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听现场音乐会引发的现场听音感受 [复制链接]

查看: 6020|回复: 31
1#


                                        由听现场音乐会引发的现场听音感受
    十月十号双十节,朋友请我在北京保利剧院听瓦格纳的歌剧《唐豪瑟》.因为是提前了几天告诉的我,所以我有充分的时间作作功课.一是找来资料研究研究瓦格纳,二是找来唱片听听《唐豪瑟》.资料也看了,唱片也听了,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心里有了底,于是十号那天雄纠纠,气昂昂地坐上动车组赶赴北京.保利剧院我以前就来过.去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我在这里听过多次音乐会.其中就包括开幕式、闭幕式和歌剧《李白》.今年再度回来,倍感亲切.
    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的水平是世界一流的.这一流水平包括了主要演员、群众演员以及管弦乐团.当然指挥就不用说了.我觉得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现场音乐会.根据印象,去年听到的多场音乐会都不如这一场水平高,都不如这一场精彩.据请我听音乐会的朋友讲,这次北京音乐节请到的这个剧团,是历届音乐节中水平最好的.
    有可能是北京的听众们音乐素养高;还可能是大家崇拜瓦格纳在世界歌剧史上的地位;再可能是大家都珍惜听世界顶级乐团的机会,音乐会从六点半开始,一直到十点半结束.除了两个幕间休息,整个现场听众听不到一丁点的交头接耳声和手机铃声(咳嗽声是有的,没办法).
    瓦格纳的歌剧好;著名剧团演绎的好;观众欣赏配合的好;还有保利剧院的音响效果好.这四好是我对这次听音乐会的评价.
    通过这次听歌剧总结点经验教训:由于唱的歌词听不懂,所以我要经常抬头看舞台顶上的中文字幕,以至于往往音乐的流畅性被打断.听完后回过头来想一想,其实管他那句词是什么意思,大体情节知道不就行了吗.陪我去听的一个小兄弟更NB,幕间休息时拿着歌剧目录还问我:陆老师,我怎么觉得女主角唱的这段有两句歌词中文字幕没打出来呢?------第二个就是应该在幕间休息时换换位置,听听不同位置的音响表现有何不同?但这次好像座位都已坐满,何况我的旁边都是些部长级的人物(幕间休息时老有人和我的邻座毕恭毕敬地打招呼,部长部长的叫着),不敢乱换.万一换到另一位部长的座位上,我估计剧场工作人员就要把我请出去了.
以上都是闲聊,下面我总结一下现场的感受:
1.声音表现宽松自然.没有一丁点压迫感.人声,弦乐,木管乐,铜管乐以及打击乐都表现出甜美的光泽.
2.动态巨大.毫无压缩感.并且收放自如.这种毫无压缩感的动态,在音响或耳机系统里很难非常完美的体现出来.
3.人声,乐器的音色厚暖.饱满.由于低频和中低频的量感到位,三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倒三角,显得声音相当平衡.如果平衡是以现场为标准,我认为我听到的很多音响系统和耳机系统在平衡这个指标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
4.定位稍微模糊.现场的定位并不像音响或耳机系统中追求的那样针尖般的准确.也可能由于视觉的因素在里面,反正就知道声音是从那里出来的. 但当低频弦乐群以及铜管乃至大鼓一起向你袭来时,各个声部你可以分得清清楚楚.
5.细节有的多,有的少.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听首席小提琴演奏,并没有听到在唱片中听到的琴弦细微的变化以及琴腔的共鸣声.但听众席上轻微的翻目录声和咳嗽声,不管在哪个位置,却都反映的清清楚楚.
6.低频并不像某些唱片里那么夸张.倍斯提琴的拨弦拌奏,清晰而量感适中.大鼓的敲击,富有弹性.
最后编辑philaudio 最后编辑于 2008-10-16 23:07:08
分享 转发
菲尔音响工作室  0531-85561896  jnphilaudio@yahoo.com.cn
TOP
2#

回复:由听现场音乐会引发的现场听音感受

看了楼主的叙述就知道为什么家电和168两大论坛突然热议单拿的声音是不是最真实的了。
我觉得ATC、雨后、思奔达等就是典型的音乐厅声,并不太需要高透明度和针尖般的定位。
而单拿这类箱子我觉得是录音棚声,就是要追求纯净、透明和针尖般的定位。
TOP
3#

回复:由听现场音乐会引发的现场听音感受

陆老师很少来168做客啊
Gold Note DS1000--Gold Note PA1175--Gold Note A3XL
TOP
4#

回复:由听现场音乐会引发的现场听音感受

我再补充几点:
1,低音大提琴并没有喇叭放出来那么好的透明度,显得有点闷,但是弹跳力和膨胀感极其出色,而且非常柔软宽广,相比喇叭显得比较硬,不舒服。量感比较适中,相对整个乐队,不多也不少。
2。小号圆号非常的温暖厚实和悠扬,而大多数喇叭放出来都是单薄,扎耳朵,没有铜皮的质感,特别是大多数英国喇叭,哔哔的有如放屁一般难听(旗舰型号例外)。
3。现场的音色相比大多数喇叭而言都显的略暗一些,但是仍然不缺少光泽和清晰度,一点都不刺耳朵。喇叭则相对比较鲜亮,素质不佳的极其刺耳朵,又干又尖。4
4。现场的声音速度并不特别快,动态上来了也没急吼吼的感觉。
TOP
5#

回复:由听现场音乐会引发的现场听音感受

很高兴分享你的现场感受。不过,玩音响的人士把自己放在至少是乐队指挥的位置来寻找自己的感受的。打个比方吧,对欣赏体育比赛,人们觉得看电视直播更能欣赏比赛的细节,而不是关注现场的气氛。
TOP
6#

回复:由听现场音乐会引发的现场听音感受

胡乱顶一下!!!
TOP
7#

回复:由听现场音乐会引发的现场听音感受

按一些人的观点,真实的声音是无味的、直白的、没有添加东西的,故因此得出:1、你的听感不对;2、你听到的声音加味精了。
我鄙视这些人的观点,是因为这类人根本不知什么是音乐。
赞楼主一下。
TOP
8#

回复: 由听现场音乐会引发的现场听音感受

原帖由 沈摄影师 于 2008-10-16 23:21:00 发表
我再补充几点:
1,低音大提琴并没有喇叭放出来那么好的透明度,显得有点闷,但是弹跳力和膨胀感极其出色,而且非常柔软宽广,相比喇叭显得比较硬,不舒服。量感比较适中,相对整个乐队,不多也不少。
2。小号圆号非常的温暖厚实和悠扬,而大多数喇叭放出来都是单薄,扎耳朵,没有铜皮的质感,特别是大多数英国喇叭,哔哔的有如放屁一般难听(旗舰型号例外)。
3。现场的音色相比大多数喇叭而言都显的略暗一些,但是仍


哈哈,那应该是大TANNOY的音色:)
男人要多听音乐,才不会胡思乱想。
TOP
9#

回复: 由听现场音乐会引发的现场听音感受

原帖由 lens1663 于 2008-10-16 23:27:00 发表
很高兴分享你的现场感受。不过,玩音响的人士把自己放在至少是乐队指挥的位置来寻找自己的感受的。打个比方吧,对欣赏体育比赛,人们觉得看电视直播更能欣赏比赛的细节,而不是关注现场的气氛。

音响发烧友中最不缺的是做观众,最缺的是做指挥,呵呵。
TOP
10#

回复:由听现场音乐会引发的现场听音感受

我在这里面看~
最后编辑爱乐D 最后编辑于 2008-10-17 00:20:2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