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复制链接]

1#

唱片史中精彩的演奏录音版本

20世纪德奥音乐诠释大师卡尔·伯姆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当代杰出木管演奏家阿尔弗莱德·普林兹、维纳·特里普、蒂尔玛·泽曼激情演绎莫扎特传世名作。

指挥家、交响乐团、演奏家均出自莫扎特故里,正宗解读作曲家音乐精髓。

英国《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泽曼演奏的大管协奏曲有很强的说服力,以任何标准看都是杰出的演奏。普林兹演奏的单簧管协奏曲也很完美……。”

推荐曲目:

A大调单簧管与乐队协奏曲》第二乐章
G大调长笛与乐队协奏曲》第一乐章
《降B大调大管与乐队协奏曲》第一乐章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1617世纪巴洛克音乐发展的基础上,莫扎特对协奏曲的体裁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他作有各类协奏曲共50多部,其中以钢琴协奏曲为主。莫扎特通过自己的实践改变了过去单纯偏重于技巧性的倾向,赋予了协奏曲体裁以交响乐般丰富的表现力。

莫扎特的木管协奏曲作于不同时期,《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他临终前的顶峰之作,其中脍炙人口的柔板乐章,就像他的许多作品的柔板乐章那样,具有恬美与忧伤、欢乐与悲伤交融的情感,带有一种别世的悲凉之感。单簧管奏出的充满梦幻般轻盈飘逸的优美旋律,在行云流水的乐队的烘托下,叙咏着天国的语言,仿佛让人看到作曲家在摇曳的烛光下,向远方遥寄着美好的理想,咏唱着一首超凡脱俗、高洁纯美的圣歌。《G大调长笛与乐队协奏曲》、《降B大调大管与乐队协奏曲》则是他中、早期的作品,乐曲以一气呵成的快乐和诙谐主题,给人一种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感觉。特别是单簧管和大管演奏者表现出过人的艺术修养和精湛技巧,并把技巧的痕迹几乎降低到零,让听者尽情领略音乐所传达的作曲家的情感与精神世界。

457 719-2

曲目:

W. A. Mozart
W. A.莫扎特(1736-1791

Concerto for Clarinet and Orchestra in A major, K. 622 A大调单簧管与乐队协奏曲,K. 622

[30:48]

1. I. Allegro
第一乐章:快板
[13:05]

2. II. Adagio
第二乐章:柔板
[08:09]

3. III. Rondo. Allegro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

[09:34]


Concerto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in G major, K. 313 (K. 285c)
G大调长笛与乐队协奏曲,K. 313

[27:15]

4. I. Allegro maestoso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
[09:39]

5. II. Adagio ma non troppo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的柔板

[09:43]

6. III. Rondeau. Tempo di Menuetto
第三乐章:回旋曲,小步舞曲速度
[07:53]


Concerto for Bassoon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major, K. 191 (K. 186e)
B大调大管与乐队协奏曲,K. 191

[19:14]

7. I. Allegro
第一乐章:快板

[07:11]

8. II. Andante ma Adagio
第二乐章:近似行板的柔板

[07:39]

9. III. Rondo. Tempo di Menuetto
第三乐章:回旋曲,小步舞曲速度
[04:24]


单簧管:阿尔弗莱德·普林兹
长笛:沃纳·特里普
大管:蒂尔玛·泽曼
维也纳爱乐乐团
指挥:卡尔·伯姆
[77:21]
TOP
3#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

泽曼提升了大管协奏曲的价值,无论如何都是杰出的演奏。普林兹的单簧管协奏曲也是同样的完美。他们都无愧于这一曲目录音的崇高地位。录音也是真实和均衡的。

专辑演奏特点

单簧管协奏曲在优雅的气质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普林兹的演奏润泽而甜美。伯姆掌控的乐队完美均衡,淡雅而宽广。普林兹简洁、雅致而具有思辨性质的音色,得到杰出乐队的支持,互为补充,精彩至极。大管协奏曲也同样的成功,每一个细节都十分完美,音乐充满动力感。泽曼运用大管强壮、均匀的声音,在与乐队的交织与对抗中显现出鲜明的个性。

此张CD中,单簧管与大管演奏者精深的艺术修养和精湛的演奏技巧,把技术的难点几乎降低到零,让听者尽情领略音乐所传达的作曲家的情感与精神世界。
TOP
4#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专辑录音特点

这张唱片包括莫扎特的三部木管协奏曲,第一部《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此类作品中的佼佼者,不仅旋律优美,给单簧管发挥的空间也非常大。因此,它深受演奏者和听众的厚爱。伯姆和维也纳爱乐合作的录音无疑是众多的版本中最值得聆听的一个,伯姆的指挥稳健大度,速度偏慢,但乐队的展开非常有声势、普林兹演奏的单簧管韵味很足。这个录音生动地记录了以伯姆为代表的“老派”奥地利艺术家的音乐风格。在这款录音中,弦乐的音质绵密细致,音色清晰通透,单簧管的声像比较靠前,声音甜美丰厚,尤其是中低音区的音色很有魅力,欣赏之后回味无穷;但是,仔细分辨也会发现一些不足,譬如用于录音的厅堂声学效果比较活跃,就使得这个录音的声场显得十分宽大,从而致使单簧管的声像聚焦并不十分理想,音色略显暗淡。该片收入的第二首乐曲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莫扎特作品:《G大调长笛与乐队协奏曲》,这个录音比起前者有不小的差距,音场偏窄,音质也不够丰润。第三部作品《降B大调大管与乐队协奏曲》的录音效果介于以上二者之间,乐队的音场稍感局促,不如《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那样开阔,但大管的录音效果却颇为值得称赞,音质纯净、自然,低音区的质感和相当出色。由于大管的独奏曲目本身比较少,这个录音用来校准器材对大管的重播效果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TOP
5#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乐曲赏析

木管乐器
“辉煌的集成曲”

在交响乐队中的木管乐器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最为古老的乐器种类,一般由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乐器所组成。在人类音乐进程中,吹管一般被认为最为原始的乐器。现在见到的长笛都是由金属制作而成的,而在古代,它却是用木头或象牙做成的,所以被归属于木管乐器组里。带有簧片吹嘴的木管乐器,根据簧片的不同分为单簧管与双簧管。为了得到更为低沉和浑厚的双簧管音色,18世纪时诞生了大管这件乐器,为木管声部填补了厚重的低音。现在正规的交响乐队通常有“单管编制”、“双管编制”、“三管编制”、“四管编制”之分,就是以木管组的多寡,以及它与其他乐器音响平衡的匹配,来决定交响乐队规模大小的。每当音乐会开演之前,听众都会听到一声悠长而优美的“标准音”响起,随后所有乐器的音高都是以它为校准的,这件乐器就是双簧管,由此木管乐器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1718世纪,随着木管乐器型制和演奏技巧的不断完善,它们渐登上了独奏的舞台,作曲家为它们而作的协奏曲也就应运而生了。莫扎特器乐协奏曲的创作带有特殊的意义,一生作有各类协奏曲50多部。莫扎特通过自己的实践改变了协奏曲过去单纯偏重于技巧性的倾向,赋予了这个体裁以交响乐般丰富的表现力。莫扎特创作的木管协奏曲虽然数量不多,但都堪称传世名作,留下了让人过耳难忘的美好乐章。

A大调单簧管与乐队协奏曲》——乐队的序奏之后,单簧管充满乐观精神的主题,向着丰富的感情层面不断发展着。尽管欢乐的乐思不时被淡淡的哀愁所打断,但最终还是回到了欢乐的主题。特别是在柔板乐章中,乐曲一开始就以单簧管特有的音色,奏出了充满梦幻般轻盈飘逸的优美旋律。在行云流水般的乐队的烘托下,叙咏着天国的语言。仿佛让人看到莫扎特在摇曳的烛光下,向远方遥寄着美好的理想,这里摒弃了一切污浊的世俗,像一首对众神高唱的圣歌。第三乐章音乐又回到了欢乐的意境,与单簧管的炫技融合在一起,把乐曲推向了高潮。

G大调长笛与乐队协奏曲》——乐曲开始主奏长笛一气呵成的快乐主题,给人一种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感觉,慢板乐章像在雾霭中的美景。第三乐章又回到了欢乐的主题。

《降B大调大管与乐队协奏曲》——乐队序奏之后大管进入充满快乐、诙谐风格的主题,具有鲜明的个性。慢板乐章展现了一种优美的歌唱,富有思辨的性质。第三乐章是带有炫技性的欢乐乐章。
TOP
6#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A大调单簧管与乐队协奏曲K. 622



莫扎特的这首协奏曲,与他的歌剧《魔笛》、未完成的《安魂曲》一样,是他弥留之际的传世名作,是一首极为美妙而伤感的作品。这首作品不仅在莫扎特的协奏曲中,而且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也都被列为最出色的杰作之列。作品作于179110月,是莫扎特为当时维也纳宫廷的单簧管演奏家斯达勒而作。《A大调单簧管与乐队协奏曲》共分三个乐章:1.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由乐队呈示主题开始,第一主题先由弦乐,再由管乐表现,主奏单簧管呈示第一主题,管乐先沉默,然后奏A小调插入句,主奏单簧管与小提琴交替第一主题的开头模仿。发展部以第一主题为主,插入A小调插入句主题,再现部按原型进行。2 .柔板,D大调,三段体。在弦乐伴奏下,单簧管平静地奏出优美的主题,乐队回应后转成属调而进入第二段,单簧管展开技巧化音群后,代替华彩而导致属和弦上的延长记号,然后恢复D大调而再现第一段,并进入终结部。3.回旋曲,快板,A大调。先由主奏单簧管奏出快乐断音节奏的回旋曲主题,乐队重复,随后插入由单簧管快速音符与乐队追逐的部分。进入第一副主题,插入小调的转调之后,第二主题由F小调主题开始,变成D大调主奏单簧管与乐队呼应。接着回到回旋曲主题,第一副主题再现,主部第三次再现,插入第三副主题,单簧管以分解和弦与乐队相对应,再把回旋曲主题作经过式处理。最后回旋曲主部第四次出现,其间没有华彩乐段,直接进入尾声,结束全曲。
TOP
7#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G大调长笛与乐队协奏曲,K. 313

莫扎特一生共作有两首长笛协奏曲,这首编号为K.313的《G大调长笛与乐队协奏曲》作于1778年。1777 9月,莫扎特离开萨尔茨堡到曼海姆求职,结交了当时在宫廷乐队里任首席长笛的温德林并寄宿在他的家里,为了感谢温德林,他为温德林创作了两首长笛协奏曲和三首长笛四重奏。这首《G大调长笛与乐队协奏曲》共分三个乐章;1.庄严的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乐队首先奏出带有附点节奏的第一主题,之后第二主题以弱奏呈示。主奏长笛先奏出第一主题,插入E小调乐句后,展开华丽的快速乐段,进入D大调第二主题,这个呈示部以第一主题音型形成尾声。发展部长笛延续原小提琴演奏的呈示部尾声的快速音群,然后有一段呈示小提琴演奏技巧的乐段,进入再现部。再现部第一主题先由第一小提琴,再由长笛装饰再现。插入句部分移调成C大调,第二主题用主调在高音区再现,接之是华彩乐段和尾声。2.不太慢的柔板,D大调,奏鸣曲式。这个乐章由两支长笛代替双簧管,以装有弱音器的弦乐与圆号齐奏呈示出引子音型,随后长笛与小提琴奏出优美的第一主题,主奏长笛奏第一主题,再奏A大调第二主题,第一小提琴与长笛以赋格式展开,进入全奏的呈示部的尾声。发展部短小,主要使用第二主题的变形。再现部则按呈示部原型,第一主题出现后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然后是华彩,最后以第一主题结束。3.回旋曲,小步舞曲速度,G大调。在两声部的小提琴的伴奏下,主奏长笛呈示主要主题,乐队重复。经过部先由弦乐,接着主奏长笛奏快速音型。第一副主题先由第一小提琴呈示,然后与主奏长笛赋格式呈示。再由主奏长笛奏快速的音型,主要主题第二次由长笛陈述,合奏重复,第二副主题由长笛以E小调陈述,之后主奏长笛炫耀华丽的华彩性技巧。再现部主要主题以及第一副主题,以主题变奏出现,主奏长笛奏出技巧性的乐段,最后在全奏重复后结束乐曲。
TOP
8#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B大调大管与乐队协奏曲,K.191


这首作品作于17746月,当时的莫扎特年仅17岁,那时他正在萨尔茨堡以惊人的速度创作了各种体裁的作品,以换取微薄的酬劳。这首《降B大调大管与乐队协奏曲》
是为当时的大管与钢琴演奏家多尔尼茨而作。协奏曲共三个乐章:1.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以乐队合奏第一主题开始,这个主题有切分音的特点,在双簧管与圆号的引导下,第二主题以第一小提琴陈述。第二呈示部先由大管奏出的第一主题开始,在技巧化的进行后,第一小提琴与大管以对话式的表现奏出第二主题。发展部重点为主奏大管的技巧部分。再现部则以更为多彩的音型不断扩展着乐思。第二主题由大管与第一小提琴再现,带有华彩乐段。2.近似行板的柔板,F大调,省略发展部的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类似一首咏叹调,先以第一小提琴表现,大管重复。第二主题由大管演奏,经过C小调,直接进入再现部。3.回旋曲,小步舞曲速度,降B大调,主题重复呈示。主题采用二段体,第一副主题以大管技巧化的快速音型为主导,第二主题转为G小调。
TOP
9#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作曲家介绍

“盖世音乐奇才”莫扎特

1756年,惊世骇俗的音乐天才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但不幸的是,他却命运多舛,年仅35便过早离开了人世,度过了他短暂而神奇的一生。

莫扎特,一个独一无二的音乐奇才,不到4岁就可以演奏和作曲,6岁时以神童的身份开始了演奏生涯。莫扎特一生作品总数超过700部。如此体裁多样、数量巨大、品质精良的传世之作,以让人叹为观止的高效率完成。有人作过推测,姑且不说创作构思所用时间,就是一个普通人将所有这些作品誊抄一遍也绝非易事。

1762年,年仅6岁的“神童”就被带进维也纳美泉宫,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演奏钢琴。他小小的年纪,就随父亲游历欧洲,广为巡演。后来在萨尔茨堡主教的手下担任乐师,期间他多次造访意大利。意大利之行对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81年,莫扎特和主教决裂,只身来到维也纳,开始了自由艺术家的生活。莫扎特在他短短的一生中留下卷帙浩繁的作品(更准确地说,是从6岁时的第一首小步舞曲至35岁时未完成的安魂曲)。他创作的作品,种类囊括几乎所有体裁:从歌剧、交响曲、协奏曲、钢琴独奏曲、小提琴奏鸣曲、声乐曲到室内乐、宗教作品,更难得的是在他创作的各时期、各种体裁的作品,皆不乏精品之作。其中有41部交响曲、50多部协奏曲,20余部歌剧和众多的小夜曲、室内乐曲、教堂音乐、钢琴和小提琴协奏曲……等。莫扎特的交响曲,在海顿的影响下,为音乐史中最重要的曲式奠下了深厚的基础;在奏鸣曲式的确立上,他更是功不可没。莫扎特的室内乐,也与海顿有重要的互动;至于钢琴协奏曲的创立也在音乐史中无人能出其右。另外,他的木管协奏曲、小夜曲、嬉游曲等,也不乏稀世精品,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在歌剧上,莫扎特将歌剧角色与音乐结合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在他不同时期的歌剧《剧院经理》、《女人心》、《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魔笛》中,都可以找到莫扎特生活的足迹。

1791125
日,莫扎特在贫病中去世,他的葬礼非常的简陋,孤伶伶的灵车把他运往平民墓地,至今他的墓址仍不知去向。

莫扎特的一生充满神秘的传奇色彩,也使这位天才艺术家的故事更具魅力。评论家认为,莫扎特的才智宏大通博,至今是个谜,若以三言两语归纳他的成就,无疑疏于浅薄和平庸。但对于一个普通的音乐聆听者来说,人们常常以“平和、恬美、优雅、朴素、自然、和谐”这些词汇来理解莫扎特的音乐,而他的“忧郁和悲情”则更能显现出他成熟和隽永的音乐魅力。
TOP
10#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音乐体裁介绍

“亲切对话”的协奏曲

协奏曲是音乐表演中重要的器乐体裁形式之一,最初产生于1617世纪的欧洲,经过了漫长的演进过程,特别是经过巴洛克时期作曲大师科雷利、亨德尔、维瓦尔第等人的潜心探索与实验,它的编制组合与曲式结构才初见倪端。总的来说,协奏曲是指一种由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合奏的管弦乐队的交互演奏的形式,如果更为形象地说,它就像是独奏乐器与合奏乐队亲切的对话,随着乐思的展开,这种对话既有对比又相互交融,这与中世纪的单独乐器演奏或乐器的合奏来说,大大丰富了音乐技巧的潜能与表现力,甚至是乐器制造业的开拓。事实上,协奏曲音乐体裁的确立,促进了音乐各个要素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今天经常听到的协奏曲作品大都是创作于1819世纪。协奏曲历经几个世纪的演变发展,产生的作品也多达上万部(不完全统计)。莫扎特是现代协奏曲的奠基人,他的协奏曲基本上确立了以后的由一两件独奏乐器与乐队合奏的形式,以及华彩乐段的形式。他一生作有50首协奏曲,其中大部分是为键盘乐器所作,不过也有为小提琴、圆号、长笛、单簧管所作的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他之后的作曲家,基本上都是沿用这样的形式进行创作。

特别要提到的是,钢琴协奏曲形式的创立紧密联系着键盘乐器的制造业的改造与发展。这是由于在17世纪的巴赫以及在他以前的时代,键盘作品的创作是以发音较弱的羽管键琴(或拨弦古钢琴)为主的。众所周知,协奏曲的创作是必须建立在独奏乐器与乐队在音量(或音色)上的抗衡的基础上的,显然古老的键盘乐器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创作体裁的发展了。一般认为在17世纪由佛罗伦萨制造的以锤击弦原理制造的键盘乐器代替了羽管键琴,这种叫做“Pianoforte”(有强有弱)的乐器诞生了,也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发音响亮的钢琴的前身。后来的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李斯特、柴科夫斯基等人将钢琴的高难技巧与华丽丰富的表现力,与交响性融合,把协奏曲这一表演形式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很难逾越的高度。当然,特别是贝多芬对钢琴协奏曲形式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的时代钢琴制造业与钢琴协奏曲的发展交相辉映、日臻完善。与其他协奏曲形式不同的是,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与钢琴制造的联系尤为紧密,它们是在互相激励和补充的情景下发展起来的,贝多芬就曾经为多架新制作的钢琴演奏并作曲,而钢琴制造师也根据作曲家和演奏家的要求不断在制作工艺上加以改进。当然,小提琴也不例外,17世纪意大利的提琴制造业空前的发达,对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随着制作工艺的改进,小提琴的音色更为响亮纯美和卓尔不群,也为作曲家更多创作这件乐器的独奏以及与乐队的合奏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这些放射着人类精神火花的协奏曲,依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从音乐作品的内涵,还是从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要求来说,都是对演奏者永恒的挑战,而对听众来说,感受和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启迪无疑是最快乐的。
TOP
11#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演奏家介绍

阿尔弗莱德·普林兹、维纳·特里普、蒂尔玛·泽曼
阿尔弗莱德·普林兹教授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单簧管演奏家,虽然在乐团中工作50余年,但大部分时间他还是以独奏家的身份出现,1945年,当时仅有15岁的普林兹加入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相继与他那个时代的音乐大师富特文格勒、瓦尔特、伯恩斯坦、卡尔·伯姆、奥曼迪、索尔蒂、卡拉扬、米特罗普洛斯、克纳佩布施、里希特、皮埃尔、克里普斯等合作演出。1954年到1970年普林兹任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独奏家,1971年到1986年成为维也纳室内乐团的成员,录制有大量曲目的唱片。
半个世纪以来,普林兹还在空闲的时间里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作从事音乐创作,其中包括七部交响乐,两部单簧管协奏曲,为小提琴,钢琴、大管、长笛的协奏曲,五首钢琴奏鸣曲。许多室内乐作品,少量的歌曲和几首单簧管小品。
    用普林兹自己的话来说——“我的风格在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欣德米特之间,但是在晚年,我却越来越回归到调性音乐上来,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的是,作为作曲家创作的作品,要能够允许演奏者尽可能用一种精力充沛和自然的方法制造音乐。我相信这种自然在十二音序列时代被大大的丢失了。”
长笛演奏家维纳·特里普与大管演奏家蒂尔玛·泽曼均为当代最优秀的木管演奏大师,也是普林兹在木管组合中长期的合作伙伴,有大量的录音制品问世。
TOP
12#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卡尔·伯姆

卡尔·伯姆(1894-1981),奥地利指挥家,1894年生于奥地利的格拉茨,阿尔卑斯山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民风,以及热爱音乐的家庭对他的良好教育,使伯姆早年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才能。1917年,他在格拉茨担任见习指挥,1920年成功指挥了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并得到指挥大师瓦尔特的赞赏和推荐。1921年至1927年伯姆在慕尼黑歌剧院任指挥,之后又在达姆施塔特、汉堡、德累斯顿任指挥。1932年他首次成功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了瓦格纳的恢弘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奠定了他指挥德国歌剧的权威地位。1936年伯姆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1942年伯姆出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两个乐团为同一班人马)。19551956年,伯姆在重建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任指挥。1957年应邀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伯姆对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很有研究,曾首演了作曲家的著名歌剧《沉默的女人》与《达夫尼》。伯姆被公认为德奥作品的权威诠释者,他的指挥风范严谨而细腻,艺术品位高雅脱俗。1981年伯姆在萨尔茨堡去世,留下大量录音制品成为传世的音乐典藏。
TOP
13#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维也纳爱乐乐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创建于1842年,创史人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奥托·尼古拉,同时也是由他确立了乐团的组织结构和演出季的规范。近百年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指挥都是聘请当时最负盛名的指挥家瓦尔特、赫斯贝尔格、魏因加特纳、富特文格勒、克劳斯等担任。许多标榜史册的作曲家,像勃拉姆斯、马勒、布鲁克纳、理查·施特劳斯等也都曾亲自指挥过这个乐团并演出过自己的作品。乐团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有不招收女性演奏员的传统。乐团从1932年起开始不设常任指挥,自此,托斯卡尼尼、克里普斯、卡拉扬、索尔蒂、博斯科夫斯基、马泽尔、克莱伯、阿巴多、穆蒂、梅塔等国际乐坛赫赫有名的指挥大师都曾相继担任过该乐团的客席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一直保持着鲜明的德奥音乐传统风格,典雅而流畅,弦乐音色优美而独特。同时,由于这个乐团每年一度在金色大厅举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荧屏介绍给全世界人民,从而拥有最广泛的知名度。
TOP
14#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伯姆的伴奏美妙而均衡,声音清爽但整体大气。录音师同样没有使这个演奏失色:普林兹追求优雅而从容的声音,独奏者的深远洞察力得到了管弦乐队出色演奏的支持。在大管协奏曲中,伯姆证明了他是一位全能的阐释者,更有力量的段落使这里的音乐充满活力。蒂尔玛·泽曼运用了饱满、均匀的发音,使节拍自然而不窘迫。他自己创作的华彩乐段充满想象力……对于这个录于维也纳的新录音,我只有赞扬之辞。的确,一张拥有两首脍炙人口的作品的唱片已经值回票价,更何况从任一方面讲,这个录音的品质都是毫无瑕疵的。

——《唱片和录音》(1974



单簧管协奏曲精致优雅,透出一股淡淡的忧郁之美。普林兹在伯姆杰出的配合下,其声音带着光泽和甜美,力求避免矫揉造作和过度修饰。大管协奏曲也很成功,同样关注着细节,对第一乐章音乐力度的把握和控制力尤其值得褒奖,乐队再一次为卓越的独奏提供了极佳的背景。我不记得以前曾经听过蒂尔玛·泽曼的演奏,可我非常喜欢他的声音。

——《HI-FI新闻》(1974



这是一个真正完美而杰出的演绎,大管协奏曲使人愉悦。


——《E.M.G.月刊》(1974



各个方面都很优秀,伯姆给音乐(K313)带来了清新和活力。


——《唱片和录音》(1975



泽曼演奏的大管协奏曲有很强的说服力,以任何标准看都是杰出的演奏。普林兹演奏的单簧管协奏曲也很完美。他们都应在该曲目的演奏领域中占有其令人尊重的地位。唱片录音真实、平衡。


——《企鹅唱片指南》(1977




亲密的音乐伙伴:卡尔·伯姆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管乐演奏家们

著名的管弦乐团都有这样一个传统:他们会经常把舞台上的焦点集聚在他们的首席管乐乐手身上。这还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一些乐团会寻机让他们主要的木管和铜管乐手在一些经过周密策划的系列演出中露面,还有的会利用本乐团首席指挥的录音合约或者有影响力的客座指挥的表演来展示独奏乐手的风采,他们从乐队中脱颖而出,像独奏家一样演奏。由于在管弦乐队中管乐乐手的数量远比弦乐乐手要少,他们在乐团中或多或少地被看成是独奏家,因此也就不难理解这种做法在全世界的乐团中都被采用的道理了。这也是为何只有极少数拥有国际声誉的木管独奏家会作为客席与顶尖的乐团一起表演的缘故。这是极少数长笛、双簧管、圆号和小号的明星演奏家们的特权,但不管他们都多么出名,他们在这里并不是我们要关注的对象。著名交响乐团中的管乐演奏家们极力捍卫自己的地位,而乐团的录音则可成为他们作为独奏家的名片。在录制协奏曲过程中,乐团关键乐手的位置可以凸显,以展现出各自的音乐个性,而他们的音色、呼吸还能与其他伙伴相协调。

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家们的这个录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和艺术背景下诞生的。指挥家卡尔·伯姆在197219731974这三年中集合他可信赖的音乐家们录制了莫扎特的大管、单簧管和长笛协奏曲。他和这个著名乐团的合作关系有着渊源的历史。在莫扎特灵感的指引下,他们将各自的优势融合在一起,长期在音乐厅和歌剧院培养而成的艺术感悟创造出了令人难忘的音乐。莫扎特华丽的协奏曲让他们能充分展现自己的天分,他们已经不仅仅是管乐演奏员了,他们是室内乐搭档,是诗人,他们是大师。除了独特的个性,他们也展现了乐团木管声部悠久而优秀的历史传统,双簧管声部尤为如此。特里普(长笛)、普林兹(单簧管)、泽曼(大管)的演奏展现了独奏家、乐团、指挥家伯姆,当然更重要的还有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之间绝佳的艺术重心的平衡。对协奏曲原汁原味的演绎,凸显了乐手们在长期的莫扎特歌剧以及不计其数的钢琴协奏曲演出中获得的丰富经验,同样也体现了他们对莫扎特交响曲和其他管弦乐作品、嬉游曲和小夜曲等的烂熟于胸。如果有人谈及一个乐团的音乐传统,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音乐性和演奏风格上都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当这些和伯姆丰富的经验、深刻的音乐说服力结合起来的时候,维也纳演奏家们不论是作为独奏家还是演奏组,都能从这种长期合作的亲密关系中受益匪浅,所以他们的合作,尤其是这个录音,可以说是理想中心灵交流的真正经典。

彼得·科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