书,多学习,也是发烧甚至DIY之需要。 所谓充电。尽可能地多充电,多实践,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多体验;少浮躁,少骄傲,少虚荣,少世俗,少势利,少狭隘。相信会有成果的。同时也会通过器材去回放音乐和戏曲的过程得到艺术的享受,从而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从外表上看,就是所谓人的气质。曾经听说经常听古典音乐的人会很有气质。大概就是

中国的民乐经常听的人会很儒雅更加有气质。同样的道理吧,其实中国民乐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是古老的东方艺术文化的精华,虽然说音乐是不分国界的,其实东西方的音乐文化在表达和内涵上还是很大的不同。个人认为不管听什么样的音乐,首先要了解这首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涵义,要不然最多也只是能听听她的旋律和场面感等等,民乐我想就大不同了,很多民乐我们都了解她的历史背景,这样的话就会更加能听懂她,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听音乐同时还能享受音乐。这里我不是在反对听古典音乐,但是能有多少朋友能听懂她呢?享受她就无从谈起了【不包括少数专业人士】。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绝对没有攻击和蔑视他人的意思。
TOP
195#

回复: 今天拜访约翰李

原帖由 谢成 于 2008-11-9 9:06:00 发表
昨天的听感已是相当不错了,但是我觉得听音位置好像离音箱的距离近了点,要是在摆位上多下点功夫的话声音一定还会有很大改变和提升。



我比较喜欢近身肉搏,深陷其中,享受当指挥家和征服者的感觉!

音箱拉远一点就有点象剧场中的旁听者了.感觉没那么爽和直接和痛快!
TOP
196#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摆位好的话自然有更好的感觉,试一试等边的效果呢?你可以让两只箱子的距离再靠拢一点或者往后移动一点,反正多尝试一下不会有错的,说不定会有意外所获,最好要有几个朋友一起帮忙一个人挺累的,效果还不尽人意。
TOP
197#

回复: 今天拜访约翰李

原帖由 谢成 于 2008-11-9 12:24:00 发表
摆位好的话自然有更好的感觉,试一试等边的效果呢?你可以让两只箱子的距离再靠拢一点或者往后移动一点,反正多尝试一下不会有错的,说不定会有意外所获,最好要有几个朋友一起帮忙一个人挺累的,效果还不尽人意。



这么多年移到不要再移啦.各有各的特点.就象高文和MSB,只有自己喜欢不喜欢,没有对错。

听音响这回事,我坚持多试,其他人发表意见也尽可言之,不过原则还是:我行我素.买音响是为自己享受嘛.
TOP
198#

回复: 今天拜访约翰李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08-11-9 13:42:00 发表
原帖由 谢成 于 2008-11-9 12:24:00 发表
摆位好的话自然有更好的感觉,试一试等边的效果呢?你可以让两只箱子的距离再靠拢一点或者往后移动一点,反正多尝试一下不会有错的,说不定会有意外所获,最好要有几个朋友一起帮忙一个人挺累的,效果还不尽人意。



这么多年移到不要再移啦.各有各的特点.就象高文和MSB,只有自己喜欢不喜欢,没

有个性,很欣赏!
TOP
199#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音响如其人.

我到别人家听,也是希望听音见人,领略不同风味和个性.如果都一样,那就没劲了.如果自己喜欢的是臭豆腐,到东到西吃到的也都是臭豆腐.那还就不如呆在自己家里慢慢炸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和展现自己的个性!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眼保健操时间到了,小喇叭现在开始广播.....................
TOP
200#

回复:今天拜访约翰李

约翰的进步大哟。主要是思想的进步。人的进步也是思想的进步嘛。所以系统的进步非常大。我是直脾气。个人感觉好就是好,不好硬说好我始终学不会。有时间再来学习体验。
我一贯主张搞好中国造。因为我觉得中国造没有搞不好的道理,大可不必“谈虎色变”的。有很多朋友不敢碰中国造。个人感觉无论从文化还是从科技角度都不应该。个人实践是基础。缺乏了这个基础,西方器材亦会同样搞不好。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纵然目前的效果还不是太满意(其实真正满意的系统是没有的),但我相信,用学习和智慧最终是会有成果积累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