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复制链接]

查看: 130156|回复: 574
71#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刚才查看了EGGLESTON WORKS的旗舰, 也是3个12寸的喇叭, 没有用一个20寸的. 做旗舰也是用多个喇叭并列.

频响也不错, -4dB @ 13 Hz to well beyond 24,000 Hz.
逗你玩儿
TOP
72#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富盛兄知道我要表达的东西, 是因为站的高度比我更高. 更多的人却陷入了大口径保卫战.

我举那个摄影理论的例子, 也是想告诉大家, 大家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直接观感, 不少是谬论. 可能举的例子深了一点点, 惹来一堆砖头, 其中不乏大师级的. 相对理性直观的摄影尚且如此, HIFI中的不少表面现象更容易迷惑人. 了解事物本质, 是需要有足够的知识量的. 百年前的中国人, 可能没几个认为星星比太阳大.

我是那天起床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之前可能已经无意识的酝酿了很久了, 所以我就花了一个上午写这贴子. 写这帖我已经感觉比较吃力, 理论基础差的原因, 有的东西, 我朦胧知道, 但无法严密的描述清楚, 我就没有写出来. 松香兄帮我补充了很多, 大家如果有心, 应该能了解得更清晰.

我个人, 包括支持我的观点的各位DX, 本质上没有反对大喇叭的. 但我想, 对是否使用某个大喇叭, 关键还是看它的瞬态反应. 如果反应好, 够HIFI, 能够更好的与中高喇叭协同工作, 那就可以使用. 反之, 用了后只能出妥协的宽松声, 是低级的宽松, 残缺的宽松. 对于小口径的喇叭, 同样有这样的要求, 否则这样的小喇叭出来的声音也不完善.
逗你玩儿
TOP
73#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燃在烧 于 2008-10-11 19:34:00 发表
看了老半天,好累啊,看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把你拎出来做个例子.

一年多以前. 你喇叭刚回来不久, 那时候感觉宽松, 但也就只有宽松了.

你现在的系统, 喇叭还是那个喇叭, 声音也还是宽松, 但你比较一下你现在的宽松和以前的所谓宽松, 你就明白我说的了.
逗你玩儿
TOP
74#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11 14:47:00 发表
刚才查看了EGGLESTON WORKS的旗舰, 也是3个12寸的喇叭, 没有用一个20寸的. 做旗舰也是用多个喇叭并列.

频响也不错, -4dB @ 13 Hz to well beyond 24,000 Hz.



昨天晚上, 蚂蚁新手来电给我纠正. EGGLESTON WORKS的旗舰, 有6个12寸的喇叭. 他扒过这箱的衣服, 发现里面还藏了3个12寸的喇叭. 道理跟C5里面藏喇叭相似. 也就是说, 旗舰版每个箱有6个12寸的喇叭. 从这里大家可以体会EGGLESTON WOKS的设计技巧.
逗你玩儿
TOP
75#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回早茶兄:

你都说了, 要弥补喇叭的不足, 喇叭大了后, 不足会非常多, 有的可以补, 有的补不了. 选喇叭, 关键是没有大的缺陷, 要能与中高协同工作. 很贵的大喇叭可以做的非常好, 或者在箱子设计上花大力气弥补缺陷.

说到CCD, 最大的一块是美国太空总署用在天文望远镜上的. 也就巴掌大一块(女人巴掌, 还不包括手指). 但太空中的环境跟地球上是不一样的, 地球上真正好的画质, 是线CCD扫描. 国内只有故宫有一台最牛的. 我手头有一部老二. 国内也就10台左右. 从这一点, 你就可以知道思考为什么CCD不做那么大.

另外, 同样像素的CCD出来的照片, 有的放大一倍看起来还是很好, 有的放大一倍已经惨不忍堵了. 大家也可以思考原因.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08-10-12 14:18:23
逗你玩儿
TOP
76#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SMERT 于 2008-10-12 12:37:00 发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0-12 12:19:00 发表
前面讲过,不追求太深的低频下潜时,大口径就不是唯一的选择。中频是最重要的,包括宽松感等等,主要还是由中频起“主导作用”。既然这样,为什么一定要大口径才能宽松??谁来解释下?


宽松就是一种人为的声染,听感上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只能在大口径



大口径宽松是因为声染? 小口径想声染也染不了? 呵呵

其实我真的不是反对大口径.EGGLESTON WORKS的IVY原来是一边9个12寸的喇叭.设计真的牛B.

我要说的意思是, 宽松是全频段的事情.那种局限在低频上的宽松,是狭义的宽松,有缺陷的宽松.这样的宽松可以靠普通的有明显缺陷的大喇叭获得, 代价也最小.可能也就是SMERT兄理解的染色的宽松.

如果要获得真正全频段层面上的宽松自然, IVY是一个典范也是一个极端. 普通人是消受不起的. 小点的环境不要那么极端也可以做到这样的宽松自然. 但前提是, 系统的各零件部件, 包括喇叭, 必须足够HIFI, 控制力足够强, 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这样的真正宽松. 只HIFI不宽松的东西, 其实是HIFI得不够,控制力不够.仅仅局限在低频上的宽松, 也是这个问题.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08-10-12 14:37:53
逗你玩儿
TOP
77#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SMERT 于 2008-10-12 14:36:00 发表
....如果技术等级相同的情况下,CCD面积越大效果越好...


CCD是个做不大的东西. 一做大, 好多问题就来了.所以到现在都基本见不到全幅120尺寸的CCD. 相同的技术等级, CCD的面积过大了, 效果是直线下降的! 喇叭也一样. 大小其实是有个度, 在保证质量的范围内, 做大了就无所谓, 如果做大了导致品质下降, 那....
逗你玩儿
TOP
78#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ibm 于 2008-10-12 14:58:00 发表
数主在带大家游花园,一会儿说口径,一会儿说重放,一会儿镜头透视焦距。
言归主题吧请楼主不要游花园,直接回答...[



你不觉得逛花园的时候多了解了很多东西吗. 我发这帖,自己都已经学习到很多东西. 关键还是看阅读者的心态.

水平有限, 是说得比较散, 有心之人仔细看, 不难体会到其中的内涵. 不少DX帮我补充得更完整清晰, 这帖也不算水.

说重放并不脱离主题.

透视的事情, 本来是打个比喻, 但被人挑起来了, 事实上照本宣科的我是对的, 拍砖头的是没读书或书读歪了的, 我书也抄了, 歉也道了, 到现在还S拍砖的也就剩下一两个.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08-10-12 23:24:09
逗你玩儿
TOP
79#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135全幅真的不够用. 但120全幅现在几乎做不到. 郁闷啊!

如果有4X5全幅, 我第一个去买
逗你玩儿
TOP
80#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那2亿像素的相质不行啊. 兄弟! 真的要用, 30多万不算贵. 10年前, 我的5000W相素的4X5系统, 也花了30万. CCD这东西是几间公司之间竞争的. 能搞大, 早就搞出来了. 搞个135全幅都那么费事. 之前有朋友拉我去拍吊扇, 我一计算, 用135全幅要拍三次拼接. 不干不干. 不说这事了, 带人逛花园要挨批评.
逗你玩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