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8-9-3 18:13:00 发表 我那张是CD,你贴的有可能是视频,不知是否同一个录音。以前有巴赫同好介绍过,真对不起,我都忘了。 巴赫小无的优秀版本就有许多。老一辈的要著名,可能是技艺和人生阅历、人文修养水到渠成吧。 我只有三版LP,DG的燮林、米而斯坦和RCA的海菲兹。 以前CD最多时有许多版本,因为CD机不行,所以改听LP了。而听感也有很大的变化。以前喜欢米而斯坦,因为他的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现在喜欢燮林,因为他的恬淡 |
施兄,我查了一下,这个的确是图雷克95年现场录音的CD,好象还有DVD单独发售。
其实以前我听小提琴并不太多,因为总是感觉小提琴的声音总有一些柔媚和轻浮,近来这样的观念似乎已在慢慢转变,但不管怎样,巴赫小无一直是我的至爱,就如大无一样,也和很多很多朋友一样,我听小无是从米尔斯坦开始的(与GV一样,第一次听米老的琴声那感动至今难忘),也一直在听,从学生时代到现在大概听了有七八年了,感觉还是没有听够也没有完全听懂,陆续也听了一些其他版本,现在手里的CD还有PHILIPS DUO的Grumiaux以及Kremer 80版,DHM S.Kuijken 80版,以及ARTE NOVA Gahler大弯弓古乐版,电脑里还有一些其他版本的APE,其实我并不以收藏不同的版本为乐,只是一些特别喜爱曲目除外,包括小无,五版虽称不上多,但对于我来说基本已经足够了,现在可能唯一想收的就是谢霖这版了。
我觉得听音乐、玩器材、收唱片,乐趣的确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可以相互独立),但也并不矛盾,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与精力自由选择分配,不管如何,自己能真正感受到乐趣和触动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看来LP与CD终究只是音乐的载体,随着技术的发展,音质也在发生着变化,就HI-FI的纯技术观点来看,以当今最先进的录制技术如DSD制成的SACD或CD在顶级的回放设备上表现出的保真度不会比用同一张母盘制成的LP差,我觉得LP与CD不可以笼统的比较下定论,还是得区别对待,而这个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源头——录音技术。但终究音乐、器材与唱片不是简单的技术,还包含了太多的人的因素与艺术成分,终究这个时代对于音乐与音响(特别是古典音乐)有着悲哀的一面,终究我们喜爱的大多数音乐与唱片来自另一个时代。综合来看,对于大部分的古典音乐唱片回放,LP与CD相比的确是存在一定优势的,但前面我也说过,要想真正得到好声,片源只是一方面,音响更多的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LP,我向往已久,也早已物色好了几套唱盘与唱放的方案,最终还是放弃了,主要原因还在于片源,对于我来说从头开始一张张收LP实在是个不敢想象的难题,实在是太耗费精力了(怕到时忙的都没空听音乐了,呵呵),而且我觉得目前老LP与CD唱片市场实在有些炒的畸形,价格也太离谱,我还年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LP还是不适合我。看过老兄的博客,发现您有一套很不错的音响系统,还有那么多精品LP收藏,真是令人羡慕啊,如果老兄对音响还有兴趣的话,我觉得您的系统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如果在周遍器材方面如电源处理、避震处理等方面,以及房间声学处理方面更为精进的话,相信您的LP还能发出更完美的声音。
其实对于目前这套器材,我觉得整体完成度还是不错的,最近我有间新听音室准备装修,面积大概35平米,将来或许会在器材上作些调整,不上LP,说不定上电子管玩玩,呵呵,音响这东西,还是一切随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