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木乃伊3》的东方主义阴谋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08-9-10 0:55:00 发表 我们还可以看另一个有东方主义色彩的片子,如迪斯尼的《阿拉丁》。对于这部动画片,萨达尔有一段精彩的评述:通过熟悉的东方主义想像的使用,《阿拉丁》成功完成了当代东方主义的任务,即通过全面重制、改进、恢复而终结历史,并因此有效地彻底摧毁了东方。《阿拉丁》不仅远离于最初的故事,它与《一千零一夜》的早期版本也截然不同,《阿拉丁》所援用的唯一的道德精神是,完全笼罩在美国强权之下的世界和平。迪斯尼在阿拉伯裔的美国人的抱怨之下,只是对个别台词做了极其有限的修改。显然,他们不愿意轻易放弃处心积虑的文化立场。 |
迪斯尼的《阿拉丁》很好呀

是几乎与《白雪公主》等量齐观的艺术和技术的结晶。我完全不能认同齐亚乌丁·
萨达尔的这个批判,言过其实几乎到了不着边际的地步。尽管我也曾部分认同爱德华·萨伊德在《东方主义》中的某些精彩论述。
《阿拉丁》这部动画片我个人曾经出于敬意和其它原因详细研读过,撇开随处可见的精益求精的非凡艺术成就不谈,影片里主要弘扬的价值观是普世认同的,也正因此才获得了来自全世界观众的喝彩。影片里显然充满了对远古神秘的阿拉伯世界的无限向往,在“A WHOLE NEW WORLD”一节中,阿拉丁与公主乘着飞毯环游世界时,甚至还不忘向从埃及到中国等所有古老文明致敬,这也算萨伊德先生所言之“处心积虑”吧?真不知道狭隘到什么地步的民族主义者才会绞尽脑汁地向这种艺术作品泼脏水,心里有其它委屈也不必歇斯底里地逮谁咬谁啊!
有趣的是,萨伊德主观意识上完全站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世界)利益一方写就的《东方主义》居然在过去30年里成为他猛烈抨击的对象——西方文化界的一门显学,这种现象本身难道不是对萨伊德学说的一种现实嘲讽吗?想象一下,无论是萨伊德还是萨达尔,如果是在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发表一部论点相反的《西方主义》,得到的会是什么样的下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