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复制链接]

查看: 17078|回复: 69
51#

回复: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楼主请收一下站内短信。
蓝铁矿古典阁,最专业的古典正版唱片专卖店:
lantiekuang.taobao.com
新货信息、好碟推荐、心得交流请加微信号:983783458
TOP
52#

回复: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8-9-3 4:59:00 发表
原帖由 维克 于 2008-9-2 19:20:00 发表
呵呵,老兄这么一说,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位女钢琴家,图雷克,不知图老太太是否有留下过肖邦的录音。
她是巴赫专家,很多人对她有误解,认为她是沽名钓誉,其实古尔德生前都非常佩服她。她最优秀的作品是GV,弹得既浪漫又有节制,充满诗意,我认为比古尔德的要好,她弹的GV声部和快速段落比古尔德更加清晰、细


巴赫的GV我一直非常喜欢,我觉得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无论是在巴赫的作品中还是在整个人类音乐史中,这部作品都堪称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与很多很多人一样,这部作品我是从古尔德的演绎开始的(初听的震撼真是难以言表),后来陆陆续续听了也收了一些其他的版本,很惭愧的是图雷克却一直没碰,经老兄这么一说,一下子兴致又起,其实在我心目中,就如小无中的谢霖(我指的是施兄头像上这版,想必您对这套唱片一定格外珍视吧),GV我也一直期望能有一个沉静优雅而速度稍慢的版本,其实我心里还有一个人选,还是夜曲里的这位阿劳大师,呵呵。
我刚试听了一下老太太现场的一段GV视频,的确是魅力非凡啊,这个现场版好象就是她在VAI出的第二版GV吧,不知与您贴的早些时候的第一版有何区别。其实对于演奏家,尤其是钢琴家,我似乎总是愿意倾向于稍晚一些的演绎,虽然那时的技术可能会有所衰退,肯普夫如此,阿劳亦如此。

TOP
53#

回复: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我那张是CD,你贴的有可能是视频,不知是否同一个录音。以前有巴赫同好介绍过,真对不起,我都忘了。
巴赫小无的优秀版本就有许多。老一辈的要著名,可能是技艺和人生阅历、人文修养水到渠成吧。
我只有三版LP,DG的燮林、米而斯坦和RCA的海菲兹。
以前CD最多时有许多版本,因为CD机不行,所以改听LP了。而听感也有很大的变化。以前喜欢米而斯坦,因为他的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现在喜欢燮林,因为他的恬淡温馨和闲庭信步,逍遥自在。
CD和LP有巨大分别,但这两版LP的共同点是音质都非常好。
LP的缺点是价格非常昂贵,器材也贵。
不过兄台用的起柏林之声,有空不妨玩玩LP。
其实最高境界的CD和LP是区别不太大的。
有空什么都玩玩,都听听,载体有时不重要,器材也是。
关键是对音乐要有兄台那样的赤子之诚。。。。。。。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4#

回复: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8-9-3 18:13:00 发表
我那张是CD,你贴的有可能是视频,不知是否同一个录音。以前有巴赫同好介绍过,真对不起,我都忘了。
巴赫小无的优秀版本就有许多。老一辈的要著名,可能是技艺和人生阅历、人文修养水到渠成吧。
我只有三版LP,DG的燮林、米而斯坦和RCA的海菲兹。
以前CD最多时有许多版本,因为CD机不行,所以改听LP了。而听感也有很大的变化。以前喜欢米而斯坦,因为他的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现在喜欢燮林,因为他的恬淡


施兄,我查了一下,这个的确是图雷克95年现场录音的CD,好象还有DVD单独发售。
其实以前我听小提琴并不太多,因为总是感觉小提琴的声音总有一些柔媚和轻浮,近来这样的观念似乎已在慢慢转变,但不管怎样,巴赫小无一直是我的至爱,就如大无一样,也和很多很多朋友一样,我听小无是从米尔斯坦开始的(与GV一样,第一次听米老的琴声那感动至今难忘),也一直在听,从学生时代到现在大概听了有七八年了,感觉还是没有听够也没有完全听懂,陆续也听了一些其他版本,现在手里的CD还有PHILIPS DUO的Grumiaux以及Kremer 80版,DHM S.Kuijken 80版,以及ARTE NOVA Gahler大弯弓古乐版,电脑里还有一些其他版本的APE,其实我并不以收藏不同的版本为乐,只是一些特别喜爱曲目除外,包括小无,五版虽称不上多,但对于我来说基本已经足够了,现在可能唯一想收的就是谢霖这版了。

我觉得听音乐、玩器材、收唱片,乐趣的确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可以相互独立),但也并不矛盾,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与精力自由选择分配,不管如何,自己能真正感受到乐趣和触动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看来LP与CD终究只是音乐的载体,随着技术的发展,音质也在发生着变化,就HI-FI的纯技术观点来看,以当今最先进的录制技术如DSD制成的SACD或CD在顶级的回放设备上表现出的保真度不会比用同一张母盘制成的LP差,我觉得LP与CD不可以笼统的比较下定论,还是得区别对待,而这个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源头——录音技术。但终究音乐、器材与唱片不是简单的技术,还包含了太多的人的因素与艺术成分,终究这个时代对于音乐与音响(特别是古典音乐)有着悲哀的一面,终究我们喜爱的大多数音乐与唱片来自另一个时代。综合来看,对于大部分的古典音乐唱片回放,LP与CD相比的确是存在一定优势的,但前面我也说过,要想真正得到好声,片源只是一方面,音响更多的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LP,我向往已久,也早已物色好了几套唱盘与唱放的方案,最终还是放弃了,主要原因还在于片源,对于我来说从头开始一张张收LP实在是个不敢想象的难题,实在是太耗费精力了(怕到时忙的都没空听音乐了,呵呵),而且我觉得目前老LP与CD唱片市场实在有些炒的畸形,价格也太离谱,我还年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LP还是不适合我。看过老兄的博客,发现您有一套很不错的音响系统,还有那么多精品LP收藏,真是令人羡慕啊,如果老兄对音响还有兴趣的话,我觉得您的系统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如果在周遍器材方面如电源处理、避震处理等方面,以及房间声学处理方面更为精进的话,相信您的LP还能发出更完美的声音。
其实对于目前这套器材,我觉得整体完成度还是不错的,最近我有间新听音室准备装修,面积大概35平米,将来或许会在器材上作些调整,不上LP,说不定上电子管玩玩,呵呵,音响这东西,还是一切随源吧。
TOP
55#

回复: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听听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吧,真是我心目中的绝品,

   终于有一个喜爱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的,啊,是江月兄。
   那是只能由钢琴才能抒出的情。肖邦那么多曲子皆精。但唯这一首能给我回回八境之功力。听过改编为乐队的演奏,是中图买的进口原版盒带,听一遍后,竞用脚踩坏以示不满《当年气盛,有些嫩举》
  后一原耒的学生的女儿,从日本少年钢琴比赛荣归《得银奖》。在我家破钢琴上弹此曲。竞使老朽惊呆,
  喜欢呀,那钢琴特质的旋律,怎么想出来的。唯钢琴才有而不可替代的钢琴曲。
在G弦上……
TOP
56#

回复: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原帖由 江月 于 2008-9-3 15:45:00 发表
看了这么多夜曲,也想谈谈自己喜欢的一个版本,MAGIN的肖邦作品集。此公好象是波兰人,已于新世纪来临前逝去,这套肖邦(全集?)大概是纪念版了。

MAGIN在国内好象并无什么名气,他的肖邦CD我也是偶然所得,但听后喜欢得很,尤其是夜曲。

MAGIN与鲁宾斯坦的相似之处是阳刚气十足,同时又刚中带柔,然而区别还是很大的。鲁宾斯坦意境淡泊高远,而略带迟暮之气,虽优雅的韵味有余,但离我心中的肖邦


江兄这么多好碟,总是令人羡慕。
TOP
57#

回复: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quote]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8-9-3 22:25:00 发表
    听听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吧,真是我心目中的绝品,

   肖邦还有一个绝品:波罗乃兹幻想曲(op61)................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58#

回复: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8-9-3 22:25:00 发表
    听听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吧,真是我心目中的绝品,

   终于有一个喜爱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的,啊,是江月兄。
   那是只能由钢琴才能抒出的情。肖邦那么多曲子皆精。但唯这一首能给我回回八境之功力。听过改编为乐队的演奏,是中图买的进口原版盒带,听一遍后,竞用脚踩坏以示不满《当年气盛,有些嫩举》
  后一原耒的学生的女儿,从日本少年钢琴比赛荣归《得银奖》。在我家破钢琴上弹此曲。竞使老朽惊


哈哈,喜爱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的,恐怕大有人在,我说的是MAGIN的演奏在我听过的版本里,算得上绝品(之一)。
话说,肖邦作品里的绝品比例,可能是所有作曲家中最高的了,几乎曲曲皆妙。但好曲是不能随便听滴,所以这几年也听得少了。。。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59#

回复: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我曾经怀疑过Magin用的是不是斯坦威,哈哈……
TOP
60#

回复: 肯普夫的肖邦与阿劳的夜曲

原帖由 维克 于 2008-9-3 21:4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8-9-3 18:13:00 发表
我那张是CD,你贴的有可能是视频,不知是否同一个录音。以前有巴赫同好介绍过,真对不起,我都忘了。
巴赫小无的优秀版本就有许多。老一辈的要著名,可能是技艺和人生阅历、人文修养水到渠成吧。
我只有三版LP,DG的燮林、米而斯坦和RCA的海菲兹。
以前CD最多时有许多版本,因为CD机不行,所以改听


图蕾克这个现场是同时有CD和DVD发行的。
关于大无和小无,因为是我最喜欢的曲目,所以以前我收了许多CD版本,都听过,
目的是多听听,多了解,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版本。
最终我保留了几个,最喜欢的都买了黑胶,有些一时找不到黑胶,比较遗憾,象谵德龙的大无和米尔斯坦的MONO全集(这个还比较好找,但目前还没买),另外,铃木秀美的大无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可惜没有黑胶。
为什么要找这些黑胶呢?我已经说过多次,这些是黑胶的强项。
在不太高档的器材,黑胶有优势。当然兄台现在用柏林之声,我觉得也没必要去追求这个黑胶了。
最顶级的黑胶和最顶级的CD比较,胜负还很难说呢。
听黑胶,我认为有几点很重要:器材要好(这是客观事实,跟谁用什么器材是两个问题,不是贬低用普通器材的朋友)。而且选择LP系统要兼顾弦乐和钢琴,一般情况下,软盘表现弦乐要好,但动态稍差,硬盘则相反,动态非常好,弦乐就没有软盘优美,但不是绝对的,随便谈谈,仅供大家参考。
软件要讲究版次,当然要量力而行。一般情况下,版次越老越好,也越贵,声音大多数也要好,当然有些再版好过头版也有的,有时要亲自听过,不能想当然。
其实听LP识别版次并不难,主要是动手能力要求很高,一些专业知识对于没学过电子的朋友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我就不会换唱臂线。。。。
对于器材,影响的因素很多,象线材、排插等都非常重要。最近更换了线材等配件,感觉深刻。
说的不对的请指正,呵呵。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